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6篇“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相关文章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2002年
李克华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衰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适应证
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评价
2024年
通过实验研究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选取160例(总数800例)参与对比实验,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针对两组患儿开展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使用头罩吸氧治疗,观察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24h后,对比2组动脉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有效率。结果 救治24h之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救治新生儿肺炎患儿的过程中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不仅可以快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而且能够改善其康复效果。
陈海涛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2024年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6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行对照组(33例,机械通气治疗)与观察组(33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分组。比较两组相关疗效;同时,对比了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达峰时间(TPEF)]。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肺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比例也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RR、TPEF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 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改善肺功能,证明该治疗方法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陈智媛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重型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024年
分析评估临床针对重型新生儿肺炎的治疗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优势。方法 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重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把入组的60例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分别选择常规疗法和NCPAP治疗。分别检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和血气指标,并记录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RR、MAP、HR指标及pH值SPO2、PaO2/FiO2血气指标在治疗前均存在异常,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指标均有好转趋势,研究组的RR、MAP和HR水平下降更为显著,血气指标则上升明显(P<0.05);另外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发现,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较显著,研究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临床采用NCPAP治疗重型新生儿肺炎在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其呼吸和循环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均比常规治疗方法更显著,并且还能减少并发症。因此建议临床在治疗该类疾病时可对NCPAP治疗方法加强推广和应用。
白丽杉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血气指标
布地奈德雾化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感染的疗效
2024年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雾化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PCAP)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联合组(n=60);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NPCAP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均治疗一周;比较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血气分析检测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氧合指数(OI)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A-aDO_(2)低于对照组,O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RP、PCT和IL-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9).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联合NPCAP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感染疗效明确,提高肺氧合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和炎症指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金蓬勃杨静张防李三阳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疗效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PaO_(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气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薛九霞李丽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血气分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足月新生儿RD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给予nCPAP治疗,研究组给予PS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参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与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平均气道压(MAP)及气道峰压(PIP)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PS联合nCPAP治疗足月新生儿RDS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氧合能力及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家属满意度较高。
钟天文龙泳先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丙种球蛋白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everecase Pneumonia,SP)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儿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NCPAP)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P合并RF患儿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患儿采用NCPAP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44例联合IVIG治疗。针对两组疗效、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炎症因子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比对照组的79.5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气促、发绀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合并RF患儿采用NCPAP联合IVIG治疗效果确切,可以促进症状与体征快速消退,抑制炎症反应。
鲁彦凤王艳丽车媛媛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丙种球蛋白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协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入)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NCPAP、PS联合NCPAP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动脉血氧分压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氧疗时间、NCPAP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呼气终末正压、吸入氧浓度更低,氧合指数更高(P<0.05)。结论:PS结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纠正缺氧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孙艳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高流量导管吸氧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2024年
目的:对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别采用高流量导管吸氧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以达到为患儿寻找高效治疗方法的目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3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61例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另61例采用高流量导管吸氧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舒适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腹胀、黏膜红肿、黏膜溃疡、中隔损伤、气胸)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DIN)中面部活动、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抚育者的接触及安抚5个条目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高流量导管吸氧治疗可以改善其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提高患儿的治疗舒适度。
钱丽丹路超陈晓峰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关作者

熊小云
作品数:73被引量:290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 住院期间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林其昌
作品数:245被引量:1,201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哮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
丁海波
作品数:48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彭万胜
作品数:64被引量:730H指数:15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毛细支气管炎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罗荧荃
作品数:76被引量:37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间歇性缺氧 OSAHS 老年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