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8篇“ 网络实名制“的相关文章
网络实名改革与社交媒体信息效应--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
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社交媒体在资本市场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一类专门针对股票投资者的社交媒体开始出现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现有众多学者对于社交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展开探究,但是得出的结...
赵晓阳
关键词:社交媒体信息效应资本市场
如何让网络实名更加完善?
2021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加大了一些不法人员违法犯罪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实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推进网络实名的过程中,要注意因网络实名而触发的漏洞,导致权利人无法追责等问题。这是在网络环境治理及建设过程中,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朱晓磊朴艺丹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违法犯罪互联网权利
基于IPv6技术构建网络实名体系的思路探讨
2021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创新,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支撑社会运行、服务百姓生活的重要载体,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现有网络实名体系已无法满足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实名分配IPv6地址的方式实现"一人一址"的网络实名,解决IPv4地址资源匮乏导致的各类问题,同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相应体系如何服务于政府部门,提高网络空间治理水平及能力。
骆梦宇
关键词:IPV6网络实名制
隐私保护的网络实名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在我国,实名已在部分领域逐步得到了实现,但距离全面实施网络实名体系还有大量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尤其是如何寻求隐私数据保护与数据价值利用的平衡.利用完全同态密码算法、ElGamal数字签名和基于大数据的多层次异常事件检测等技术,提出了一个针对我国国情的网络实名体系设计.此设计创新的将用户隐私数据分为高敏感度和低敏感度数据库,高敏度数据只以密文的形式存储,低敏感度数据在经过数据中心的处理后交给网络服务商,同时利用同态加密的特点实现密文层次的运算.在将用户额外操作开销最小化的同时,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免遭非授权的访问,并为执法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张萍蒋琳
关键词:隐私保护实名制同态加密电子取证数据挖掘
中国电信陕西分公司网络实名改进研究
随着数字化信息革命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已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家庭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致使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人数急剧增加。然而,虽然互联网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促进有着...
徐凯莹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网络信息安全
文献传递
网络实名的法律秩序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前,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实施网络实名并积极强化之的国家,但网络实名的规定彰显出与宪法所赋予的基本人权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确立网络实名的主要法律规范有三,共同形成了法律秩序的建构。通过明晰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辨别法律秩序与法治秩序的原理,探析自由价值与秩序价值之间的冲突,最终可知我国网络实名的设立破坏了法治的秩序,侵犯了宪法赋予公民的自由权利。
王一舟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网络管理秩序价值
一种智能密码网络实名身份管理方法及平台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密码网络实名身份管理方法及平台,是一种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方法及平台。本发明方法平台包括:指定机构、网民身份信息库、相关部门、公安部门身份证数据库、信息或交易服务网站应用服务器、认证客户端、智能密码签名...
张师祝
文献传递
未成年人保护视阈下网络实名的更新与再造被引量:1
2019年
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切实保障未成人的网络权益是实行网络实名的初衷之一。当前由于欠缺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实名管理规范,网络实名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提供特殊、有效、全面的保护,同时存在泄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较大风险,因此网络实名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归根结底,现有的裁型网络实名与技术型网络实名治理思路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无法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提供有力的理念支撑,应当结合二者的优势,实现法律与技术的二元共治。需要基于未成年人专属实名理论,探索建立适应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Web3.0时代特征的未成年人网络实名,以期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张超李川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网络实名政策对网络问政的影响--以W网络问政论坛为例
网络实名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而落实了,虽然实名优势很明显,但不利影响也值得探讨。在网络实名政策下,网络问政也毫不例外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网络实名政策与网络问政相结合,结合多个学科相关理论...
朱燕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网络问政身份验证信息保密
网络实名下的个人数据保护被引量:5
2019年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令个人数据的搜集、存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对个人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对用户的个人习惯、行为模式进行预测并加以利用。公民个人数据一旦被不当使用,将会对公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作为一种约束和引导机,网络实名的实施有助于规范网络环境、治理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但网络实名也给个人数据保护带来一系列风险和挑战。提高实名相关的技术保障、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都将有助于网络实名下个人数据的有效保护。
徐晓日刘旭妍
关键词:互联网治理实名制个人数据隐私权

相关作者

朱巍
作品数:79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互联网 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 版权 网络安全
庹继光
作品数:197被引量:51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传媒 舆论监督 文化走出去 都市报 网络
范敏
作品数:32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元数据 网络实名制 电子身份 改进遗传算法 混合调度
董俊祺
作品数:8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网络实名制 安全治理 网络空间 主体博弈 创意
赫珂珂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网络实名制 隐私权 法律规制 隐私权保护 侵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