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绿茶儿茶素“的相关文章
纯水制备绿茶儿茶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纯水制备绿茶儿茶素的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用纯水提取,采用组合膜滤技术,辅以传统的浓缩干燥得到绿茶儿茶素提取物产品。采用本发明技术生产的绿茶提取物粉为棕黄色粉末,提取物理化指标:含水量≤5%,儿茶素总量≥40...
殷梦龙汤健俭
文献传递
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的检测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绿茶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但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仍存有争议。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的建立是为了从代谢物水平研究绿茶及其提取物对人体的生理效用,有助于阐释绿茶生理功效的作用机理,并避免或减轻由于摄入样品化学组成差异和生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儿茶素类化合物EGCG、EGC、EC和ECG及其派生物是常用的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主要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本文综述了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的种类、备样方法和检测手段,分析、讨论了基于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开展的绿茶生物利用率研究,以及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出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体中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的备样和检测方法,并可尝试寻找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的、更能反映绿茶及其提取物摄入水平的新型生物标记物。
孙丽丽曾祥泉Nilesh W Gaikwad王欢须海荣叶俭慧
关键词:EGCG代谢产物流行病学
绿茶儿茶素对大学生肥胖的影响
2016年
结合当前大学生身体肥胖现象日益严重这一趋势,有效应用绿茶儿茶素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解决大学生肥胖问题,从根本上为提升和稳固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当然,想要有效解决大学生肥胖问题,仅服用绿茶儿茶素是不够的。需要结合体育运动的开展,尤其是有氧运动的开展,通过开展体系化的有氧运动和绿茶儿茶素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体质的目标。本文拟从大学生肥胖现象入手,结合培养大学生健康体质的思路和要求,依据绿茶儿茶素的相关功效,从而探究绿茶儿茶素对大学生肥胖的具体影响。
杨晓妮
关键词:绿茶儿茶素高等教育
一种含有绿茶儿茶素降血脂山茶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绿茶儿茶素降血脂山茶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磷脂加入到食品级乙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绿茶儿茶素,持续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加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搅拌溶解的同时缓慢升温并冷凝回流,最后将溶解后的...
蒋金舒张鑫吴祖芳翁佩芳杨阳
文献传递
滁州绿茶儿茶素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分析了7种滁州绿茶儿茶素组成,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法(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TEAC)评价了7种绿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种滁州绿茶儿茶素含量均较丰富,其中阳春白雪一级儿茶素含量最高,为78.93 mg/g。7种绿茶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在24.28~33.89 mg/g之间,是含量最丰富的儿茶素单体。除此之外,滁州绿茶中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也较高。抗氧化活性实验证明,总儿茶素、EGCG和ECG的含量与滁州绿茶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安晓婷谢小花陈静肖陆飞
关键词:儿茶素抗氧化活性
绿茶儿茶素醇提条件的响应曲面法优化及其抗大肠杆菌作用研究
2015年
采用乙醇浸提黄山毛峰绿茶,以儿茶素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2℃,料液比1∶30.8(g/m L)和乙醇浓度70.9%。在此条件下,儿茶素得率12.50%。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
柯春林王永斌任茂生陶志杰曹珂珂唐莉
关键词:绿茶儿茶素抗菌活性
日照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研究日照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是揭示日照绿茶品质特征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日照主要茶区分春、夏、秋3季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进行检测,全面分析日照绿茶儿茶素及单体含量。结果表明:日照绿茶儿茶素平均含量为136.04 mg/g,春茶为127.96 mg/g,夏茶为136.50 mg/g,秋茶为143.27 mg/g,秋茶>夏茶>春茶;日照绿茶儿茶素单体平均含量大小为EGCG>EGC>ECG>EC>C>GC>GCG,以EGCG最高,平均达80.84 mg/g,占儿茶素总量的59.09%,其次为EGC和ECG,分别占儿茶素总量的14.90%和13.83%;日照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春茶、夏茶、秋茶分别为652.14、388.57、522.13,全年平均520.95,以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差;较好地反映了日照绿茶的品质状况。
李庆伟
关键词:日照绿茶儿茶素HPLC品质指数
加工工艺对绿茶儿茶素组分和茶多酚保留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为了探明不同方式的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主要加工工艺对儿茶素组分和茶多酚保留率的影响,采用不同杀青工艺(滚筒杀青、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不同揉捻工艺(轻压揉捻、重压揉捻、传统揉捻)、不同干燥工艺(烘干、炒干、烘炒干)分析绿茶产品中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等简单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等复杂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及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工艺、轻压揉捻工艺、烘炒干工艺较有利于提高EGCG、C、EGC、EC、ECG等儿茶素组分的保留率,而且简单儿茶素组分C在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主要加工工艺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保留,并且可能由于儿茶素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氧化、异构化等作用,其含量反而得到了提高,增幅达34.02%。
崔宏春余继忠张建勇郑旭霞郭明敏敖存毛宇骁
关键词:绿茶儿茶素茶多酚保留率
炒青绿茶儿茶素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研究
2014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炒青绿茶儿茶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探讨,确定萃取效果影响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萃取压力>夹带剂乙醇用量>萃取时间>萃取粒度,最佳萃取工艺为:底物与夹带剂(乙醇)之比为100g/250mL,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粒度为60目,萃取120min。按照该工艺茶叶中儿茶素粗提物的得率为6.0536%。
毛世红邱涛涛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儿茶素萃取炒青绿茶
绿茶儿茶素成分降低血压的分子学机制研究进展
2013年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1].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不仅有极高的致残率、致畸率、致死率,还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早期预防、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对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干预试验和动物实验[2~4]均证实,绿茶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儿茶素(Catechins)则是绿茶发挥降压功效的主要成分,约占绿茶干重的30%[5],主要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和儿茶素(C)等几种单体组成,其中以EGCG的含量最高[5].作为占世界上全部茶饮料消费20%的绿茶[6],其有效成分儿茶素降低血压的分子学机制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仍未完全明确.本文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绿茶儿茶素成分降低血压的分子学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魏虹沈翠珍
关键词:高血压绿茶儿茶素分子学机制

相关作者

张乃鑫
作品数:118被引量:4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病理学 病理诊断 形态计量学 绿茶儿茶素 细胞凋亡
赵天如
作品数:59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胎盘 绿茶儿茶素 形态计量学 细胞凋亡 病理诊断
高玉彤
作品数:33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微卫星不稳定性 GTC DMBA 大鼠乳腺 绿茶儿茶素
田庆伟
作品数:41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牛磺酸 大豆异黄酮 小鼠 绿茶儿茶素 毒性
刘术娟
作品数:12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绿茶儿茶素 低密度脂蛋白 前列腺素E PGE 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