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78篇“ 缺血性心肌病“的相关文章
缺血性心肌病被引量:2
2002年
本期专题讲座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研究所医学博士周京敏副教授和本刊特邀编辑郭艾武同志共同组织编写。周京敏副教授从事心血管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2000年在德国做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疾的介入治疗。
周京敏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病因病理临床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被引量:1
1993年
首先由Raflery和Burch提出的由于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弥漫性心肌纤维变性和由此而引起的有别于原发性心肌病的临床综合征被称之为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 pathy)。它通常指由于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脏异常,包括收缩功能的减弱或/和舒张功能的异常。短暂心肌缺血的重复发作、慢性缺血是引起心肌纤维化的基础,广泛的冠状动脉变是其根本。本文就心肌缺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缺血性心肌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丁洪新
关键词:心肌病病理
缺血性心肌病被引量:7
1992年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的另一种类型表现,临床症状与扩张型心肌病相类似,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理基础是心肌纤维化或硬化,诊断须具备三个肯定条件和二个否定条件,对内外科治疗进行了比较,一般预后不良。
徐楚材陈正玉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叙事护理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影响,探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1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结局: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7 2,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PB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用叙事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地提升,且患者心理状态较好,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均明显提升,值得进行应用及研究。
刘晓萌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常规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多元化护理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影响,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3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多元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多元化护理组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6 min步行距离、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遵医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GSES评分、6 min步行距离、HAMA与HAMD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6 min步行距离、HAMA与HAMD评分、SF-36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且多元化护理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6 min步行距离、HAMA与HAMD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护理组患者遵医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护理满意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806,5.2578,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提升,心功能恢复较好,且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遵医率高,生活质量佳,患者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潘晓春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多元化护理常规护理心功能遵医行为满意率
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2024年
临床上把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三者单独或同时存在为特征的心脏疾称为心肌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变引起的为缺血性心肌病,非缺血性心肌病与之不同,是指由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变所致,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但对其因、诊断、治疗方法仍不甚明确,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分析了缺血性心肌病因学、诊断方面,及当前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现状,为此类患者的早期预防提供更多参考资料,为临床上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方向。
刘泽恩郭建强
关键词:非缺血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骨髓干细胞移植射频消融术
缺血性心肌病心血管MR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年
心血管MR(CMR)是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规范扫描流程、序列选择及诊断过程可进一步提高CMR用于ICM的临床价值。多名中国专家基于国内经验及研究成果、参考国外共识提出本共识,旨在为CMR在我国ICM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磁共振诊断学分会武睿吴连明周滟李坤成许建荣
关键词:心肌病磁共振成像
虫类药在缺血性心肌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缺血性心肌病(ICM)关键机为心脉痹阻,具有久入络的特点,临床组方配药常需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经活络功效的药物。而虫类药性善攻逐走窜,兼具破血祛瘀与搜风剔络之功效,对于ICM尤为适宜。在临床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虫类药,可扬肝之性、疏肝之郁、逐络之瘀、畅行气血,收效颇佳。
姜国旺生晓迪邓帅帅安亚娟董红彦王作顺郭利平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虫类药中医药
基于气血络脉心体系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2024年
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发展到后期易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医药基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两大特点对于治疗此具有相对优势。牛天福教授立足中医理论体系,从气血络脉心体系出发,分期辨治本,认为本始于气,延于血,长于络脉,终于心体,多相兼发。提出本气分者调理气机,血分者畅通血运,络脉者涤顺络脉,心体者顾护心体,相兼者厘定轻重的治大纲。治疗过程中,气分又有气虚、气陷、气滞的不同。血分分血虚、血瘀、痰瘀互结三阶段。络脉有络脉空虚、络脉瘀堵两个方面。心体注意顾护正气,相兼为者根据其相兼程的不同,选用不同方剂治疗。本文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另附医案一则供阅。
候中豪贾炜豪闫中敏牛天福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康复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探讨
2024年
探讨对于患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选择心脏康复治疗作为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因ICM疾就医的80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数量相同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作为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采用常规疗法与心脏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方案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得出结论,观察组的总疗效率比对照组高(x2=4.114/0.043),P<0.05;相较于对照组的LVEF与TS值,观察组较高,但QTd与Tp-e值较低,(t=3.972、5.694、2.399、3.214),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与心脏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不但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还能提升其心功能,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雷小红黄凯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脏康复治疗疗效

相关作者

曹雪滨
作品数:452被引量:1,54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心复康口服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损伤
郭进建
作品数:57被引量:342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缺血性心肌病 慢性心力衰竭 健心颗粒 中医药疗法 心肌纤维化
刘凤岐
作品数:122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区交感神经阻滞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高位硬膜外阻滞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童晓明
作品数:141被引量:415H指数:10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高血压 心肌梗塞 左房
黄冰生
作品数:17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内皮微颗粒 缺血性心肌病 内皮祖细胞 外周血循环 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