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1篇“ 职务科技成果“的相关文章
- 论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优化
- 2024年
- 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正当性与必要性1.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由提供劳动报酬与设备的单位享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因此,造成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缺乏关注度,出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允许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职务发明的收益,提升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是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激励。
- 贾振宇
-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职务发明劳动报酬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政策法规导读
- 2024年
- 本文对国家有关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并予以导读。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法律规定1.《专利法》规定。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该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促进相关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该单位”是指职务发明单位。
- 吴寿仁
- 关键词:《专利法》职务发明创造职务科技成果依法处置赋权
-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实施路径的优化
- 2024年
- 通过对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当性进行论证,表明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合法、合理且必要的。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归纳,发现目前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存在运行体系受阻、管理体系缺失、考核体系失衡、服务体系不济等实施困境。为应对以上困境,基于超循环组织理论,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健全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运行体系,制定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体系,完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考核体系,实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服务体系等,构建“四位一体”的优化实施路径。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实施推广,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高盼军戚湧
-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科技成果转化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堵点分析及对策建议
- 2024年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落到实处就是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因素众多,探索符合国情、省情甚至各单位实际的转化模式一直是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研究的重点方向。一、职务科技成果概念的形成过程。
- 刘金鹏李珊韩佳忆
-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 2024年
- 针对目前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现状,分析制度设计层面阻碍职务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的原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各地试点政策的整理,总结出目前各地试点政策的共性、特点与不足之处。针对目前有关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制度设计,结合对目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操作机制和职称晋升“五唯”机制的研究,得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法律规定、丰富奖励考评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结论,该研究能为后续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 严智俐梁本部
-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
- 基于t-SNE算法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探索
- 2024年
-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是提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一环。文章构建了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入选《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的试点单位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基于t-SNE算法进行实例论证。通过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一系列相关建议,为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 陈辉柯金龙夏承鹏吴合槟林超辉
- 关键词: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
-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合理配置困境及方式探索
- 2024年
-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助力我国迈向科技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但是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诸多障碍,破解障碍的关键在于处置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合理配置。通过“政府-高校-科研人员”关系链,进一步分析“政府-高校”和“高校-科研人员”两个维度的现存困境。在此基础上,基于“三权”的合理配置,对应提出解决不同维度问题的方法,为解决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实困境提供必要参考。
- 林超辉柯金龙谭善源陈胡郭亮陈辉
- 关键词: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
- 优化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对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 2024年
- 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对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苏州市为例,总结了国内外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的实践探索,分析了苏州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的探索和挑战,提出优化苏州职务科技成果的具体对策。优化职务科技成果分配应激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主动性,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内部制度;借鉴上海改革创新经验,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工作;鼓励科研事业单位细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具体流程和分配结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尽职免责制度。
- 盛一名
-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
-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全方位法规体系协调研究
- 2024年
-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需要法规体系的协调支持。现行法规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统筹,一方面提倡赋能,一方面仍存在制约赋权的关键障碍;知识产权法、科技法、资产管理法等规定纷杂交错且多头冲突,对成果依法赋权与权能利用造成不利影响;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非资产化管理等权属赋能改革存在合法性困难。各地方改革探索从1.0版向2.0版深化发展,试图解决供应端、管理端、服务端、应用端的全要素赋能难题。结合试点改革经验,分析当前法规适应现实发展、政策需要的不足;分析科技成果的内涵类型、法律权能、权利取得与资产管理制度,面向科技成果创造到转化运用全周期,探究科技成果客体权属、主体所需权能与其不协调问题,剖析制约创新与转化的因素根由、对策机理、权能匹配方案。指出上游供应端、中游管理服务端、下游应用端的改革重点;提出构建多主体收益兼容的期权激励、处置与收益分管的相容举措,提升重要环节主体能动性;建议夯实职务科技成果的法律权利基础,明确权属改革依据;针对不敢转、无能转、没动力转和创新质量不足、市场条件不对接等现实障碍,提出增强基础研究权益激励、培育高质量创新、引导科技成果弹性定价、优化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方式、强化权责利益匹配协同等制度对策,探索构建统一的职务科技成果法规,保障职务科技成果权能发挥长周期作用。
- 张栋张栋薛澜梁正
-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
-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政策演变及措施研究——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
- 2024年
-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探索。当前,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深水区,山东理工大学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实施路径。在详细梳理国内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政策演变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提出适用于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涉及赋权形式、决策管理、激励机制、资产管理、监管机制、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适用于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实施路径,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石文峰李玲玉彭帅星张传滨梁进军
-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
相关作者
- 葛章志

- 作品数:27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职务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 赋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 陈辉

- 作品数:149被引量:26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薄壁轴承 科技成果转化 轴承 高校 高速电主轴
- 陈震

-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职务科技成果 职务发明人 专利法修改 受让 产学研
- 翟晓舟

- 作品数:25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科技成果转化 职务科技成果 成本控制 案件侦查
- 宋伟

- 作品数:251被引量:1,34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数字出版 专利联盟 高技术产业 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