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9篇“ 经济社会影响“的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连锁效应、多维差异与适应策略
- 2024年
-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对地球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并重塑了气候资源利益和负担在不同维度的分配格局。已有研究未能系统识别气候变化的连锁效应作用机制,且忽视了代际传递机制、空间外溢效应以及减缓策略不利影响在气候影响多维差异中发挥的作用。文章通过探讨“气候变化-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作用机制,分析气候影响如何在代际、地区和群体等不同维度加剧不平等性,试图揭示气候影响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基于此,文章特别关注了气候影响与不平等性的深度交织,并引入“气候贫困”这一新议题,探讨如何通过适应策略来破解气候影响、不平等性与消除贫困的消极反馈循环挑战,为制定有效的气候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李永玲刘学敏丛建辉
- 关键词:气候影响不平等性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征地经济社会影响与移民安置问题研究
- 2024年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水资源战略格局中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是国家“ 四横三纵 ”水网建设的骨干性工程。西线工程建设征地数量较大,移民安置问题较为复杂。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工程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移民安 置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以期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建设促进该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提供参考。
- 崔洋崔海磊
-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安置
- 未来我国人口中长期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2024-2050)
- 2024年
-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将经历短时期的零增长或轻微性负增长,随后实现恢复性增长,进入高原期阶段。研究发现我国正处于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时期,需要通过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对公共服务产生压力,需要完善人口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促进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关注“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人口与公共服务的优质共享需要建立完善的育儿友好型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
- 米红侯妍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
- 农村黑臭水体自然经济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根据现有农村黑臭水体成因研究,大多数分析集中在污染源的查找上,而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不仅仅是单一的污染源,还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各要素的综合作用。本文以黄冈市农村黑臭水体现状,选取10个指标以及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所选取10项指标中乡村人口数量、氨氮水环境容量、地表水资源量、各县市区面积与农村黑臭水体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 方鹏燕刘操邓中麟段新祥王敏秦柳李鹏莉
- 关键词:污染负荷影响因素
-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经济社会影响效应分析
- 2024年
- 虚拟水流动是水资源在空间上再分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作为虚拟水的载体,粮食贸易运输过程中伴随着虚拟水的流动。中国人口和资源与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空间错位,虚拟水流动格局、水土资源分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空间匹配度较差。在现阶段虚拟水-实体水耦合分析探究粮食虚拟水流动资源环境效应的基础上,增添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效应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调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中国内地31省份为研究区,以省级行政区划为研究单元,分析了1997—2021年间粮食虚拟水流动的时空演变格局;通过空间聚类分析以及虚拟水-经济社会化数据耦合分析明确了粮食虚拟水调运的空间聚类情况,解析了主要输入和输出省份粮食虚拟水的调运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选取9个主要经济社会影响因子,将灰色关联度和集对分析方法结合探讨了经济社会影响因子对粮食虚拟水流动影响效应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粮食虚拟水流动总体呈现从“缺水”的北方流向“富水”的东南区域,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趋势,且经济社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虚拟水的流动。根据经济社会因子对不同省份粮食虚拟水流动的影响效应,将各省份粮食虚拟水流动的经济社会关联类型划分为产业关联型、社会关联型和资源关联型。综上,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将是解决我国粮食虚拟水流动伴生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负反馈效应的重要解决途径。
- 佟佳骏孙世坤马佳乐阴亚丽王玉宝沈欣许纪元
-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集对分析
- 人口流动研究进展:测度方法、影响因素与经济社会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人口流动和迁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户籍限制放松,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增长,以人口流动为核心议题的研究也日趋丰富。文章在阐述人口流动相关概念、理论演进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流动的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影响因素及其经济社会影响等维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其研究进展。首先,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和流动强度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流动方向发生显著变化,流动特征存在异质性。其次,已有研究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大数据资源和利用辅助变量对人口流动规模进行测度。再次,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个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五个方面,且存在单因素或多因素叠加的影响机制。最后,在区分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廓清了人口流动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今后,政府应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学界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以推动人口合理流动,从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助益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刘建国丁杨薛丹阳
- 关键词: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经济社会影响
- 全球人口结构的变迁趋势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影响是全球大趋势变化中值得关注的一大议题。当下全球人口结构变迁呈现出区域间人口增速差异明显、人口老龄化加速、生育率趋于下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但国家间差异性大、国际人口迁移仍为主流、人口族裔构成多样化、预期寿命持续延长等特征。上述全球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将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地缘政治、技术变革等方面产生深刻且长远的影响,并有可能重塑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世界格局。
- 陆杰华
- 我国人口负增长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被引量:31
- 2023年
-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明确揭示了我国人口低生育率、低出生率、老龄化和走向负增长的大趋势。过去30年低生育率积累的人口负增长惯性和未来持续的低生育率将使我国已经开始的人口负增长持续到21世纪末或更远的未来。本文预测了我国人口负增长的长期趋势并利用CGE模型模拟其经济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可获得的最新数据及相关研究,提出了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政策建议。
- 左学金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负增长人力资本
- 家庭结构变动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以朝阳地区为例
- 2023年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使得传统意义上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农民工不能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分析辽宁省朝阳市农村家庭结构变动及其带来的影响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家庭结构变动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基础,并且详细论述了家庭结构变动的类型、原因以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第三章首先简要概述了朝阳市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历史进程,然后重点描述了朝阳市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现状,最后运用实证方法分析朝阳市农村家庭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第四章针对上述内容提出相应建议;第五章结论。
- 于礼
- 关键词:家庭结构经济社会
- 上海市安全生产主要经济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为探究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高质量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基于2005—2021年历史数据,以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因变量,7个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上海市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系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与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呈正相关,其余指标呈现负相关。基于此,建议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安全管理,提升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医疗救治,增进教育与科研投入,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王金玮张红王进飞
- 关键词: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相关作者
- 李鹏

-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风险评估 经济社会影响 禽流感 经济社会
- 张贤

- 作品数:48被引量:6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 研究主题:碳 捕集 气候变化 碳排放 CGE模型
- 侯力

- 作品数:33被引量:4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 研究主题:东北亚区域合作 教育回报率 流动人口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转移
- 于潇

- 作品数:133被引量:1,39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人口 人口老龄化 生育意愿 人口集聚
- 樊静丽

- 作品数:45被引量:2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碳 捕集 流图 能源消费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