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2篇“ 网络形成“的相关文章
- 基于网络形成博弈的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分区域协同定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形成博弈的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分区域协同定位方法,首先,针对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分区域进行协同导航,然后,通过博弈规则找到拥有最大效用的协同无人机集合,选择最优连接策略网络结构,使得低精度无人机可以自适...
- 王融陈晓依戴虎熊智顾晨王思晨刘宇轩丛瞿育
- 多维邻近性对创新网络形成的影响——以半导体产业专利为例
- 2025年
- 创新网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半导体产业在2000—2022年的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QAP方法,从地理、技术和社会3个维度探讨邻近性对半导体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理邻近性对创新网络形成发挥着负向作用,作用强度呈现下降趋势;(2)技术邻近性对创新网络形成在第一发展阶段(2009—2013年)和第二发展阶段(2014—2018年)发挥着正向作用,作用强度呈现下降趋势,第三发展阶段(2019—2022年)转为负向作用;(3)社会邻近性对创新网络的形成发挥着正向作用,作用强度呈现下降趋势。
- 贺正楚周星宇任宇新
- 关键词:创新网络半导体产业专利数据
- 用于抑制神经元周围网络形成的RNA干扰寡核苷酸
- 本发明公开了抑制参与神经元周围网络形成的蛋白质的表达的RNA干扰(RNAi)寡核苷酸,例如siRNA和shRNA。具体提供了抑制神经蛋白聚糖或腱生蛋白‑R表达的RNAi寡核苷酸。还提供了包含所述RNAi分子的细胞外囊泡和...
- L·阿哈罗诺夫尼西姆·佩列茨L·萨尔蒂尔
- “双碳”目标下湖北省耕地碳流生态网络形成机制与演变特征
- 2025年
- 作为人工-自然耦合的地理系统,耕地碳流生态网络的紊乱严重影响了区域碳平衡。“双碳”目标下,探究耕地碳流生态网络有助于推动其健康运转,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复杂地理系统视角,采用生态网络分析和GIS分析方法,在剖析2000—2020年湖北省耕地碳流生态网络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该网络的空间格局和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湖北省耕地碳收支为净排放状态,整体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导致耕地碳流密度高且递增趋势明显,并且耕地净碳排放和耕地碳流密度的区域差异显著。(2)湖北省耕地碳流生态网络整体紊乱,碳流转移呈现消极净碳流态势,网络中积极碳流明显小于消极碳流,对维护区域碳平衡产生负面作用。(3)网络碳流的分布重心集中在天门市的北部,范围主要覆盖以天门市为中心的湖北省中部偏南部地区,并且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4)基于网络结构分析,湖北省耕地碳流生态网络在土地利用碳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凸显了优化湖北省耕地碳流生态网络的紧迫性。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低碳优化提供新研究视角,以期为推动耕地碳流生态网络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参考。
- 张路林学涵葛硕赵蓓蓓张茂茂李源
- 关键词:耕地利用变化
- 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应急协作网络形成机制研究——以郑州“7.20”特大暴雨为例
- 2024年
-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灾害情境下,所有行动者在一定的规则和机制下建立跨主体、跨层级和跨领域的应急协作网络,探讨其形成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行动者行为逻辑,从而优化网络。本文以郑州暴雨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数据进行事件分析,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探究政府组织间、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关系和网络形成规则。研究发现,存在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部门合作紧密,中介组织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突发暴雨灾害应对过程中,应明确纵向和横向部门权责划分、发挥枢纽组织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协作网络在应急管理中的优势。
- 丁会彤
- 关键词:突发自然灾害社会网络分析
- 我国大中型机场客运航线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 2024年
- 大中型机场是我国航空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我国大中型机场客运航线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利用随机指数图模型实证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等对其演化的影响作用,解析网络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大中型机场客运航线网络形成过程中高铁网络、机场能效等内外生因素对我国大中型机场客运航线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 陈俣秀王冰艳
- 关键词:航线网络复杂网络网络演化
