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4篇“ 经济刺激“的相关文章
- 复盘2008年我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及退出背景
- 2024年
- 中国2008年危机应对政策之所以快进快出,主要是因为危机前遭遇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压力,危机后前述问题又有所抬头,这与当前美国的情形有些类似。当时美国退得比中国慢,是因为美国经济恢复不及中国。而且,经历短暂退坡后,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下滑,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又逐渐加力,但这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调整趋势,其中就有“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影响。前述比较表明,没有无痛的选择,任何政策选择都是利弊权衡和目标取舍,需要趋利避害。
- 管涛
- 关键词: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刺激计划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 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利用2003—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匹配数据,以中国实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受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刺激计划通过提高研发投入与缓解融资约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因企业性质和贸易方式不同,经济刺激计划对民营、外资企业,从事一般贸易方式的企业和东西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 马雪婷陈晓文
- 关键词:经济刺激计划融资约束
- 疫情对各国GDP的冲击路径分析及经济刺激政策效用评估被引量:1
- 2022年
- 当前我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日益平稳,然而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蔓延。世界货币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整为-3%,高盛、标普等机构均明确表示新冠疫情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此,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断推出超常经济应对政策,对各国疫情防控成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世界经济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选取国际主要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冠疫情危机下全球行业分化趋势,通过各国2019年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及一级行业比重结构,分析疫情下各国GDP衰退路径,对比分析各国经济救助的异同,并基于2020年1—5月主要经济体综合PMI指数,评估经济救助政策效果,从而为我国经济救助政策提出建议。
- 赵晨曦
- 关键词:经济刺激政策
- 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口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冲击的背景下,深入评估经济刺激计划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这对于当前“稳外贸”尤其是“稳出口”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首次从“量”与“质”的双重视角系统研究了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现经济刺激计划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融资约束的缓解是经济刺激计划扩大企业出口规模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的分解检验表明,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通过集约边际途径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此外,经济刺激计划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出口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则降低了企业出口价格,即在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企业采取低价策略进入国际市场。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刺激计划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民营企业、非加工贸易企业、沿海地区企业以及高外部融资依赖度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最后,本文从出口“质”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了经济刺激计划与企业出口的关系,发现经济刺激计划未能明显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甚至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即经济刺激计划促使企业采取“重数量轻质量”的出口扩张模式。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宏观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政府更好地推进“稳外贸”特别是“稳出口”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 毛其淋
- 关键词:经济刺激计划
- 日本应对新冠疫情的经济刺激政策及其制度性扭曲被引量:7
- 2022年
-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日本政府通过空前财政支持,日本银行辅以超额基础货币支持等公开市场操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大规模破产、大量工人失业和严重经济衰退,同时也直接带来了日本股市的空前繁荣。但过度财政刺激极大加重了日本政府的国债负担,长期"超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严重扭曲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极大削弱了日本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应对弹性和抗打压能力,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变相向国民征税的市场外循环体系和制度性扭曲。
- 刘轩
- 关键词:赤字财政基础货币
- 信贷扩张与违约风险——来自“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0
- 2022年
- 信贷扩张与企业违约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目前少有文献提及。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2008—2010年我国信贷扩张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显示企业超常债务变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上市公司其后的违约风险,超常债务增加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违约风险上升约17%。本文检验了五个可能的影响渠道,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信贷资源非市场配置、银行竞争、投资效率以及非实体经济投资等四个影响渠道存在,但没有发现存在政治联系渠道的证据。
- 曾海舰罗蓝君林灵
- 关键词:信贷扩张违约风险
-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了投资总量约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维持增长,扩大内需”。该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稳定了就业,有效抵制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长期来看,也留下了后遗症,例如受政策扶持行...
- 段淘淘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双重差分模型
- 拜登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背后逻辑
- 2021年
- 今年4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春季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6%,比1月份该机构的预测提高了0.5个百分点。在IMF看来,全球经济今年之所以能有较大幅度改善,除了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之外,也源于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自去年10月以来,IMF已连续两次提高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 钟飞腾
- 关键词: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IMF《世界经济展望》
- 充分考虑海外经济刺激政策的溢出效应
- 2021年
- 2020年年底,我们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年大部分的宏观经济形势走势,对通胀程度预测不一,但是大的方向没有太多分歧。今年大宗商品结构上有些差异,油价没有涨太多,商品(有色、铜)涨得多一些。
- 肖立晟
- 关键词:经济刺激政策通胀油价
- 经济刺激计划是否加剧了资源错配?——来自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证据
- 2021年
- 资源错配会导致效率损失,因此纠正错配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在经济下行时,政府通常会制定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些计划是否加剧了资源错配?本文基于2007-2011年覆盖全行业的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对中国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资本配置效率低于劳动配置效率,东部地区配置效率更高,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更离散。从时间趋势来看,在经济危机发生后,全要素生产率方差扩大;使用Hsieh和Klenow(2009)模型进行测算,也验证了危机后错配程度上升这一事实,且错配幅度上升最大的行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就城市-行业-年份层面错配进行回归发现,错配较容易发生在私营企业占比较高以及规模差异较大的行业。
- 周倩玲
- 关键词:资源错配经济危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关作者
- 陈华

- 作品数:481被引量:1,50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刺激计划 金融危机 金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 赵俊燕

- 作品数:70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 研究主题:金融危机 经济刺激计划 美国金融 中国经济 美国金融危机
- 张艳

- 作品数:31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刺激计划 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期 实体经济 经济刺激
- 巴曙松

- 作品数:1,674被引量:9,938H指数:4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金融 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
- 彭磊

- 作品数:32被引量:34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国际金融危机 管理多元化 开放型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