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8篇“ 细菌计数“的相关文章
- 页岩气生产液细菌计数方法对比研究
- 2024年
- 针对部分油气田服务企业以平板计数法、ATP荧光快速检测法代替绝迹稀释法(MPN)进行页岩气生产液中细菌含量检测的现象,将这三种细菌计数方法对相同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平板计数法与ATP荧光法操作均比MPN法简便,但是对于页岩气生产液,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检测出的细菌类型不明确、计数结果不准确、线性关系差等缺点。平板计数法检测出的细菌主要为好氧或耐氧菌腐生菌,无法检测和鉴别与腐蚀密切相关的硫酸盐还原菌。ATP荧光法通过总菌的ATP含量换算得到细菌含量,该法目前更多用于医疗与食品行业的限制类细菌含量的快速检测,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且无法区分菌体的死活。而MPN法可通过鉴别培养基将与腐蚀相关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和腐生菌(TGB)分别培养后计数,且其检测限远低于另外两种方法,因此更适用于页岩气生产液中特定腐蚀菌种的检测。
- 陈建强薛松松欧天雄徐波邱海燕
- 关键词:细菌计数细菌含量
- 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在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哈密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70例接受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常规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和细菌计数。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31.26±2.69)个/μl、细菌计数(4005.39±123.75)个/μl均高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15.42±2.32)个/μL、细菌计数(2324.74±88.4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08,92.435,P均<0.05);观察组不同感染类型的细菌计数、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尿液外观、比重、酸碱度和尿液沉渣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辅助初步筛查尿路感染,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
- 高晓洁
-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尿路感染
- Sysmex UF-50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计数和尿液细菌培养一致性评价
- 2024年
- 目的评价UF-50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计数与尿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探讨Sysmex UF-50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计数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山西省汾阳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192例,样本首先进行尿细菌培养及鉴定,然后用UF-50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液中细菌进行计数及分类。以尿液细菌培养和鉴定的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将样本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对2组的细菌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利用统计结果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此得到最佳的细菌计数诊断阈值(cut-off值)和曲线下面积(AUC),从而对尿细菌计数和尿细菌培养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192例标本中有120例阳性(62.5%)和72例阴性(37.5%)。根据绘制出的ROC曲线结果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对应诊断阈值为312.00CFU/ml,此时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0.3%。结论尿细菌计数可作为快速筛查尿路感染患者,其与尿细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评价较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其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并不可完全取代尿细菌培养。
- 张爱爱罗蓉
- 关键词:细菌培养ROC曲线
- 大学生尿液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大学生尿液细菌计数及统计分析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为大学生乃至健康人群尿路感染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实践指导。方法:对湘南学院2020年9月入校的124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前段尿与中段尿进行采集,采用直接划线法和倾注平板法同时进行细菌培养计数,根据细菌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大学生健康人群前段尿/中段尿标本细菌计数参考值,判断不同培养方法对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的影响,同时对比不同性别大学生尿液标本细菌计数结果差异。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数据结果显示,90%以上大学生中段尿标本细菌计数结果<4*10^(3)cfu/ml;直接划线法与倾注平板法细菌计数结果差异不大,两种方法,临床检验工作中均可选用;前段尿尿液微生物数量普遍高于中段尿微生物数量,指导患者采集正确的中段尿标本是检前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女大学生尿液细菌数明显高于男大学生。结论:在尿路感染中,细菌数<10^(3)cfu/ml可作为大学生人群乃至正常健康人群尿液中细菌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大学生尿液细菌计数结果可对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便于大学生患者及时获得有效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荐。
- 王梦婷吴莎邓伟霖郭俊龙许鑫曹龙古
- 关键词:尿液标本尿路感染细菌计数
- 4种细菌计数分光光度计法的建立及应用
- 2024年