- 制造企业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规律研究——基于“双元”与“双度”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在国家大力支持企业融通创新背景下,制造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如何有效形成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融合双元与双度视角,划分跨界技术创新网络,综合考虑节点与网络协变量、主体与客体,提出网络形成规律研究框架。利用ERGM模型探索不同网络形成要素独特性,采用NCA开展必要性与稳健性检验,据此利用NK模型确定要素作用秩序及机制,基于典型案例加以验证,并揭示网络形成转换规则。结果表明,双元凸显知识基础要求,双度突出动态联结关系要求,异质融合型、梯度转移型、多元拓展型及深耕专业型要素分别重点影响探索、渐进、广度与深度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吸引机制、向心机制、组合机制和拉动机制分别成为四类网络形成的重要机制。双元转换体现方向选择差异,双度调整体现承接升级逻辑,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转换应先调整方向实现双元转换,进而考虑双度要素实现双度转换。研究为制造企业客观认知不同网络形成的异质性逻辑及转换规则、科学调整网络管理关键点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 王雪原黄佳赛
- 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形成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专利数据被引量:3
- 2024年
- 新兴技术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创新主体获取跨领域知识资源,实现技术知识重组与转化的关键。本文通过收集虚拟现实技术专利数据,构建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分析其网络演化特征,运用随机指数图模型,从网络结构特征与创新主体知识属性,探究网络不同阶段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特征中的择优性与传递性,促进了网络形成。在知识属性中,知识多样性对网络形成具有持续促进作用;知识邻近性从促进网络形成进而演变为阻碍网络形成;知识组合潜力与知识组合机会,在网络后续的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 曹兴赵倩可许羿
- 关键词: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知识属性
- 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内-外生机制分析--基于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
- 2024年
- 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的形成机制是旅游流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识别了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外生机制,而对网络内生机制缺乏研究,文章旨在更全面地揭示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形成的内-外生机制。文章选择四川省为案例地,基于旅游社交平台的游记数据构建了景区间旅游客流的有向加权网络,通过引入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定量模拟并识别了影响该网络形成的内-外生机制。1)四川省景区间旅游客流网络为稀疏网络、无标度网络,但不具备小世界特性;核心的景区节点和网络连边大多集中在成都市。2)该网络的形成是内-外生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内生机制表现为网络内生结构效应,外生机制包括景区属性效应和外部情境效应。3)作为内生机制的互惠机制和择优链接机制促进了该网络中联系的形成;外生机制方面,在线评论分数、景区等级同质性、景区类型同质性、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均会显著影响该网络中联系的形成。
- 王永明龚超范敏
- 关键词:旅游景区复杂网络
- 建筑企业合作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 2024年
- 利用2020~2022年上海市优质工程奖获奖项目构建建筑企业合作网络,使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结合网络内生结构效应、资源依赖理论与多维邻近性理论研究企业合作网络的形成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建筑企业合作网络中存在传递性和择优连接性;技术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声誉资源和管理能力正向影响网络形成,但信息技术资源的作用效果并不稳定;关系邻近性正向影响网络形成,而制度邻近性则不利于合作关系的形成。因此企业应重视培养核心竞争力以增强外界对企业的依赖,借助网络的传递性基于既有合作关系寻求新的合作机会,通过合作的方式开拓市场。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宽对建筑企业合作关系形成的内在规律的认识。
- 吴蔓钰
-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资源合作网络
相关作者
- 谭惠丰

- 作品数:572被引量:5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充气 天线 肋板 折叠 飞艇
- 成中军

- 作品数:116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形状记忆 形状记忆聚合物 形状记忆材料 超疏水 赋形
- 谢志民

- 作品数:207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充气 肋板 天线 形状记忆 径向
- 王友善

- 作品数:210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轮胎 有限元分析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轮胎花纹 胎面花纹
- 刘宇艳

- 作品数:380被引量:38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形状记忆 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聚合物 气凝胶 形状记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