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8篇“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的相关文章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被引量:2
- 1993年
- 盛如斌
- 关键词:肝硬变门脉高血压门腔分流术
- 一种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穿刺套件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穿刺套件,包括引导鞘、微波消融穿刺针,基座部,基座部内设置有操作管路,操作管路前后贯穿基座部,基座部后端设置有卡槽支管,卡槽支管与操作管路连通,卡槽支管用于导向液冷循环管,基座部...
- 高龙冯对平
- 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超声图像增强方法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超声图像增强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历史超声造影图像的若干图块;根据每个图块的灰度值在空间上的变化获取流向置信度;根据每个图块的灰度值在时序上的变化获取起伏指数...
- 欧先成毛洪亮夏榕
- 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hunt, TIPS)治疗的预后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硬化病因分为病毒性肝炎组与非病毒性肝炎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手术病因、术后6个月生存情况差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储备变化及预后,比较TIPS术前术后指标变化。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病因、合并症(冠心病、糖尿病、感染、肝性脑病)方面、术后6个月生存率、肝功能分级(Child、MELD评分、FI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构成、合并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前术后血小板(platelets, PLT)、术后谷丙转氨酶(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 ALT)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TBIL、AST、ALT、D-Dimer升高,PT、APTT延长(P < 0.05)。结论: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更低,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在接受TIPS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短期内肝功能改变。
- 陈星均阿迪莱·麦麦提伊敏张永萍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TIPS
- 中国门静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现状的调查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中国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现状,以帮助推进TIPS在国内的发展。方法本研究由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发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调查了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症TIPS手术的基本情况,包括手术例数、主要适应证、Early/优先TIPS的开展、门静脉海绵状变性的TIPS手术、侧支循环栓塞、术中门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常用支架类型、常规抗凝及时间、术后随访、存在的阻碍、国产器械的应用等。结果调查显示,2021年全国参与调研的545家医院共开展13527例TIPS手术,94.1%的医院常规进行TIPS术后随访,大多数医院认为TIPS手术的最主要适应证是控制急性出血(42.6%)和预防再出血(40.7%),48.1%的医院开展了Early/优先TIPS,53.0%的医院开展了门静脉海绵状变性的TIPS手术,选择术中常规栓塞侧支循环的占81.0%,其中大多数以弹簧圈和生物胶为栓塞材料,78.5%的医院常规开展术中门体压力梯度测定,TIPS支架的选用上,57.1%的医院会选择Viattor专用支架,57.2%的医院会选择TIPS术后常规抗凝,抗凝时间集中在3~6个月(55.4%),TIPS术受限制的原因以费用问题(72.3%)与相关科室医师认识不充分(77.4%)为主,大部分医院对TIPS术中使用国产器械接受度较高(92.7%)。结论本次调研显示TIPS治疗是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开展TIPS的总例数与门静脉高压症的总发病人数相差较大,未来仍需推广普及TIPS技术,进一步规范化手术适应证、手术常规操作及器械应用。
- 郭浩卓牛猛邵海波韩新巍赵剑波孙军辉方主亭熊斌朱晓黎任伟新袁敏于世平吕维富张学强张春清李雷罗薛峰宋于生马亦龙党彤向华晋云薛挥金桂云李肖李佳睿周石于长路何松于雷祖红梅马军雷彦明徐克祁小龙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问卷调查
- 探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2024年
-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TIPS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出现并发症的8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hild-Pugh评分、肝功能指标、术前门脉压力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相关因素是否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结果 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术后遵医行为与年龄是影响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P<0.05),Child-Pugh评分则不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因素(P>0.05)。结论 等会对TIP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过程形成影响,在后续的工作之中应当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观测和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刘丽丽马志刚王旭冯鹏丽杨帆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
- 从国内专家共识推荐意见更新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关键治疗策略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四版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更新趋势,比较并总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国内的临床应用进展。
- 戚泽雪赵连晖王广川张春清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临床应用进展
- 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观察老年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行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7月-2023年2月收治的患者88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常规组以药物治疗,观察组以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实验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此类患者行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应用价值高。
- 张习陈子镇
- 功能磁共振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轻微肝性脑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肝性脑病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并发症之一,常会恶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轻微肝性脑病是其早期阶段,常在术前就已经出现,但是目前尚缺乏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的诊断方法。文章旨在综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发生轻微肝性脑病诊断学方法,以期提高临床早期对肝性脑病的发现概率。
- 邵小桐张琦昱马惠军徐蕾赵晓慧牛洪涛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肝性脑病轻微肝性脑病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IPS治疗指征的31例门静脉高压伴PV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式选择、术中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术后随访超声或增强CT检查及有无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支架植入前后PVP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术后分流道通畅率、再出血率、HE发生率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伴或不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患者的随访结果差异。结果TIPS成功率为93.55%(29/31)。手术成功的29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PVP由(30.15±4.61)mmHg降至(20.84±5.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22.90(4.50,61.80)个月。随访期间,24.14%(7/29)的患者出现分流道功能障碍,17.24%(5/29)的患者出现再出血,17.24%(5/29)的患者出现HE,17.24%(5/29)的患者死亡。10例PVT患者伴有CTPV,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5例、再出血3例、HE 1例、死亡3例,不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2例、再出血2例、HE 4例、死亡2例。伴有CTPV的PVT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均P<0.05),而两组间HE发生率及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IPS可有效降低伴有PVT患者的PVP,PVT伴CTPV的患者TIPS后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
- 温晨袁凯马鹍鹏向涛王茂强段峰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