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篇“ 缔合微粒“的相关文章
缔合微粒的共振散射效应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
2023年
罗丹明B是一种阳离子染料,能与I_(3)^(-)阴离子形成体积较大的缔合微粒,使体系产生强的共振散射效应。当加入葡萄糖后,I_(3)^(-)与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与罗丹明阳离子继续结合,体系中缔合微粒数减少,致使体系325 nm处的共振散射强度减弱,据此原理建立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降低值(△I_(325 nm))与葡萄糖浓度在0.833~16.7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_(325 nm)=184.1962+298.5796c,相关系数(R)为0.9956,检出限为0.567μmol/L。将本方法应用于分析饮料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2.2%~2.8%,回收率为95.2%~97.6%。
劳春如刘冰敏农丽棉欧阳辉祥凌绍明雷禄马璐
关键词:罗丹明B缔合微粒葡萄糖共振散射光谱法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2020年
用I3^-和罗丹明6G(Rh6G)在硫酸锰硫-酸盐介质中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DO)。研究了反应条件(KI浓度、反应时间、硫酸锰浓度、硫酸浓度、Rh6G浓度)对反应灵敏度、准确度、光谱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IO3浓度的增加,I3^-的浓度随之增加,Rh6G-I3缔合微粒的结合度相应增加,KIO3浓度与Rh6G-I3缔合粒子的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非常清晰。采用浓度为0.375 mmol/L KI、7.5 mmol/L MnSO4、5.0 mmol/L H2SO4、10μmol/L Rh6G,在室温下反应30 min,KIO3的浓度在0.1169~3.51μmol/L范围内ΔI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ΔI=12.699C-4.7869,相关系数R^2=0.9945。
张驰马婵卢奕彤
关键词:溶解氧碘量法罗丹明6G
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O_3
2014年
以pH 4.0 HAC-NaAC缓冲溶液为介质,用硼酸碘化钾溶液(BKI)作为O3吸收剂。O3将I-氧化生成为I2,溶液中过量的I-与I2又可形成I3-,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l),溴代十四烷基吡啶(TP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TDMAC)存在时,CS与I3-形成稳定的(CS-I3)n缔合微粒,在470 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RRS ),随着O3浓度的增大,体系中的I3-增多,I3-与CS形成的(CS-I3)n缔合微粒越多,470 nm处的RRS强度 I增强,O3浓度与其增强值ΔI成线性关系,各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50,50~100,5~25,1~50μmol · L -1,回归方程分别为ΔI=8.81 c-4.01,ΔI=5.44 c-3.11,ΔI=15.39 c-1.55,ΔI=16.88 c+0.51,检出限分别为4.9,12,2.85,0.56μmol · L -1 O3。实验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当O3浓度为2.5×10-6 mol · L -1,相对误差在±10%内时,4.0×10-5 mol · L -1 Hg2+,8.7×10-5 mol · L -1 Fe3+,5.0×10-5 mol · L -1 Ca2+,2.5×10-5 mol · L -1 Zn2+和Cu2+,2.8×10-6 mol · L -1 Pb2+和Cr3+,4.2×10-5 mol · L -1 Mg2+,Mn2+和Ba2+对体系的测定无干扰。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选用TDM AC体系检测空气中的O3,结果令人满意。采用激光散射技术研究了(TDM AC-I3)n缔合微粒体系的粒径分布。当通入O3后,过量KI与O3反应形成I3-, I3-与TDMAC反应生成(TDMAC-I3)n缔合微粒,其粒径集中分布在1106~3091 nm之间。
刘高伞梁爱惠温桂清蒋治良
关键词:O3缔合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罗丹明6G缔合微粒荧光光谱法测定O_3
臭氧(O3)与KI-硼酸吸收液反应生成碘(I2),当I-过量时同I2生成I3-。在pH4.0HAC-NaAC缓冲液中,吸收液中的I3-与Rh6G形成Rh6G-I3离子缔合微粒,使得Rh6G在556nm处产生荧光峰的强度...
