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37篇“ 经皮固定治疗“的相关文章
后路微创切口开窗减压结合固定治疗伴神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创伤应激反应、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切口开窗减压结合固定治疗伴神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伴神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开放减压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0例,后路微创切口开窗减压结合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两组的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路微创切口开窗减压结合固定治疗伴神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能获得与常规开放减压内固定手术相当的效果,但前者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李天喜王闯建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神经功能损伤创伤应激反应
穿刺术结合注射型人工骨和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骨囊肿的疗效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讨穿刺术结合注射型人工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骨囊肿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2020年9月~2022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50例儿童骨囊肿患儿分组,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自体骨髓血注射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术结合注射型人工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术后骨质恢复指标以及炎症因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骨质增生厚度、骨密度水平、囊腔缩小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囊腔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TNF-ɑ、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44.00%(P <0.05)。结论 穿刺术结合注射型人工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骨囊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手术效果,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骨质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洪如伟洪艺秦杨泽光
关键词:经皮穿刺术
微创克氏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微创克氏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20年12月对40例第5掌骨新鲜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本组40例掌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性愈合,38例获得6~29个月的随访,平均16.5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良36例,优良率94.7%。结论 微创克氏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
张文静郑宏明张文龙徐华高飞赵慧
关键词:微创掌骨骨折内固定术
跗骨窦切口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贵溪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均行跗骨窦切口复位克氏针固定,观察记录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及踝关节功能,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2.33±3.23)min,术中出血量(22.31±2.23)mL,住院时间(15.23±3.2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60),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为95.00%(3/60);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理想,且并发症少。
谢磊黄江飞周强
关键词:跟骨骨折踝关节功能
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固定术处理,研究组患者采取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Bohler角、Cissane角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较常规内固定术具有一定优势。
陈海宁崔学文孙太存江红卫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Chopart关节脱位的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Chopart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13例Chopart关节脱位患者,男7例,女6例;年龄13~58岁。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65~99;优8例,良4例,可1例;VAS评分0~4。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愈合时间12~16 d。术后未见肤坏死、感染、克氏针断裂等并发症,1例术后4周出现克氏针松动。结论:切开复位结合克氏针内固定对于Chopart关节脱位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活动,短期满意疗效。
黄煊怀李春黎宇陈志伟
关键词:踝关节脱位骨折切开复位
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护理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护理方式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0月-2015年12月的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使用康复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6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患者的Helfet的优良率为96.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之后实施康复护理,能够降低胫骨Pilon骨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何永凤
关键词:撬拨复位胫骨PILON骨折护理方式
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2例失访,30例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2例后期克氏针松动伴有渗出,多次换药,拔除克氏针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8~20周。腕关节功能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评价:优2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
王东建张鑫张延栋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
手法复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胫骨中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法复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和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3.3%(25/3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段骨折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陈开明
关键词:胫骨中段骨折手法复位
带螺纹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带螺纹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运用带螺纹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术后4~6周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未发现有骨折再移位、肘内翻畸形、骨不愈合、针道感染、针尖激惹、骨化性肌炎等的发生,疗效满意.参照Flynn标准:优33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3.6%.结论 带螺纹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吴声忠邱冰刘福尧洪潇
关键词:带螺纹克氏针经皮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相关作者

马苟平
作品数:161被引量:493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研究主题:远端蒂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肌皮瓣 骨折
张春
作品数:447被引量:1,753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研究主题:皮瓣 软组织缺损 骨髓炎 外科皮瓣 肌皮瓣
陈洪干
作品数:36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滑膜炎
张江涛
作品数:36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手术治疗 骨折 膝关节 并发症
俞华军
作品数:73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软组织缺损 远端蒂 钢板内固定术后 胫骨近端骨折 伤口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