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篇“ 网络维权“的相关文章
- 新媒体时代消费者网络维权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以汽车消费维权事件为例
- 2024年
-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公民意识的觉醒,消费者的维权观念及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利用互联网的舆论力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现象,研究相关主体的行为策略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以"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为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消费者、涉事企业和政府三方主体的博弈模型,对模型求解分析并运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网络维权成本收益的判断和情感抗争影响了维权行为,维权事件的舆情影响力和关注度及政府的整治处罚力度等因素影响涉事企业的负责行为,政府行为策略对引导维权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对策建议.
- 张宝生王雪新张庆普
- 关键词:消费者网络维权演化博弈网络舆论
- 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多重主体的话语建构 ——基于2017-2022年微博维权案例
-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分化,各种维权抗争行为不断涌现。互联网改变了常规维权行动的景象,话语成为抗争维权行动中的重要工具。维权主体在网络进行维权自述后,网民和媒体往往会进行二次传播。受制于话语建构主体与其社会权...
- 陈美姗
- 关键词:网络维权话语分析多重话语网络舆论
- 媒介动员视域下消费者网络维权的受众参与研究
- 当前,我国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消费者不仅要面对眼花缭乱的消费生态,还需要处理随之而来的消费问题。...
- 鲁惠文
- 关键词:消费者受众参与
- 基于SEIR演化博弈模型的网络维权策略及衍生舆情传播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意义】探寻网络维权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行为策略及其对衍生舆情传播的影响,为网络维权事件的合理处置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将网络维权过程划分为维权博弈与衍生舆情传播两个阶段,运用演化博弈研究弱势群体、强势集团与网络媒体之间的行为策略,运用SEIR模型研究不同演化稳定策略对衍生舆情传播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与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媒体积极报道的感知收益对舆情传播具有显著影响,当网络媒体选择“消极报道”,强势集团选择“积极回应”时,网络维权衍生舆情易得到控制;当网络媒体选择“积极报道”,强势集团选择“消极逃避”时,舆情可能会失控。强势集团的社会认同感感知收益越高,其选择“积极应对”的概率越大,衍生舆情越易得到控制。遗忘率越大,舆情传播时间越短。【创新/局限】综合运用演化博弈与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深入分析主体行为策略对衍生舆情传播的影响,为网络维权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提供了参考借鉴。
- 朱光颜燚杨沁蓉
- 关键词:网络维权舆情传播演化博弈SEIR模型
- 教育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网络维权意愿了吗?——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研究
- 2023年
-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GSS2017)研究数据发现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维权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已婚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网络维权。为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维权意愿,应该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同时提高其网络维权意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感。
- 王旗
- 关键词:教育新生代农民工网络维权
- 短视频博主在著作权网络维权中的自我呈现
- 随着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人们越来越习惯在网络空间中自我表达。有人借助网络空间尤其是社交媒体记录生活,也有人将其看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特别是在短视频著作权侵权现象频发的当下,越来越多维权者通过社交媒体的自我呈...
- 邓颖欣
- 关键词:著作权网络维权自我呈现
- 文化资本、社会阶层与公民网络维权意愿研究——基于全国微观调查实证
- 2023年
- 随着我国互联网逐步普及和民主法治环境日益完善,公民网络维权成为线下维权的重要补充。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的全国微观调查数据,遵循“文化资本—社会阶层—网络维权意愿”作用链条,探讨文化资本对公民网络维权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我国公民网络维权意愿普遍较低;(2)身体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积聚显著提高了公民“为己”和“为他”网络维权意愿,身体化文化资本对公民网络维权意愿影响效应较高,文化资本的提高反而更有利于形成维护他人权益的情感认同;(3)客体化文化资本借助身体化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传递,进而对公民网络维权意愿产生影响;(4)机制分析表明,文化资本具有再生产功能,身体化和制度化文化资本通过提升公民的社会阶层进而催发其“为己”和“为他”网络维权意愿,但社会阶层在身体化和制度化文化资本与公民“为己”网络维权意愿中的中介效应量较大。基于此,应重视公民文化资本积累,营造不同阶层流动的社会环境,加大相关法律的普及宣传,逐步提高公民网络维权意愿,但也需加强对虚假信息宣传、恶意维权和非理性的违法维权行为的治理。
- 马志远宋娜娜
- 关键词:文化资本社会阶层
-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网络维权现象分析——以抖音APP为例
- 2023年
- 近年来,自媒体平台发展迅速,网络维权现象频现。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以抖音APP为研究对象,聚焦网络维权者这一视角,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维权事件频发的原因、潜在的危害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自媒体时代规范网络生态环境和网络舆情治理提供思路。
- 黄珍玉
-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理论网络维权
- 网络维权的形成逻辑及其治理策略——基于T市多人网上实名举报事件舆情传播机制的分析
- 2023年
- 随着网络维权事件增多,如何把握网络维权在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定位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基于T市多人网上实名举报事件舆情传播机制的分析,发现网络维权并非由于缺乏正式维权渠道而形成的替代性渠道,而是以回应式民主为制度背景并被纳入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互补性维权方式。网络维权既包含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公开文本,又夹杂满足围观群众对于公平、正义、民主等文化价值诉求的隐藏文本。在此过程中,网民与基层政府作为直接对立的双方构成了博弈行动的核心,呈现出“捂盖子”与“捅娄子”的特征,拉大了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感。因此,为提升基层政府的合法性与公信力,建议基层政府在网络维权治理过程中应增强研判能力,保持理性态度;满足公开文本诉求,回应隐藏文本质疑;及时进行复盘,提升应对能力。
- 郭琳琳王阳
- 关键词:网络维权
- 网络舆论生态的法律治理研究 ——以网络维权为视角
- 文章以网络维权为视角研究网络舆论生态的法律治理,探索在法律治理过程中多方主体的配合与平衡,促使网络维权事件中的公共讨论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发挥对民主法治的促进作用。在研究该命题时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案例分析的方...
- 李南希
- 关键词:言论自由网络维权网络平台
相关作者
- 张宝生

- 作品数:124被引量:84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知识流动 工商管理 知识网络 创业教育 影响因素
- 武佳

- 作品数:108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互联网周刊》编辑部
- 研究主题:英特尔 微软 惠普 互联网 技术创新
- 王和岩

- 作品数:151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世纪周刊》编辑部
- 研究主题:中级法院 有期徒刑 腐败 审判 检察长
- 范明献

- 作品数:43被引量:12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业态发展 电视内容 视频网站 综艺节目 综艺
- 李磊

- 作品数:2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和谐社会 信息化时代 教育技术 网络维权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