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10篇“ 耕作制度“的相关文章
耕作制度
刘巽浩著
关键词: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对二化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通过田间实验分析了不同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对二化螟发生世代的影响,探讨了它们的交互作用及对二化螟种群控制的启示。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的选择在二化螟发生世代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制度对二化螟发生的代数和密度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稻-油轮作制度显著降低了二化螟的种群数量。此外抗性水稻品种的推广有效减少了二化螟的危害。本文讨论了耕作制度与抗性品种的综合应用策略以期为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路体阳
关键词:耕作制度二化螟水稻品种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畬田分布与耕作制度变迁
2024年
岭南地区的畬田历史悠久,历代都有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畬田分布很普遍,迈向了高峰时期。畬田种植的作物种类比以前广泛。耕作制度也出现了一年多收、套种、由休耕转变为连耕等多种形态。施肥的应用、治田和中耕工具的出现,标志着畬田已发展到精耕细作的阶段。另外,广东的六大梯田和广西的九大梯田,大多是在明清时期由畬田演变而成。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畬田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当地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今岭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也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
朱正西
关键词:明清时期耕作制度
地缘特异性对水稻耕作制度的影响——以太仓市沙溪镇庄西村为例
2024年
纵观庄西村7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环境影响着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宏观政策影响着农业生产模式。几年前,庄西村的土地生产以蔬菜大棚为主。目前,庄西村推广单一化水稻种植,土地主要流转给了某外来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庄西村本地居民占比不高;当地农机资源不足,本地种地大户多采用直播这种耕作方式;虽然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善,但地块分散,整合程度不高。庄西村的这种水稻耕作制度是由周边地区发达的经济水平、苏州市生态农业治理政策再结合当地原有的耕作习惯共同影响形成的。文章基于庄西村水稻生产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当地水稻规模化生产。
倪伟
关键词: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对土壤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4年
土壤和地形变异严重影响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力和粮食安全。了解土壤空间差异对于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采取适宜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山区农业生产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评估了普遍耕作制度对试验区土壤特性和玉米产量的空间动态变化和影响。同时评估了3种耕作系统——综合耕作、牲畜耕作和机械耕作对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制度对山区土壤特性及玉米产量影响具有显著差异。采取适当的土壤耕作制度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持水力,保护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有利于山区粮食产量和生态安全。
陈绍辉
关键词:土壤密度土壤有机质土壤保持持水量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耕作制度的影响及适应策略研究
2024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被誉为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增加的影响,尤其是在作物耕作制度的制定上,耕作制度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空前的挑战,这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产量和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而且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气候变迁对于农作方式的主要作用力,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与气候条件,探讨了耕作模式的创新道路,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性策略,包括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引种耐旱涝作物以及调整作物种植季节等,旨在为农业生产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提供有效对策。
曹亚珍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耕作模式气候适应性
明清时期芝麻耕作制度研究
2023年
随着农事经验的积累,明清时期芝麻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在芝麻耕作制度方面,古人认识到芝麻连作的弊端,逐渐抛弃了这一耕作方式,轮作与间作成为当时主要的耕作制度。人们开始注重芝麻与棉、桑、林木间作套种以及与五谷、烟草等作物的轮作复种。明清时期芝麻轮作与间作耕作制度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芝麻的丰产增收,同时,也为现代芝麻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晓明
关键词:明清时期芝麻耕作制度间作套种
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研究与发展
2023年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开展吨粮田创建”的精神,提升江西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维护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笔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总结了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建设与发展状况,认为江西省吨粮田建设具有起步早、面积大、发展快、分布广、成效佳的特点。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模式主要包括二熟制模式和三熟制模式两种类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西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即对“吨粮田”“吨粮耕作制度”“超吨粮耕作制度”的涵义、建设规模,以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等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推进江西超吨粮耕作制度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开展研究和探讨的若干问题,认为只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必将促进、推动江西乃至全国超吨粮耕作制度的发展,从而为全国、为江西增加粮食产量、提升粮食产能、维护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黄国勤
关键词:吨粮田耕作制度粮食生产粮食安全
黄淮海平原灌区节水高效耕作制度构建被引量:4
2023年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平均复种指数为150%,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加春播作物组成的两年三熟制为该区域的主要种植制度。受水资源限制,部分地区复种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区域粮食安全。发展节水高效耕作制度成为解决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在小麦-玉米周年节水高效耕作制度和春播作物覆盖节水耕作制度两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前者重点介绍秸秆还田与高效耕作、高杆喷灌水肥一体化、肥水耦合、测墒补灌等生物节水与农艺节水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后者重点介绍多功能生物降解地膜的研制与花生、马铃薯等覆盖节水增产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淮海地区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与技术需求(采取深松与秸秆还田技术相结合、深松与高杆喷灌结合、废弃物还田、合理灌水与施用氮肥相结合、地膜覆盖技术等),以期为黄淮海平原灌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战略支撑与技术支持。
刘振宁堂原
关键词:耕作制度黄淮海平原
耕作制度与农艺技术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
2023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使得农民劳动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融合农艺技术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基于此,分析了耕作制度、农艺技术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基于耕作制度、农艺技术与农机化发展的有机联系,提出了三者结合发展的策略,旨在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邹媛媛饶国旺
关键词:耕作制度农艺技术农机化

相关作者

黄国勤
作品数:729被引量:5,525H指数:3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作制度 稻田 红壤旱地
袁正平
作品数:16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耕作制度 水稻土 稻作制 红壤性水稻土 地下水位
陈阜
作品数:346被引量:5,957H指数:4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冬小麦 气候变化 耕作方式 华北平原 保护性耕作
张桃林
作品数:275被引量:6,017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研究主题:红壤 土壤 农业机械化 土壤肥力 全国农业
孙占祥
作品数:275被引量:1,874H指数:25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春玉米 风沙半干旱区 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