杨铎温桂清刘庆业梁爱惠蒋治良
关键词:臭氧罗丹明6G荧光法
文献传递
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缔合微粒光度法测定二氧化氯被引量:2
2007年
在pH3.49的NaAC-HCl介质中,ClO2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I3-,I3-在350nm处有一吸收峰;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M)等存在时,形成淡黄色的较稳定的缔合微粒(CPCM-I3)n,在354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在470nm和520nm处产生2个共振散射峰。ClO2浓度C在0.0149~1.524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A=0.1136C+0.0001,相关系数R为0.9988,检测限为0.007mg/L。据此,建立了一种痕量ClO2光度分析新方法,用于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王春民李纪顺黄春玉赵长凤蒋治良
关键词:二氧化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分光光度法共振散射
盐酸苯海拉明-硅钨酸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在pH=4.0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盐酸苯海拉明(OPH).硅钨杂多酸缔合微粒体系在295nm处有1吸收峰,DPH浓度在0.50×10^-6-8.0×10^-6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1×10^-6g/mL。该法用于测定片剂中DPH含量具有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2%。共振散射光谱表明,该体系存在DPH-硅钨杂多酸缔合微粒
梁爱惠蒋治良
关键词:盐酸苯海拉明硅钨杂多酸缔合微粒共振散射
基于AgI_2^-缔合微粒共振散射效应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引量:12
2006年
在pH 3.5 NaAc-HCl介质中,Ag+与过量的I-形成可溶性AgI2-;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与AgI2-共存时形成粒径为700 nm的(CTMA-AgI2)n缔合微粒,在36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在470 nm处产生一同步散射峰。CTMAB浓度cCTMAB在2.0~50.0×10-7mol.L-1范围内与散射光强度I360 nm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360 nm=2.03×107cCTMAB+0.48,相关系数r为0.998 5,检出限为8.0×10-8mol.L-1。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共振散射光谱法,用于水样分析,结果满意。共振散射光谱和激光散射研究表明,CTMAB+与AgI2-可通过静电力形成疏水性的CTMA-AgI2缔合物分子,该缔合物分子自动聚集形成稳定的(CTMA-AgI2)n缔合微粒。由于该缔合微粒仅在360 nm处产生共振散射效应,故体系呈乳白色。
程云燕蒋治良梁爱惠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共振散射法
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光度法检测羟自由基及其在离体筛选抗氧化剂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在HCl-NaAc缓冲溶液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被过危的KI捕获;生成的I3^-分别与罗丹明B(λmax=554nm)、罗丹明6G(λmax=526nm)、罗丹明S(λmax=526nm)和丁基罗丹明B(λmax=556nm)形成缔合微粒,导致其吸收峰降低。羟自由基浓度(以H2O2浓度计)分别在0.136~0.68μg·mL^1,0.064~0.680μg·mL^-1,0.064~0.680μg·mL^-1。和0.064~0.680μg·mL^-1范围内与罗丹明B、罗丹明6G、罗丹明S和丁基罗丹明B体系的吸光度降低值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抗氧化剂埘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新方法。测试了抗坏血酸等4种抗氧化剂以及6种茶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所得到的结果较为满意。
梁爱惠蒋治良周苏梅周玉婵梁月园陈丽玉
关键词:羟自由基FENTON反应抗氧化剂
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被引量:26
2005年
在0.020 mol·L-1 HCl-4.0×10-4 mol·L-1 KI-1.6×10-5 mol·L-1 Mo(Ⅵ)介质中, 罗丹明6G(RhG)在540 nm处有1个荧光峰, 在540 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 当有H2O2存在时, H2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 I-3与RhG形成缔合微粒, 在320, 400, 595 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RS)峰;而在540 nm处荧光峰猝灭. H2O2浓度在0.068~34 μg·mL-1范围内与400 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中H2O2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 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RhG-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RS增强和荧光猝灭的根本原因.
李振中蒋治良杨光卢丹刘绍璞
关键词:H2O2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荧光猝灭
蛋白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被引量:14
2005年
在NaOH-EDTA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tionic surfactant,CS.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MBA)与蛋白质(Protein,Pro.如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γ-球蛋白,γ-G和卵白蛋白,Ova)可缔合形成稳定的[Pro-(TDMBA)n]m缔合微粒,从而导致共振散射和界面荧光增强. 它们最强共振散射峰均位于470 nm处,在340、400、420和520 nm处有4个共振散射峰. HSA缔合微粒体系用280 nm光激发时,在47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荧光峰,而在330 nm处蛋白质的荧光峰随着缔合微粒浓度的增大而猝灭. 在选定实验条件下, 0.16~8.0 mg/L HSA、0.08~16.0 mg/L BSA、0.16~16.0 mg/L γ-G和0.6~60.0 mg/L Ova分别与共振散射强度(ΔI470 nm)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分别为0.01 mg/L HSA、0.01 mg/L BSA、0.01 mg/L γ-G和0.06 mg/L Ova. 该方法用于人血清试样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李振中蒋治良陈媛媛孙双娇周苏梅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SA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

相关作者

蒋治良
作品数:592被引量:1,582H指数:25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共振散射 共振散射光谱 共振瑞利散射 纳米金 光谱研究
梁爱惠
作品数:283被引量:449H指数:12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共振瑞利散射 共振散射 纳米金 灵敏度 适配体
康彩艳
作品数:76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缔合微粒 活性炭 共振散射 水中痕量 痕量
李振中
作品数:10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学系
研究主题:缔合微粒 共振散射 分光光度法 缔合 荧光猝灭
温桂清
作品数:109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共振瑞利散射 纳米金 共振散射光谱法 共振散射光谱 金纳米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