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2篇“ 美术交流“的相关文章
美术交流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逻辑和文化认同
2025年
美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了文化交流互鉴的使命。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将文明历史、民族特性、审美精神蕴藏其中,并以此来表达对自然和谐、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世界大同、未来展望的看法,让美术交流可以成为文明互鉴的有效载体。美术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在自然、社会、文化精神三个层面彼此碰撞、融合、衍生,实现最直接又最根本的交流互动,推进彼此达成内在认同。然而立足新发展阶段,美术交流的使命又该意欲何为,走向何方。本文将从美术交流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厘清“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有意识的理论提出、无意识的观念形成、全方位的思想输出三个层面的逻辑理路。
王亚男
关键词:美术交流文化认同
“中意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研讨会”述评
2024年
[本刊讯]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馆支持的“中意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研讨会”(ITALIANOECINESELINGUEDELL’ARTE),于2023年10月20日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举办。研讨会六位主题发言人依次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意]毕罗(PietroDe Laurentis);艺术修复师、西方美术史专家、翻译专家[英]白兰(LaraBroecke);锡耶纳外国人大学研究员、意大利语史专家[意]李珂(Veronica Ricotta);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吴慧平;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美术史系主任郭伟其;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加拿大皇后大学艺术史博士黄小茵。
邵宏
关键词:西方美术史意大利语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比利时的美术交流
2024年
20世纪30年代,一批留学比利时研习美术的学子的归国,使得中比美术交流的方式和渠道由最初的美术展览延伸到美术教育,赴比学习的美术留学生作为文化传播渠道在中比美术交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相关展览及留比美术群体的研究,以中比美术交流为线索,挖掘美术交流史中被遮隐的发展脉络,进而探讨中比美术交流互鉴对中国美术发展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王秀燕
关键词:美术交流
基于“文化理解”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古代丝路与工艺美术交流》为例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是人类精神情感的多样形式表达,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媒介。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使其在美术领域获得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作为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重要组...
邹征征
关键词:文化理解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设计丝绸之路
“中意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研讨会”述评
2024年
2023年10月20日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举办了“中意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Italiano e Cinese Lingue dell'Arte)研讨会”,会上有来自意大利、英国和中国的六位中外学者进行了发言,广州美院的三位教授进行了评议。作者作为评议人,结合会议的发言内容以及对中意书写文化、中意绘画理论和批评术语等相关观点对会议进行了述评。
邵宏
关键词:美术交流
中苏美术交流的互动深化与矛盾初现(1937-1949)
2024年
中苏美术交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热点,但因为文献碎片化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视界长期定格在“苏联美术对华文化输入”的单一维度中。鉴于此,本文基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苏联原始文献,串联大量的俄文展览图录、展评,从而研究苏联对华美术交流方面的主动性,如其对中国画的传统派与改良派的判断,以及还原他们希望中国同行接受什么样的苏联美术。由此,本文建构起“中国美术对苏联文化输出”的面向,进而反向验证中国美术界回应苏联美术的认识,从而阐释中国美术家运用下的“苏联经验”与苏联美术之间的分歧。
陈都
关键词:中国画木刻
自我表达与他者叙述——以关紫兰自画像及陈抱一、中川纪元《关紫兰像》为中心的中日美术交流
2024年
关紫兰是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现代主义女性艺术家,毕业于中华艺术大学、日本文化学院,师从陈抱一、中川纪元等人。在关紫兰的画作中自画像占比非常大,皆展露出率真而肆意的自我表达;同时陈抱一和中川纪元也为其画过多幅肖像,是以男性师友眼光进行的他者叙述。围绕关紫兰自画像,陈抱一、中川纪元《关紫兰像》的中日美术交流,折射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从日本进入中国的具体路径,以及近代中国艺术家对日式西洋画的接受、探索与创新。
陈雅婧
关键词:自画像
海上丝路上的工艺美术交流与传播——以合浦汉墓出土珠饰为例
2024年
从古至今,海洋在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航运的蓬勃发展,不仅助推了社会经济的腾飞,更促进了各个国家及地区之间文化艺术的交融。海上丝绸之路,以繁荣的贸易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工艺美术的传播与发展铺设了宽广的道路,将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以及非洲国家紧密相连。通过海上运输网络,推广了我国的文化、技术与艺术,同时接纳了外来文化,促进了文化交融与艺术多元。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港,合浦汉墓出土了大量绚丽的珠饰,既见证了历史,又为研究中西方工艺美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学术参考。
谯梦琳
关键词: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工艺美术
18世纪热贡唐卡所见汉藏美术交流--以噶日·班智达洛桑西绕绘画遗存为例
2024年
18世纪著名画师噶日·班智达洛桑西绕对勉唐派绘画风格在热贡地区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基于学界目前对该画师的研究,首先就其生卒年代及其名字中的“噶日”二字作进一步探究;其次爬梳噶日·班智达洛桑西绕个人传记中对其艺术创作历程的记载,就其现存典型作品与西藏诸画派及汉地绘画之关系展开分析。
更藏尖参
关键词:绘画作品流派
《非非画报》、杜其章与20世纪初的中国香港美术交流
2023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长杜其章带领《非非画报》在南来北往的艺术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非非画报》的办刊风格介乎传统与现代之间,展现了广东新旧国画家共存的现象,是开放宽容的中国香港艺术舆论场域的体现。杜其章作为联系香港地区本地画家与以黄宾虹、刘海粟、徐悲鸿为代表的内地南游画家的关键性人物,引领书画文学社以书画为媒,积极介入公益慈善及相关社会事务。本文以《非非画报》和杜其章为基点钩稽其活动事迹与文化作为,展现广阔流动背景下的文化图景,进而阐释其在20世纪初香港地区美术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赖志强
关键词:文化交流

相关作者

范迪安
作品数:523被引量:26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研究主题:卷首语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 美术馆 艺术家
王镛
作品数:78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研究主题:山水画 中国画 笔墨 北京双年展 中国美术
袁宝林
作品数:48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美术 钩沉 校史 陈师曾 新中国
贺绚
作品数:159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美协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馆 中国文联 中国画 作品展 艺术展
奇洁
作品数:4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画院
研究主题:壁画 壁画研究 藏传佛教 佛殿 民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