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篇“ 肉用品质“的相关文章
- 荷斯坦牛与安格斯牛的肉用品质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解上海地区市售牛肉来源品种尤其是奶肉牛品种的肉用品质特点,为牛肉生产和牛肉产品的消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市售牛肉的2个来源品种中国荷斯坦牛和安格斯牛为研究对象(n=6),经宰后处理分别生产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3种形态牛肉,测定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指标,观察其肌原纤维微观结构,比较分析2个品种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与安格斯牛相比,荷斯坦牛冷鲜肉的胱氨酸(Cys)和脯氨酸(Pro)含量、冷冻肉的甘氨酸(Gly)含量显著升高,冷冻肉的Pro含量显著降低,热鲜肉的甜味和芳香味氨基酸、冷鲜肉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荷斯坦牛热鲜肉的十三碳酸、热鲜肉和冷鲜肉的肉豆蔻酸和花生四烯酸、荷斯坦牛肉的二十一碳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显著升高;冷鲜肉棕榈酸、二十碳三烯酸的含量显著降低;荷斯坦牛热鲜肉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冷冻肉系水力显著升高,各组化学成分、p H、剪切力等食用指标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荷斯坦牛热鲜肉的肌原纤维直径显著粗于安格斯牛,冷冻肉肌节长度显著短于安格斯牛,肌原纤维密度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综上,荷斯坦牛的PUFA等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安格斯牛;安格斯牛的热鲜肉和冷鲜肉呈味特性优于荷斯坦牛;荷斯坦牛热鲜肉的肌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但该品种热鲜肉的肌原纤维直径显著高于安格斯牛;荷斯坦牛的基础营养、必需氨基酸(EAA)组成等营养品质、嫩度和色泽等食用品质可与安格斯牛相媲美。
- 张莺莺涂尾龙王洪洋黄济郑坚姜璐忞谈永松
- 关键词:荷斯坦牛牛肉肉用品质理化性质微观结构
- FMOD基因在检测禽类肉用品质中的应用及其试剂盒
- 本发明涉及禽类肉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FMOD基因在检测禽类肉用品质中的应用及其试剂盒。本发明通过多群体基因表达检测分析,筛选到与鸡木质肉相关的关键基因纤调蛋白聚糖(FMOD)。进一步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显示基因FMO...
- 刘冉冉赵桂苹白露文杰王巧安炳星
- 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肉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牛肉嫩度,增强食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宰后分割牛肉为材料,用快速冷却、常规冷却、延迟冷却3种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进行处理,于4℃冷库成熟7 d,考察各冷却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经快速冷却处理的分割牛肉由于降温速度快,2 h温度降至4℃左右时,p H高于6.2,出现肌肉冷收缩现象,剪切力最大,在成熟过程中嫩化效果不佳(P>0.05),且对肉色影响不大。常规冷却的牛肉降温速率仍较快,且冷却失重较大。延迟冷却后的牛肉因温度较高,可以促进牛肉进入僵直期,随着成熟的进行牛肉的嫩度不断增大,亮度和红度得到改善,虽然冷却损失较快速冷却的牛肉大,但牛肉的嫩度改善程度最大,牛肉的食用品质最佳。[结论]延迟冷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牛肉嫩度,增强了牛肉食用品质。
- 刘腾邱万伟张志伟饶德超王则金
- 关键词:冷却方式肉用品质
- 宰后冷藏过程中牛肉肉用品质变化及抗氧化物质对肉色稳定性影响
- 牛肉肉用品质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肉用品质中牛肉色泽直接决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肉色稳定性。本试验以西秦杂交肉牛的前躯冈上肌(SU)、中躯背最长肌(LL)、后躯半膜肌(SM)为原料,将其贮藏在4℃有氧环境...
- 李若绮
- 关键词:肉用品质肉色天然抗氧剂
- 文献传递
- 大薯饲粮对定安黑猪屠宰性能和肉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大薯(Dioscorea alata L),又名参薯,为薯蓣科薯蓣属,块茎干物质中淀粉含量较高,目前在畜禽生产上利用大薯作为能量饲料的应用研究较少。试验研究饲喂大薯饲粮对定安黑猪屠宰性能和肉用品质的影响,为大薯能量饲料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试验有3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第Ⅱ组和第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试验饲粮即用大薯替代10%和20%基础日粮,饲养4周后,每重复屠宰1头猪进行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比例的大薯对定安黑猪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屠宰率均在60%以上,产肉性能良好;对于肉用品质而言,饲粮中添加大薯对肌肉p H6 h、p H16 h、p H36 h和p H48 h与48 h滴水损失率虽影响显著(P<0.05),但肌肉p H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而对肌肉24 h滴水损失率、剪切力、熟肉率、肉色、大理石纹及肌肉营养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屠宰性能和肉质资料分析,说明用大薯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是可行的,要适当控制添加量为10%。
