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1篇“ 细胞学观察“的相关文章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学观察及不育胞质类型鉴定
2025年
为明确22N317A、22N195R_(2)A和22LJ56A-22N286R_(1)A 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甘蓝型冬油菜花粉败育机理及不育胞质类型,本研究以3组甘蓝型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通过观察花器形态和细胞特征,并根据油菜育性相关基因orf138、orf222、orf224设计引物对3份甘蓝型冬油菜不育胞质类型进行多重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个不育材料花瓣平展、花药不可正常散粉、花丝短小、柱头较长。不育系花粉的发育受阻于四分体至单核小孢子期间;不育系常规压片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四分体之后未观察到小孢子或者花粉粒;不育系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显示花粉四分体时期绒毡层异常膨大,挤压药室里的四分体,使药室变形,最终导致雄性不育。3个不育系的不育胞质类型均是Ogu NWSUAF CMS。
翟利佳杨馥睿刘自刚魏家萍崔俊美武泽峰方彦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花器形态细胞学观察育性鉴定
海南岛辣椒疫霉菌侵染胡椒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2025年
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胡椒瘟病是危害胡椒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侵染过程是认识病害和指导防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辣椒疫霉—胡椒”为互作对象,观察侵染过程中的病原菌和寄主细胞进行的细胞学变化。结果显示:(1)接种前,游动孢子呈圆球形,作自由游动。(2)接种后3 h,游动孢子在胡椒下胚轴表皮休止呈扁球形,大部分休止孢继续变形呈洋梨形或椭球型,少部分保持原状并萌发出短芽管;休止孢附着的寄主细胞开始被诱导活性氧迸发和胼胝质积累。(3)接种6 h,短芽管发育成末端膨大的长芽管;已侵入的菌丝沿寄主细胞间隙延伸扩展,菌丝侧面形成指状吸器结构,吸器多聚集成簇;寄主细胞在入侵菌丝位置产生大量的胼胝质积累,被入侵细胞出现显著的活性氧迸发以及细胞死亡。(4)接种24 h,入侵菌丝扩展至胡椒下胚轴的木质部,填充满髓部细胞并沿之纵向迅速扩展;在其他部位主要通过细胞间隙向四周缓慢扩展。(5)接种48 h,入侵菌丝开始从寄主细胞间隙、气孔等位置突破至植株体外形成气生菌丝。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辣椒疫霉菌侵染胡椒的细胞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辣椒疫霉—胡椒”互作,揭示胡椒瘟病发生机制奠定基础。
高圣风王亚男付华菲胡生燕刘世超孙世伟
关键词:胡椒辣椒疫霉菌侵染过程显微观察
三叶木通体胚发生的细胞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差异
2024年
本研究以三叶木通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早期体胚、成熟体胚为材料,对三叶木通体胚发生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胚性细胞和非胚性细胞细胞形态、排列及淀粉粒分布方面差异明显。三叶木通体细胞胚发生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四个时期,体胚发生为外起源方式。胚性愈伤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非胚性愈伤,胚性愈伤的细胞活跃度及代谢程度高于非胚性愈伤。体胚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CAT活性呈上升趋势,物质能量的积累大于消耗,为再生苗的萌发提供基础,而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呈下降趋势,其高活性有利于三叶木通体胚发生。
马鑫胡胜姜治国杨敬元李友志陈发菊
关键词:三叶木通体胚细胞学观察生理生化
美味猕猴桃性别分化的细胞学观察及多组研究
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的大多数植物是雌雄异株,其雌、雄花的外部形态近似于完全花,但雌花花药干瘪,雄花雌蕊退化,均无自花授粉能力,属于形态上的两性花,生理上的单性花。由于雌雄株的生产经济价值不同,性别...