- 为探索一种快速、准确的细菌计数方法,本试验通过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菌液的吸光度值,同时运用平板计数的方法对测定的菌液进行计数,利用两者的线性关系建立方程式。结果显示,选择的4种细菌悬浮液的吸光度值与菌液浓度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测定菌液的吸光度值,结合平板计数结果绘制出的标准曲线,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要的菌液浓度值。本研究为实验室建立不同细菌的标准曲线方程提供了参考。
- 许明清汪建华王振袁旭朱宵刘晓钰李玉峰
- 关键词:细菌计数
- 血清和肽素、尿白细胞酯酶、尿细菌计数在肾结石患者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PP)、尿白细胞酯酶(ULE)、尿细菌计数在肾结石患者尿路感染(U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4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测CPP、ULE和尿细菌计数。根据是否发生UTI将患者分为UTI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的CPP水平及ULE阳性、尿细菌计数阳性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肾结石患者发生UT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记录UTI组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革兰阳性菌(G+)与革兰阴性菌(G-)感染患者的CPP水平、ULE阳性及尿细菌计数阳性情况。结果UTI组的最大结石直径、鹿角型结石占比、CPP水平、ULE阳性及尿细菌计数阳性占比高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大结石直径、鹿角型结石、CPP、ULE阳性、尿细菌计数阳性是肾结石患者发生UT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PP、ULE、尿细菌计数联合检测对肾结石患者发生UTI的诊断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2.86%。UTI组中,G-以大肠埃希菌为主,G+以粪肠球菌为主。结论CPP、ULE及尿细菌计数联合检测对肾结石患者发生UTI的诊断效能较好。
- 冯焕迎陈辉刘敏胡小红
- 关键词:和肽素尿路感染
- 一种细菌计数方法及其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细菌计数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有形成分的尿液图像;根据尿液图像标记有形成分对应的连通区域;根据连通区域计算每个连通区域的面积和周长;根据每个连通区域的面积和周长判断细菌类型并计数。本发明实施例在尿液图像中...
- 钟峥甘信威陈华贵
- 一种具有鞘流阻抗传感器的细菌计数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鞘流阻抗传感器的细菌计数装置,包括:由管路依次连接的储液池、隔离池和计数池组件;上述储液池和上述隔离池之间连接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装置;上述计数池组件包括宝石孔、前池、后池及电极,其中,上述前池和...
- 崔璟唐明忠许朋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鞘流阻抗传感器的细菌计数装置及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鞘流阻抗传感器的细菌计数装置,包括:由管路依次连接的储液池、隔离池和计数池组件;上述储液池和上述隔离池之间连接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装置;上述计数池组件包括宝石孔、前池、后池及电极,其中,上述前池和上述...
- 崔璟唐明忠许朋
- 文献传递
- 探讨鳞状上皮细胞数、白细胞数及其比值、细菌计数在鉴定女性尿液污染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评价干化学的白细胞酯酶和尿沉渣中的白细胞数(WBC)、鳞状上皮细胞数(SEC)数、细菌(BACT)数、鳞状上皮数/白细胞数(S/W)的值在尿液污染和感染中的意义,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2020年1—12月门诊和住院的女性患者尿液感染和污染患者各6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尿沉渣检测中的WBC、SEC、S/W、BACT及干化学法的白细胞酯酶五项指标两组间进行比较,并对WBC、SEC和S/W、BACT四个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通过比较污染组与感染组的WBC、SEC、S/W、BACT和白细胞酯酶检测结果,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结果显示,污染组标本中的WBC中位水平低于感染组[58.00(28.00~102.00)个/μl比329.00(145.00~775.50)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3,P<0.01);污染组标本中的SEC中位水平、S/W的中位水平和BACT的中位水平均高于感染组[43.00(16.25,73.75)个/μl比5.00(3.00,12.00)个/μl、0.620(0.285,1.209)比0.018(0.007,0.037)、21.00(6.25,78.50)个/μl比204.50(22.50,816.75)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标本中的白细胞酯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24),将WBC、SEC、S/W、BACT进行ROC曲线绘制,结果显示四个指标对于鉴别污染与感染均具鉴别有意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对尿液的白细胞酯酶、WBC、SEC、BACT的检测产生影响,其中WBC、SEC、S/W、BACT可作为尿液感染与尿液污染的鉴别诊断指标,同时可选择S/W来作为尿液污染的鉴别指标。
- 张小梅周小芹许英
-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细菌数
相关作者
- 胡昌勤

- 作品数:684被引量:5,679H指数:40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研究主题:抗生素 药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近红外光谱 耐药性
- 刘鹏

- 作品数:29被引量:2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研究主题:无菌检查 中国药典 培养基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质控菌株
- 苏德模

- 作品数:34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研究主题:大肠杆菌 中国药典 微生物限度 无菌检查法 药品
- 马仕洪

- 作品数:113被引量:61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研究主题:微生物限度检查 水分活度 微生物污染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生物指示剂
- 李朝金

- 作品数:28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 研究主题:蛋白芯片 抗体 尿沉渣分析仪 结核分枝杆菌 细菌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