- 陈涛梁梦迪黄东益杨雨辉王学梅
- 关键词:肉质性状常规养分
- 不同岁龄牦牛肉肉用品质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7
- 2014年
- 针对不同岁龄的牦牛肉食用品质和基础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岁龄的牦牛肉食用品质存在较大差异,随着从3-7岁龄的增加其肌肉色泽逐渐加深,大理石纹逐渐丰富,剪切力值和肌纤维直径也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系水力和熟肉率增加,失水率降低;营养品质: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逐渐增高,差异显著(p〈0.05),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表明岁龄对牦牛肉的品质影响显著。本研究为牦牛肉等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徐瑛文鹏程梁琪张炎杨巧能
- 关键词:牦牛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
- 年龄对牦牛肉肉用品质及钙激活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牦牛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其屠宰年龄不统一,年龄的不同使牦牛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以及钙激活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针对不同年龄牦牛肉的食用品质、基础营养品质、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以及Calpains粗酶活性进行测定,为...
- 徐瑛
- 关键词:牦牛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钙激活酶
- 文献传递
- 提高淘汰蛋鸡肉用品质的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淘汰的蛋鸡尽管其饲养时间比较长,但宰杀后肉用品质(肉色、嫩度、多汁性)差,风味欠佳,不受消费者欢迎,影响了其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蛋鸡生产时,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多用于产蛋,而肌肉中各种风味物质沉积较少,特别是脂肪沉积少。据报道,影响畜禽肉食用品质的因素错综复杂,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宰杀因素、肉的化学组成和饲养条件因素等。
- 丁松林易洪斌黎华
- 关键词:肉用品质淘汰蛋鸡风味物质脂肪沉积饲养条件
- 牦牛肉宰后成熟机理与肉用品质研究被引量:45
- 2012年
- 以10头青海牦牛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宰后8 d成熟期间的机理指标:pH值、糖原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钙激活酶活性、组织蛋白酶L活性以及肉用品质:加压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色度L*、a*、b*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剪切力、MFI、钙激活酶活性、组织蛋白酶L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上述指标均发生变化,最直接的效应是改善了牦牛肉的嫩度。MFI和钙激活酶活性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组织蛋白酶L活性相关性显著(P<0.05),钙激活酶活性与组织蛋白酶L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
- 田甲春韩玲刘昕师希雄王文婷郭兆斌
- 关键词:牦牛肉肉用品质嫩度钙激活酶组织蛋白酶
- 不同养殖模式下三黄鸡和乌骨鸡生产性能、肉用品质及免疫、血液指标的研究
- 本研究样品随机取自甘肃条山集团农林科研所枸杞园中生态放养的105日龄三黄鸡和乌骨鸡各30只、饲料笼养的三黄鸡、乌骨鸡各30只。采用常规方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风光光度计、原子荧光风光光度计等...
- 张琳
- 关键词:养殖模式肉用品质免疫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余群力

- 作品数:408被引量:1,886H指数:23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牦牛肉 牦牛 宰后 牛肉 食用品质
- 韩玲

- 作品数:241被引量:1,368H指数:18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牦牛肉 宰后 牦牛 牛肉 食用品质
- 徐瑛

- 作品数:4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牦牛肉 食用品质 肉用品质 营养品质 氨基酸含量
- 张炎

- 作品数:137被引量:553H指数:12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牦牛乳 硬质干酪 牦牛 凝乳酶 干酪
- 朱丹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波尔公羊 冷冻技术 精液品质 稀释液 蜡样芽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