周希希
关键词:美味猕猴桃细胞学观察
冬凌草体细胞胚诱导及其组织细胞学观察
2024年
为建立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体细胞胚发生体系,更好地发挥在中医药中的价值,促进资源稳定和利用,以冬凌草叶片为外植体,脱分化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增殖,诱导发育出体细胞胚,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对冬凌草胚性愈伤组织及各阶段体胚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并探讨激素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5+1.0 mg·L^(-1)2,4-D培养基中,叶片可脱分化形成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1.0 mg·L^(-1)2,4-D+0.2 mg·L^(-1)6-BA培养基中,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净增殖量最大可达2.81 g;在体胚诱导中,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1) TDZ+0.2 mg·L^(-1) NAA,诱导率最高为91.33%;在MS+0.5 mg·L^(-1)6-BA+0.5 mg·L^(-1) IBA培养基中,表面含体细胞胚的胚性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小植株;在组织细胞学观察中,胚性愈伤组织呈淡黄色或黄白色颗粒状,细胞核大且明显,其内部观察到外起源和内起源2种体胚发生方式,后期可发育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形胚或成簇状胚结构,内含淀粉粒。该研究成功建立了冬凌草间接体胚发生体系,为优化冬凌草胚性愈伤组织的“质”与“量”奠定基础,也为其分子育种及体胚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婉阁纪宝玉裴莉昕裴莉昕董诚明陈随清
关键词:冬凌草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组织细胞学
藜麦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组织细胞学观察
2024年
以藜麦Faro无菌种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辅助细胞学观察建立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以子叶、胚轴及种胚为外植体均能诱导获得愈伤组织,但最佳培养基配方有明显差异:子叶外植体配方为MS+0.5 mg/L 2,4-D+0.5 mg/L 6-BA,胚轴外植体配方为MS+0.5 mg/L 2,4-D+0.05 mg/L 6-BA,而种胚外植体配方为MS+0.2 mg/L 2,4-D+0.5 mg/L ZT。优化筛选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1 mg/L 2,4-D+0.2 mg/L 6-BA。增加蔗糖浓度有利于藜麦愈伤组织非胚性细胞向胚性细胞转化。
宫瑗郭善利陈世华梁丽琨由翠荣
关键词:愈伤组织增殖组织细胞学
海金沙受精作用的细胞学观察
2024年
【目的】阐明蕨类植物中演化地位特殊类群海金沙受精作用的特点和细胞学机制,以完善蕨类植物生殖生物细胞学研究。【方法】采用包埋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海金沙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核融合、受精卵膨胀和极性分化阶段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海金沙卵细胞无典型的卵膜和受精孔,精子通过孔区位置进入卵细胞。第1个精子进入卵细胞细胞质,有2~6个精子也可通过孔区进入卵细胞孔区下方的受精腔,但无法与卵细胞融合。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剧烈收缩,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在受精腔上方孔区位置形成1层膜结构,能一定程度上阻挡其他精子进入受精腔。精子进入卵细胞后30 min开始进行核融合,精子的细胞核最初集中在卵核的一端,逐渐渗透进入卵核,随受精卵膨胀继续核融合。受精10 h左右,合子产生大量液泡,先建立垂直极性,后转为水平极性,并进行合子第1次分裂。【结论】海金沙进行受精作用时,精子从孔区位置进入,产生受精腔,其受精过程与核心薄囊蕨相似。
孙锐曹建国戴锡玲
关键词:蕨类植物海金沙受精作用超微结构
玉米de-1双穗突变体的细胞学观察及分子调控分析
马周杰
单胚晚蜜2号×新生系3号椪柑产生高比例多胚种子的胚珠细胞学观察及胚苗分子鉴定
易璇
多油辣木雄性不育MMS1细胞学观察及不育相关基因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是辣木科(Moringaeae)辣木属(Moringa)落叶多用途木本植物。辣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叶片和种子油可食用,种子还可作净水剂。课题组前期研究...
李跃
关键词:辣木雄性不育细胞学观察

相关作者

周丽青
作品数:198被引量:71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虾夷扇贝 栉孔扇贝 魁蚶 贝类 染色体
刘志鸿
作品数:222被引量:1,11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魁蚶 扇贝 贝类
杨爱国
作品数:187被引量:98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魁蚶 扇贝 贝类
董迎辉
作品数:135被引量:430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
研究主题:文蛤 泥蚶 缢蛏 基因克隆 受精
王清印
作品数:337被引量:2,465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国对虾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中国明对虾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