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1篇“ 经皮肾镜技术“的相关文章
技术被引量:2
2004年
技术是通过盂通道对盂、盏和输尿管上段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刚那彦群
关键词:经皮肾镜技术泌尿外科适应证造瘘管
许可慰:斜仰卧位技术推进泌尿外科建设
2023年
2022年11月9日上午10点,得到中共二十大代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许可慰的临时通知,我立刻打开视频与他进行通话。这次交流机会得来不易,原定的沟通时间因医院疫情处置需求而搁置。然而,许副书记刚刚结束院内的会议,就立刻用心地接受了《中国医药科学》的视频沟通邀请,头对面的他虽然掩盖不住忙碌的神情,却也从容不迫,话语中也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温柔如水。
康影
关键词:医药科学泌尿外科视频
基于通道观察后选择性无管化技术在部分鹿角形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2022年
探讨基于通道观察后选择性无管化技术在部分鹿角形结石患者中应用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对62例部分鹿角形结石患者分组行部分无管化PCNL及传统PCN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2 例患者均顺利一期完成手术, 观察组1例患者观察通道出现活动性出血予以改留置造瘘管,其余患者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术后大出血、术后发热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部分无管化碎石取石术组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用量、漏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碎石取石术组(P 0. 05)。结论:基于通道观察后选择性无管化技术在部分鹿角形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贾智华樊劲青李年旺郭琼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技术联合输尿管软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的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用技术联合输尿管软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复杂性结石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模组和研讨组。常模组30例患者采用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研讨组30例患者采用技术联合输尿管软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讨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模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研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常模组患者,P<0.05。结论:与单用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相比,用技术联合输尿管软碎石取石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佳,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取石效率。
田立高
关键词:经皮肾镜技术复杂性肾结石并发症
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2022年
测定、评价上尿路结石治疗中,采取微创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上尿路结石患者。120例。2019.01至2021.05选入。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划分组别。对照组:传统开放性取石术。试验组:微创取石术。前者55例。后者65例。测定指标:并发症情况、手术满意度、手术指标、功能情况、应激指标。结果:术后,试验组并发症情况、手术满意度、手术指标、功能情况、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微创取石术效果理想。既能够减少对患者功能的损伤,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方面作用突出。
陆清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肾功能
“一病一品”护理在技术治疗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一病一品”护理在技术(PNCL)治疗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优化结石患者PCNL术围术期护理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PCNL术治疗的196例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行“一病一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双J管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双J管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PCNL术治疗结石的患者而言,采用“一病一品”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欧阳莉陈少娟林海利
关键词:肾结石
盂低压并高效清石的增强版超微技术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近年来超微碎石取石术(SMP)技术飞速发展,逐步成熟,但14 F超微通道处理大负荷结石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我们在SMP基础上将灌注负压吸引鞘增大为18 F,以期提高碎石效率并保持盂内低压。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18 F增强版超微碎石取石术(eSMP)与同为18 F通道的微创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2~5 cm结石的术中盂内压及取石效率等指标,验证eSMP技术的安全有效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00例结石患者接受PCNL治疗,随机分入eSMP组和mPCNL组。建立18 F通道,eSMP组采用灌注吸引鞘,mPCNL组采用剥离鞘,分别用超微(11 F)和8/9.8 F输尿管,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器碎石取石。术中监测盂内压,并记录手术时间、碎石时间、结石体积以及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PCNL组与eSMP组取出结石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PCNL组碎石取石所耗时间显著长于eSMP组[(50.1±19.6)min vs(35.3±14.3)min,t=4.314,P<0.001],因而单位时间内eSMP取石更多[(13.66±1.17)mm3/h vs(9.78±1.23)mm3/h,t=16.150,P<0.001],且总的手术时间上mPCNL组相较eSMP组也显著延长[(67.3±19.5)min vs(52.1±14.4)min,t=4.429,P<0.001]。术中盂内压m PCNL组显著高于e SMP组[(17.88±3.28)mm Hg vs(12.01±2.45)mm Hg,t=10.140,P<0.001],mPCNL组术中盂内压>30 mmHg累计时间显著长于eSMP组[(23.2±16.6)s vs(3.8±4.3)s,t=8.012,P<0.001]。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mPCNL组较eSMP组更显著[(17.1±6.8)g/L vs(14.0±7.5)g/L,t=2.182,P=0.032]。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结石清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mPCNL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eSMP组[(2.98±0.87)d vs(2.60±0.78)d,t=2.298,P<0.001]。结论增强版SMP(eSMP)借助于灌注负压吸引鞘,相较传统mPCNL,能够提高碎石取石效率,并保持术中较低的盂内压,治疗2~5 cm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闻俊军彭林杰钟文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肾盂内压
超声引导下微创单通道技术治疗结石的应用
2021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创单通道技术治疗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治疗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微创单通道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结石患者过程中,使用超声引导下微创单通道技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
陈祥龙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技术肾结石
输尿管嵌顿性结石形成的多因素分析及微创技术结石清除率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输尿管嵌顿性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观察微创技术(MPCNL)的结石清除率。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20年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PCNL治疗,根据输尿管结石嵌顿情况分为非嵌顿组(n=74)和嵌顿组(n=52),分析影响输尿管嵌顿性结石形成的因素,同时观察两组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既往同侧结石病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盂积水、结石体积、结石横径、结石最大横截面积、结石CT值、输尿管壁最大厚度(UWT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UWTmax是形成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80,95%CI:1.056~8.981,P<0.05)。UWTmax诊断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最佳临界值为3.41 mm,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786~0.955),特异性为87.65%,敏感度为82.63%。非嵌顿组MPCNL结石清除率高于嵌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WTmax是形成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UWTmax≥3.41 mm时,输尿管结石嵌顿的发生风险增加,MPCNL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结石清除率稍低。
丁俊刘俊强张超李国波朱旭明孙建鸣
关键词:结石清除率
“两减一免”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两减一免”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2例,根据手术类型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两减一免”法手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技术治疗,比较2组穿刺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根据血红蛋白下降幅度评估)、留置造瘘管例数、Ⅰ期手术清石率、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穿刺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留置造瘘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Ⅰ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减一免”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更好且安全,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李超郭垣杉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相关作者

李道兵
作品数:58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输尿管镜 膀胱癌 表达及意义 泌尿外科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何进
作品数:39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女性 膀胱肿瘤 肾结石 尿道 开放手术
黄世明
作品数:64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肿瘤 膀胱癌 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李泽惠
作品数:161被引量:445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膀胱肿瘤 女性 尿道 膀胱癌 膀胱
曹贵华
作品数:30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结石 开放手术 膀胱 重度前列腺增生 经皮肾镜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