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8篇“ 结构歧义“的相关文章
“苦练的是她”的结构歧义论析、原因阐释及教学应用
2024年
“苦练的是她”是个歧义结构,可从配价、变换、语义特征和语料等四个角度进行论析。结构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动词“练”的“施受同辞”;而“施受同辞”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词义的反向引申;二是使动和被动两大语法功能集于一词。该结构的论析成果对促进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罗树林
关键词:歧义语义语法
语言中的不确定性加工:说话者嗓音确信度影响结构歧义消解的认知神经机制
于立鑫
基于推演树的三种汉语结构歧义消解被引量:1
2023年
如何对自然语言中的歧义进行消解,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一个难点。在兰贝克演算和组合范畴语法的逻辑推演基础上,对语言表达式中的相同词条指派不同范畴,并对相关规则的使用顺序做出灵活调整,可以得到不同语义解读的推演树,从而消解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层次与结构关系歧义
卫龙
关键词:结构歧义歧义消解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偏正结构歧义对比分析
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名词词组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成分。名词性偏正结构在英汉语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结构可以用来揭示中心词和修饰成分之间关系。然而,这种修饰关系并不总是十分清晰,容易引发歧义歧义是语言使用中不可避...
王欣然
关键词:加的夫语法语言类型学歧义偏正结构名词词组
“NP_([L])+V+着+NP”格式乙类结构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探析
2023年
“NP_([L])+V+着+NP”格式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有学者将其分化为“静态”A式和“动态”B式,并指出A式、B式对立的原因,让人们认识到了“NP_([L])+V+着+NP”格式实际上是一个歧义格式。然而,该格式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未受到关注和研究,前期学者只从结果的角度提出“重合说”来解释歧义的产生:当A式、B式重合时产生歧义。其实,从过程的角度揭示该格式歧义的原因和机制,才更有解释力。根据歧义产生的情况,“NP_([L])+V+着+NP”格式可以分成甲、乙、丙三类,只有乙类结构歧义的可能。乙类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机制在于:乙类结构动词“动作进行”义、“状态持续”义的内在共生性以及此二义都被“容主性”NP_([L])激活,前者是歧义产生的内在基础,后者是歧义实现的关键。动词的“动作进行”义浮现生成了结构的“动态进行”义,动词的“状态持续”义浮现生成了结构的“静态存在”义。
骆明弟
关键词:歧义
实验语音学视角下“V得A”结构歧义分化的韵律焦点研究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与感知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比考察了兼表情态与可能的"V得A"歧义结构在音高、音强及音长上韵律表现的差异,为该歧义语法的分化提供了语音学上的辅证。研究表明:"V得A"格式表情态时,A负载主要焦点信息,是说话...
郝翠雪吕明
关键词:补语歧义分化
内隐韵律与语境对汉语均衡型歧义结构歧义消解的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为检验内隐韵律假说,采用眼动技术探讨了韵律边界及语境信息对汉语均衡型“V+N1+de+N2”歧义结构歧义消解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动宾语境下,韵律边界位于“动词”后(韵律边界引导的意义与语境一致)与韵律边界位于“的”后(韵律边界引导的意义与语境不一致)相比,兴趣区的总注视时间更短,回视入比率更低。这表明,韵律边界与语境一致比不一致时加工更容易,韵律边界与语境一致时促进了歧义结构歧义消解。研究结论为内隐韵律假说的普遍性提供了汉语的证据。
于秒周思敏龙佳欣
关键词:语境歧义消解
名词属格结构歧义解除的认知阐释
2021年
即使没有诸如情景信息和上下文信息等外在语境,多数名词属格结构的意义都是清楚的,只有部分双重属格结构或者有修饰语的单重属格有搭配歧义,还有部分表示所有关系的属格结构有关系歧义。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看,名词属格结构的搭配歧义和关系歧义的解除都符合最佳关联假设的期望,但是对搭配歧义的解除需要听话者延伸外在语境去寻找最佳关联假设,而对关系歧义的解除中诸如逻辑、百科和词汇信息等内在语境的作用则更加明确。
李怀奎
关键词:歧义
日语实证实验分析对日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以“中国人日语结构歧义句的韵律特征实验”分析为例
2021年
近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学研究者将视角投放于外语习得等方面,从而使得实证实验迅速发展。分析此类实证实验,不仅有利于研究者立足于先行研究,进一步沿同一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更对日语教育教学有积极引导及借鉴意义。鉴于该类实证实验的积极作用,将针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日语结构歧义句的韵律特征”这一实证实验进行分析,分别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验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就该实验过程及结果对当代日语教育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
周钰
关键词:实证语音实验日语教育
生成词库理论对“的”字偏正结构歧义问题的解释力——以“NP1+的+NP2”为例
2021年
"NP1+的+NP2"结构易产生歧义,生成词库理论可以解释部分"的"字偏正结构歧义问题,这主要与谓词隐含说与名词的物性角色有关。同时,生成词库理论对该问题的解释力是有限的,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交流,语境、语用和语义属性等原因更具解释力。
蔡艳
关键词:谓词隐含语义特点

相关作者

乔艳丽
作品数:23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结构歧义 文化 悲剧精神 理论关照 歧义成因
杨泉
作品数:24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 语法关系 短语 对外汉语教学 结构歧义
冯志伟
作品数:225被引量:1,385H指数:20
供职机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研究主题: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翻译 计算语言学 术语学 语言学
范丽群
作品数:51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委婉语 语用功能 流行语 结构歧义 商业广告
张秀娟
作品数:27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英语 大学英语 网络 研究性学习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