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9篇“ 网络形象“的相关文章
基于目的地网络形象的旅游市场研究——以汕头市南澳县为例
2024年
数字化背景下,借助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形象分析对于优化地方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提升目的地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2021—2023年间发布在抖音、B站和小红书上的36个具有代表性的游客创作视频内容进行采集分析,呈现汕头市南澳县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并以此探讨当地旅游市场的开发需求与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南澳在各旅游活动中塑造了积极正面的网络形象,但也面临餐饮价格不公、人文景点未合理利用和交通规划问题等方面的挑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旅游活动宣传、开发特色旅游路线和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从业者管理等建议。
林珊马琪顺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市场
自媒体场域中高校辅导员网络形象塑造研究
2024年
自媒体的空前发展和繁荣拓展了高校辅导员的线上教育场域。塑造与自媒体场域相适应的辅导员网络形象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自媒体场域中高校辅导员网络形象的生成遵循从“依章构建”到“媒介赋权”的动力逻辑,从“现实在场”到“虚拟实践”的技术逻辑以及从“一人独奏”到“众人合唱”的生存逻辑。高校辅导员应坚持守正创新,找准破题切入的关键,重塑自媒体场域的话语体系、建立以内容为王的生产机制、彰显图文视频化的独特魅力、驾驭多平台联动的传播策略,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深得学生喜爱、体现自身独特魅力的网络形象
吕宁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辅导员网络形象
代言人“网络形象”对青年亚文化群体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源模型和社会影响理论
2024年
旅游代言人的“网络形象”能够吸引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注意力并为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文章以信源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为基础,以青年亚文化群体及该群体所重构的代言人“网络形象”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旨在探究“网络形象”的影响关系和营销机制。研究发现:(1)代言人的“网络形象”对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内化与认同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青年亚文化群体对旅游目的地的接受态度受代言人“网络形象”的影响;(3)内化与认同的心理机制不仅能够连接起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也能将代言人“网络形象”的价值转移到其现实形象中。研究为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与营销措施借鉴,有助于拓展旅游行业中的文化营销理念,提倡多元文化传播和接纳,增强旅游产品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契合度。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重新审视了青年亚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将“网络形象”的概念应用在旅游代言人身上,拓宽了名人代言相关领域的研究范围。
许砚秋邓敏王颖
关键词:信源模型
西方执政党网络形象塑造研究
2023年
在政治传播领域,政党形象塑造是西方执政党关注的重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以及媒体形式日益多元化和媒介生态的演变,执政党形象的塑造机制和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立足于政治传播视角,从平台、内容、价值观等层面分析西方执政党网络形象的塑造方式,发现政党话语权争夺、媒介多元化、利益集团操控、民粹思潮扩大等因素成为阻碍西方执政党形象塑造的症结。本文由此得出西方执政党网络形象塑造的相关启示,包括:利用人际传播、信息技术来完善网络形象建设,统筹执政党领导人内外网络形象,在网络话语权博弈中培育“意见领袖”,以及推动价值观和民生议题的网络传播等。
赵鸿燕王慧瑜
关键词:西方执政党网络形象政治传播
官员网络形象变化分析
2023年
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逐渐渗透到社会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官员形象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公众审视的焦点。如今各级政府官员积极与新媒体发展相融合,创新“政务+互联网”新模式,致力于打造新时代的“指尖政府”。
甄晓岚
关键词:官员形象
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对游客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研究
2023年
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消费者旅游意向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已经变成了以目的地的网络形象为主导。就从旅游领域来看,游客会在旅游之前使用网络途径去获取想去的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并在了解了信息后再开始下一步行动,这在现在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本文就是以目的地网络形象的研究来探索其对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并建立理论模型。本文将湖南省张家界市的风景名胜区天门山作为案例的研究地,并梳理之前学者们的研究,建立概念模型和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总结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线上和线下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571份有效问卷,最后研究调查的测算分析结果显示:(1)目的地的网络形象对游客的旅游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2)目的地网络形象是可以预测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的。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从目的地网络形象、多方面平台宣传和加强旅游目的地管理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本论文丰富了目的地网络形象对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的研究内容,为旅游目的地的网络运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曹丽红
关键词:旅游营销
媒介化生存下高校辅导员网络形象自我塑造的困境与超越被引量:1
2023年
媒介化生存下,网络形象的自我塑造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辅导员网络形象塑造在缺场交往与在场缺位的错置、职业形象与自我形象的交织、现实自我与理想镜像的冲突、理性引导与情感传播的张力中面临着时空、角色、发展和交往等多种困境。提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需要不断提升媒介化生存语境下辅导员队伍的网络形象,从辅导员网络形象自我塑造的意识、能力、规划和技术手段出发,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能力水平。
武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形象自我塑造
林黛玉之“林怼怼”网络形象的教学启发
2023年
林黛玉是经典名著 《红楼梦》 所塑造的经典形象之一。自从有了《红楼梦》,历代读者除了通过文本文字了解林黛玉之外,还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接受林黛玉。例如传统的京剧、越剧、黄梅戏、电视剧、电影等等。这些影视戏剧使得林黛玉才女、病弱、爱哭、多愁善感、小心眼还言语刻薄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同时也表明了人们对林黛玉形象“扁平化和表面化”的认识。
王楠胡玉兰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预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预警是通过对影响旅游目的形象网络舆情变化动态进行监测,对可能产生的危机走向、规模进行判断,及时向旅游目的地政府或企业发出预警信号使其提前采取预控对策。利用互联网中抓取的网络文本,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建立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预警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构建预警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张晓玲王媛
关键词:指标体系DEMATEL
武术网络形象的特征研究——基于“马保国”事件的微博评论分析
研究目的:随着马保国事件的网络舆情爆发,武术文化冲突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而马保国事件更是系列武术文化舆情爆发的高潮,如何认识、看待和有效引导该类事件,是武术文化传播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认识事物的必然途径需要先分析事物的外在...
江金丽王涵雨屈国锋
关键词:武术传播网络形象文本分析

相关作者

杜晋丰
作品数:26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主题:公安机关 警察 媒体 网络形象 公安院校
徐晓莉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研究主题:网络形象 感性工学 交互设计 传统文化 心理学
柴海燕
作品数:32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 网络口碑 旅游电子商务 风景名胜区 黑色旅游
黄淑敏
作品数:42被引量:44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远程教育 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 高校 远程访问
萧子扬
作品数:28被引量:21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主题:社会 社会工作 社会学 社会心态 女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