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0篇“ 网络公共领域“的相关文章
网络公共领域治作逻辑与法治挑战
2024年
网络空间是由遍布全球的计算设备和通信网络支撑的全新社会空间。受信息传播优势和“人气效应”的吸引,在当代社会中形成类型多样的网络空间。值得重视的情况是,网络空间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有人认为,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与互联网技术设置有关。比如,只要“粉丝”数量达到信息传播的范围,有的博主会选择迎合大多数人的偏见;只要被下载的次数与积分挂钩,个别用户可能会选择上传盗版或低俗作品。
马长山陆宇峰
关键词:网络空间计算设备网络支撑网络公共领域信息传播
网络公共领域中自媒体品牌的积极作用研究
2024年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商业的发展,网络化生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各大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了公私交织的复杂网络场域,它既是个人和商业机构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党政部门发布官方信息的渠道,还是各方组织公共讨论、发表公共意见的网络公共领域网络平台中存在大量自媒体用户,其中一些用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来自其持续高效的内容生产方式、与观众的持续互动以及品牌化的运营能力。对于网络公共领域而言,自媒体品牌节目具有引导公共议题、激发年轻人积极参与、提倡理性表达等价值。这能部分改善当下网络公共领域的问题,同时对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也有积极意义。
张恒斐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新媒体网络素养
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表现样态及建构措施——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视角被引量:1
2024年
以自由讨论公共事务为核心指征的公共领域网络时代发生了重要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意味着公共领域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且也意味着公共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可能。网络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存在为前提,根据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它要以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为出场条件,以关心普遍利益的公众为基本在场要素,以形成批判性公共舆论为表达自身的核心形式和立场态势。网络公共领域既有公众覆盖广泛、公众自由度高、舆论作用显著的优势,也有公众存在结构性缺陷、公众人格独立性缺失以及公共领域私人化和私人领域公共化的问题。要建构好网络公共领域,需要培养以信息理性、判断理性和交往理性为一体的网络公众主体理性;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强法治建设三方面引导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要牢牢掌握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建构权、话语主导权和工作管理权,从而促进网络公共领域发挥最大优势。
王贤
关键词: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哈贝马斯网络安全公共形象
网络公共领域的虚假信息传播问题及治理对策
2024年
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而网络公共领域作为公共空间,广大网民可以充分利用其行使话语权参政议政,并最终形成共识性公共舆论;网络公共领域拓宽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众的参政热情;而这也将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执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网络公共领域中虚假信息的产生、传播却屡见不鲜,令人深恶痛绝;这就离不开公民、社会、国家管理等多个主体共同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孙玉雯陶小兵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公众参与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大众话语权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2024年
网络公共领域的迅速发展使得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网络公共领域作为网络公共空间,大众可以充分利用其行使话语权,参政议政,最终形成共识性公共舆论。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媒介为大众行使话语权拓宽了参与渠道、激发了参政热情;伴随着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大众话语权也全面崛起,网络媒介的产生与快速发展为大众话语权的有效行使提供了交流平台。但不可否认,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大众话语权的发展也遭遇了一些困境;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实现其更好发展,从而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民主化程度做出贡献。
孙玉雯陶小兵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舆论传播
网络公共领域品牌化的理想与现实——基于“上海发布”抖音评论区的文本分析
2024年
目的:作为中国特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先锋,上海很早就开始了政务新媒体的布局,先后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开设了以“上海发布”为核心的一系列政务新媒体账号,形成利于网民参与城市公共治理的议题型网络公共领域。文章对“上海发布”抖音评论区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政务新媒体账号在网络公共领域呈现的特性,以及实现品牌化以反哺城市品牌建设的可能性。方法:文章从达尔格伦提出的公共领域研究的结构、表征与互动分析框架入手,使用质化分析软件Nvivo11,对“上海发布”抖音账号中有关防疫政策议题的评论区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以特定政策议题为主题,政务短视频账号评论区具有鲜明的网络公共领域特征。相关议题通常由官方发布内容衍生而来,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强互动性,并且感性意见多于理性建议。结论:以“上海发布”为代表的政务短视频账号评论区能聚集起大量网络公众的观点讨论,存在现实地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品牌的可能性,是网络公共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和促进城市公共治理的现实进路。
陆烨杰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品牌化
探析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理性建构困境
2023年
近年来,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谩骂、诋毁乃至“语言暴力”屡见不鲜,互联网公共话语讨论的极化、狂欢化特征愈加明显。各种社交平台试图实施“审查权力”进行现状改变,但 “直接封禁式”审查方式,使得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无法实现理性沟通,易形成群体极化事件。本文通过介绍四个国内用户群体较多社会媒体平台的搭建逻辑,探析我国现存网络公共领域发展现状。
刘蓉蓉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
网络公共领域的困境研究
2023年
近年来网络这一媒介的兴起,“网络公共领域”一词成为学界热议的对象。一般来说,基于对网络公共领域内涵和特点的分析,不少学者认为网络公共领域给予了民众发声的平台,但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认为网络媒介虽大幅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但随之也伴着网络人群圈层化、网络民粹主义等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民众的政治冷漠症。在笔者看来,网络平台虽给民众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地点,但当前网络公共领域依旧有如下几点困境:1.公权力的渗透;2“. 复魅”后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3.网络新媒体时代圈层化的排他性;4.话语精英对网络公共领域的主导;这些问题虽在当前语境下可能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困境的探讨和反思来推进网络公共领域的不断发展。
董嘉文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网络公共领域的形塑与理性成长被引量:4
2023年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公共领域的规范和完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政府、网络运营者和公民作为主要参与主体,共同形塑着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样态。厘清不同主体的特征,探析多主体间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态,提出规范和完善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新思路,以维护这一新的社会场域的和谐稳定,进而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从主体特征和治理角色来看,政府是网络公共领域的领导者和监管者,网络运营者和公民分别是关键责任人和重要参与者。从主体间互动关系来看,三者形成了高度活跃的交互关系,共同构成立体多维的治理结构。未来,网络公共领域的有效治理需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打破虚实壁垒,并着力形成以政府主导、网络运营者和公民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
徐琳李紫薇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政府公民
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微博词条的运用策略与困境
文章主要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出发,探讨网络公共领域建构过程中,存在于微博这个重要的网络平台里的微博词条在使用时所运用的策略和其面临的困境。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期进入互联网时代,随后网络论坛、BBS、QQ等应用程序的出现,...
温姗姗
关键词:公众舆论网络公共领域

相关作者

方曙光
作品数:33被引量:295H指数:7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网络公共领域 老人 社会 社会支持 公民社会
陆宇峰
作品数:42被引量:44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 系统论 网络公共领域 理论法学 法律系统
罗亮
作品数:34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新制度主义 民主 网络公共领域 政治制度创新 互联网
郑曙村
作品数:115被引量:495H指数:10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民主 民主政治 大部制 社会主义 行政三分制
敬海新
作品数:48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公共领域 市民社会 改善民生 公共性 网络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