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6篇“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相关文章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方法以Meleis等的转移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初步形成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4和0.97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0和0.228(P<0.001),最终形成的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作为判断PTBD患者出院准备程度的评估工具。
- 闫静陈香凤谭丽萍赵晓芸赵建琴郑力宋莉莉
-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德尔菲法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并发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PTCD治疗的患者112例,按术后是否并发胆道感染分为未感染组(90例)与感染组(22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引流方式、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前血红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是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流方式、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流方式、术前血红蛋白是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PTCD术后胆道感染发生并无明显影响。
- 张海霞李甲
-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感染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专用手术衣的设计及应用
- 2024年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势,能减轻黄疸、改善全身症状,最终延长生存时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PTCD在介入手术室完成,室内环境温度18~22℃[3]。目前临床上,患者普遍穿着连衣裙倒背式手术衣,介入护士将其手术衣裙摆挽至前胸,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 金浙夏胡红杰章雁陈璐民汤磊雯牛忠锋董健赵添
-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手术衣围手术期护理
-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分析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 时间设置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实验样本制定为70例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电脑抽号法分为2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经“互联网+护理服务”,常规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更低(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更高(p均<0.05)。结论 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更佳。
- 张莉
-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梗阻性黄疸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带管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深入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带管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内心体验,为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6-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后带管生活1个月以上的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利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出3个主题,分别为积极体验、益处发现(改善黄疸症状、积极自我调适,提高自我管理);消极体验、负性感受(日常生活的限制和压力、睡眠障碍、躯体的负性经历、心理的负性情绪);期望与需求(对支持性照护的多样性需求,渴望社会支持)。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患者身心感受的动态评估,制订差异化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教育支持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
- 戚倩费晓燕陈雅萍许懿
- 关键词: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 "5W1H"夹管清单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5W1H"夹管清单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夹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和出院日均由责任护士行留置PTBD管路及夹管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手术当天发放"5W1H"夹管清单,采用自制问卷评估2组患者/家属术后1、2、3、4周直至拔出管道为止对夹管时机、夹管原则、具体步骤、暂停标准、拔管时机、紧急应对护理措施等自护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带管时长。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患者150例,每组患者75例。观察组患者/家属疾病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管道脱出、管道堵塞)、带管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5W1H"夹管清单能提高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家属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早完成夹管,早日康复。
- 周碧芳莫伟李琴李玉莲刘爱兰
-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支架置入术夹管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引流管置入胆道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引流管置入胆道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肝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上饶东信第五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60例MOJ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PTBD组(n=33)与对照组(n=27)。PTBD组给予PTBD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引流。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细胞免疫水平[CD3^(+)、CD4^(+)及CD4^(+)/CD8^(+)]、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不良预后情况。结果术后7 d,两组血清AST、ALT、TBIL、DBIL、IBI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PTBD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PTBD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术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BD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预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BD引流管置入胆道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恢复MOJ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免疫水平,改善近期预后。
- 杨奀敏赵贞达郑睿琦
-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恶性梗阻性黄疸肝功能近期预后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血清Presepsin、IAP、HMGB1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血清前蛋白酶(Presepsin)、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220例接受PTCD治疗的AOSC患者纳入AOSC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8名纳入对照组。根据AOSC患者PTCD术后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184例。检测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对AOSC患者PTCD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OSC组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20例AOSC患者PTCD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6.36%(36/2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3 d、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300 mL、Presepsin升高、IAP升高、HMGB1升高为影响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联合预测AOSC患者PTCD术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大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AOSC患者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升高,是PTCD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联合预测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价值较高。
- 孙赫郭朗郭兵闫思萌温桂海陈静
-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IAPHMGB1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预后
-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探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OSC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ENBD治疗,观察组接受PTC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肝脏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TNF-α、IL-1、IL-2、IL-6、PCT、Lac、TBIL、DBIL、IBIL、AST、A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BD与PTCD治疗AOSC效果相当,但PTCD可减轻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熊日晖陈伟力吴兆平金煜东
- 关键词: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功能
- 口服胆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的效果研究
- 吴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