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文章
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开展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研究,旨在为促进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重点流域82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数理量化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其近20年耕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1)2001-2020年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整体增加91.57万hm^(2),增幅为37.39%,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呈现出“增加→基本不变→减少→基本不变”的变化趋势;(2)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空间集聚状态表现为高值聚类区和低值聚类区两类,且高值聚类区和低值聚类区数量变化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均呈现出倒“N”形波动增减的态势;(3)四川重点流域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类型(粮食生产转出区、生产转入区和生产稳定区)在数量上均呈现波动增减态势,总体上表现为粮食生产转出区和粮食生产转入区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13.42%、13.41%,变化态势基本持平,而粮食生产稳定区明显减少,降幅为26.83%,粮食生产存在地区退化现象;(4)耕地面积变化是四川重点流域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的重要成因,粮食生产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呈现出集中且多点分布的特点。【结论】2001-2020年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具有明显的波动变化差异,就此提出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地区主管部门协同管理、建立耕地保护长效利益补偿机制、构建耕地安全预警调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陈磊
关键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敏感度
全新世中期以来巢湖流域耕地面积变化研究
历史耕地面积的重建为农业开发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为定量评估耕地开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巢湖流域具有久远的人类活动历史,在全新世中期就发育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历史时期以来逐步发展为长江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
何静凡
关键词:耕地面积湖泊面积巢湖流域
川西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2022年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中最主要的载体和精华,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新时代发展下川西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现实的意义。选取川西地区的3个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利用2010~202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湿度、农业总产值、总人口、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火灾次数7个主要因素是影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年三个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川西地区耕地面积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双重驱动,通过分析可知,社会经济因素对川西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大于自然因素。
王雪力覃发超
关键词:耕地面积影响因素
中国北方12省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产量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基,粮食安全事关国是民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奉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其内涵随耕地认知的逐步深入而发生改变。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耕地总体呈现扩张趋势,对全国粮食...
孙立
关键词:耕地面积变化粮食产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基于主成分回归和GM(1,1)模型的安康市耕地面积变化及预测分析
2022年
对陕西省安康市2010—2020年耕地面积动态变化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耕地面积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耕地面积在2010—2020年逐年减少,共减少15773 hm^(2)。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安康市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常住人口、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财政收入];GM(1,1)模型预测安康市的耕地面积于2024年将减少至355269.4 hm^(2)。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不断扩展、常住人口增加的背景下,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张建东王丽王恒雒昆利
关键词:耕地面积主成分回归分析GM(1,1)模型
民国时期江苏无锡耕地面积变化原因分析——基于地租理论与空间自回归模型被引量:1
2022年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是民国时期二五减租运动的开始与结束。江苏地区是二五减租的始发地之一,为了研究该时期耕地面积变化原因,本文首先整合了该时期江苏省无锡市十一个村庄的农业经济史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向量自回归。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在1927-1936年间,无锡市地租率变化是实际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实际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两者对实际耕地面积均呈现负相关作用。
张景娜
关键词:耕地面积地租地租理论
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发展探究
2021年
基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0-2018》数据,对河南省18年来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引入土地利用动态度反映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与10个省直管县耕地资源的空间差异,并提出耕地资源保护政策落实与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面积呈阶段性变化特征,2000-2003年间全省耕地面积增加,2003-2008、2009-2016年间耕地面积均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16-2018下降趋势有所缓和,但对于耕地资源仍需保持谨慎态度;空间上2012-2018年间13个市(州)耕地面积减少,其中郑州市减少幅度最大;耕地面积的保护需加强监管体制,发挥农民主体性,实现多元共治。
邓宇涵
关键词:耕地面积耕地保护政策
1978-2017年西藏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讨西藏耕地面积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特点,根据西藏1978-2017年的统计资料,计算耕地面积变动情况;同时,科学选取12项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作为指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开展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1978-2017年,西藏耕地面积从227 600 hm2增加到242 750 hm2,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年增加耕地面积为388.46 hm2;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978年西藏人均耕地面积为0.13 hm2,2017年已减少为0.07 hm2。(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西藏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归纳为经济因子和人口、科技、产业因子,1978-2017年西藏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从-0.9增加至1.7,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西藏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逐渐加强。(3)利用回归分析法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等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1978-2017年西藏耕地面积波动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对耕地面积变化产生明显影响。
郭健斌曾维莲袁庆娟刘天平
关键词: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法
义乌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协调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浙江省义乌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义乌市2006—2018年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同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23年和2028年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义乌市2006—2018年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二者协调度较低,近年来处于调和状态,尚未达到协调水平,未来10年不会出现较大改变。最后提出促进社会经济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的建议,以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李茹
关键词:耕地面积变化
耕地面积变化及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整理兰州市2007~2018年耕地面积变化及空间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兰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分析,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服务。
鲁孝芳王文棣
关键词:耕地面积主成分分析

相关作者

申海建
作品数:42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足迹 生态补偿 主成分分析法
郭贯成
作品数:125被引量:1,469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宅基地 退出意愿 影响因素 工业用地 宅基地退出
郭荣中
作品数:49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教学改革 主成分分析法 土地利用
杨庆媛
作品数:529被引量:5,777H指数:4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耕地 休耕 农村居民点 影响因素
鲁春阳
作品数:178被引量:1,394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 经济发展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