搜索到2019篇“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的相关文章
- 血清分拣蛋白联合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分拣蛋白(Sortilin)联合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进行CAS治疗的19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28例)和非ISR组(169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血清Sortilin、EMMPRIN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S术后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rtilin、EMMPRIN对CAS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血清Sortilin、EMMPRIN及年龄、合并高血压占比、术前狭窄程度、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于非ISR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WBC及血清Sortilin、EMMPRIN升高是CAS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ortilin、EMMPRIN单独及两项联合预测CAS术后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95%CI:0.546~0.918)、0.766(95%CI:0.615~0.910)、0.839(95%CI:0.701~0.984),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大于两者指标单独预测。结论CAS术后发生ISR的患者术前血清Sortilin、EMMPRIN水平异常升高,是CAS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Sortilin、EMMPRIN对CAS术后ISR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秦学敏王铁军左丽君段春苗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B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病理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B(KDM6B)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3种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浸润性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的12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活检标本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保存的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标本20例、高级别导管内癌组织标本27例、距离浸润性乳腺癌>1 cm处癌旁组织标本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旁组织、低级别导管内癌、高级别导管内癌及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表达。分析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KDM6B蛋白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对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高级别导管内癌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乳腺癌旁组织和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高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中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KDM6B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淋巴结转移、
- 姜黄郑丽华徐小艳王建君徐宪伟王娜邢晨菊鲁显宇
-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临床病理特征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脑卒中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CD147)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糖蛋白,在多种细胞膜中广泛表达,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活动(如脑卒中)。神经炎症被认为是脑卒中发病的关键因素,而EMMPRIN是神经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关键介质。脑卒中的病理活动与EMMPRIN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密切相关,MMP促进血脑屏障破坏和脑卒中后脑损伤。由于其高表达水平,EMMPRIN可能被用作脑卒中的诊断标志物。最近的研究表明,靶向EMMPRIN,特别是通过抗EMMPRIN(CD147)单克隆抗体在动物模型中研究,在脑卒中后具有良好的治疗潜力,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综述总结了EMMPRIN在脑卒中中作用的现有实验和临床证据,并对其潜在机制提供重要的见解。
- 刘扬张锐毅张艳李红敏苏秋羊薛孟周
- 关键词:脑卒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神经炎症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变化,探讨其与RA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分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有无动脉斑块形成,将75例RA患者分为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RA-AS组,44例)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RA-nonAS组,31例)和32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3组血清MMP-9和EMMPRIN水平,记录RA患者病程、体质指数(BMI)、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DAS28)、类风湿因子(RF)、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临床资料。Spearman相关性研究分析MMP-9与EMMPRIN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MMP-9和EMMPRIN水平对RA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RA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RA-AS组患者血清MMP-9[47.25(27.52,66.36)ng/mL]与EMMPRIN[5.49(3.26,7.56)ng/mL]水平均显著高于RA-nonAS组[MMP-9:19.36(11.50,27.98)ng/mL,EMMPRIN:3.279(2.44,4.47)ng/mL],non-AS组MMP-9和EMMP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MP-9:7.89(5.32,14.38)ng/mL,EMMPRIN:2.643(1.69,4.37)ng/mL];RA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EMMPRIN水平呈正相关性(r=0.562,P<0.001);MMP-9预测RA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ROC-AUC为0.805(95%CI:0.7024~0.9075);EMMPRIN预测RA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ROC-AUC为0.729(95%CI:0.6163~0.84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DAS28、hs-CRP与MMP-9是影响R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RA患者血清MMP-9、EMMPRIN表达增加,RA疾病活动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 郑雪娜聂豪戟操李敏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动脉粥样硬化
- 一种人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其中,试剂盒包括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悬浮液、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人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的人...
- 印明柱陈翔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SLE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变化,探讨其与SLE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80例SLE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内膜增厚组(A组)24例和内膜正常组(B组)56例,同时分别收集其年龄、BMI、血压、血TC、HDL-C、LDL-C、TG水平、尿蛋白定量(24 h)、ESR、CRP、抗心磷脂抗体、血肌酐、病程、治疗情况。以35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C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CD147水平。分析SLE患者血清CD47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A组血清CD147水平[(238±30)pg/ml]较B组[(198±30)pg/ml]和C组[(150±26)pg/ml,F=67.908,P<0.01]升高;且SLE患者血清CD147水平与SLEDAI评分、尿蛋白定量(24 h)呈正相关(r=0.389,P<0.05;r=0.323,P<0.05)。②A组BMI、高血压比例、血TC、传统危险因素数量、尿蛋白定量(24 h)、SLEDAI、血清CD147指标明显高于B组(P均<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147[OR(95%CI)=1.039(1.014,1.065),P<0.05]、尿蛋白定量(24 h)[OR(95%CI)=2.598(1.033,6.534),P<0.05]为影响SLE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D147为SLE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秋双闫秀清葛风梅李昭赵敏武雪王学彬
- 关键词:动脉硬化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通过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自噬水平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4(TLR4)通路调节巨噬细胞自噬水平。方法用终浓度为5ng/ml的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THP-1单核细胞48h,采用分化成功的巨噬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EMMPRIN组和TAK-242组。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TLR4、核因子-κB(NF-κB)、LC3-Ⅱ、Beclin1及P6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LC3-Ⅱ、Beclin1及P62蛋白荧光表达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MMPRIN组与对照组及TAK-242组相比,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EMMPRI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较对照组升高;EMMPRIN组与TAK-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免疫荧光检测发现,EMMPRIN组与对照组及TAK-242组相比,LC3-Ⅱ、Beclin1蛋白荧光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MPRI可能通过TLR4信号通路调节人THP-1巨噬细胞过度自噬。
- 赵嫦清王志明梁星郭瑞威杨丽霞王先梅石燕昆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自噬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交叉调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重要的病理基础。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细胞表面糖基化的跨膜蛋白,是AS重要的促炎蛋白。然而EMMPRIN在AS中的细胞信号通路众多且机制繁杂,现着重就EMMPRIN围绕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其上下游信号通路交叉调控,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志明赵嫦清杨丽霞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载脂蛋白E敲除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
- 2020年
- 目的:探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μPA)在载脂蛋白E基因(ApoE)敲除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达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选择ApoE敲除大鼠,将其分为对照组与高脂饮食组,对照组大鼠实施正常饮食喂养,高脂饮食组实施高脂饮食喂养,并分别于喂养的第6、10、14、18周处死部分大鼠,采用H-E染色观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免疫印迹及RT-PCR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EMMPRIN和μPA的表达及其mRNA表达,并实施组间比较。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动脉出现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加重,而对照组大鼠并未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喂养第6、10、14、18周时高脂饮食组大鼠主动脉内EMMPRIN和μPA的表达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MMPRIN与μP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MMPRIN与μPA在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两者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发挥促进作用。
- 郝启萌纪兆乐任何王彬张薇汪洁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载脂蛋白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以免疫功能紊乱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确切原因未明,近年来发现风湿性疾病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异常表达密切相关,CD147通过诱导MMPs表达上调,活化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B细胞,促进关节炎症进展及组织破坏,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本综述通过最新研究成果,阐述CD147在风湿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 张秋双王学彬
-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