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8篇“ 肌皮瓣修复“的相关文章
- 两种类型游离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
- 2024年
- 目的探讨横向及纵向两种类型游离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2例小腿复杂单一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26~58岁,平均46.7岁;左侧12例,右侧10例;车祸外伤9例,医源性并发症8例,骨感染性疾病3例,肿瘤切除术后2例。创面面积10.0 cm×5.0 cm~15.0 cm×7.0 cm;设计、切取游离横向(16例)或纵向(6例)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股薄肌肌皮瓣面积12.0 cm×6.0 cm~22.0 cm×9.0 cm。记录股薄肌肌皮瓣切取时间及手术时间,切取时间40~60 min,手术时间3~5 h。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微信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远期皮瓣外形、供区和受区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结果术后2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青紫,皮缘渗血多,急诊手术探查发现股薄肌肌皮瓣近端带有的大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吻合口栓塞,经过取栓后再次吻合皮瓣完全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功能良好。随访5~25个月,平均14.4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受区创面愈合、无肿胀,感染创面得到控制。患肢功能采用Puno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5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横向和纵向两种类型游离股薄肌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有效方法;将股薄肌肌皮瓣近端带有的大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吻合,能够减少静脉危象的发生。
- 程二林任鹏阿不来提·阿不拉阿不来提·阿不拉夏依买尔旦·买买提阿里木江·阿不来提刘凯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 关键词:股薄肌肌皮瓣小腿复杂创面显微外科技术
- 拱顶石皮瓣联合背阔肌皮瓣修复窝缺损1例
- 2024年
- 高能创伤导致的下肢严重毁损伤的修复重建极为困难,该类损伤往往伴有骨折、骨缺损、骨外露、神经血管及软组织损伤等问题。本文报告1例采用拱顶石皮瓣联合背阔肌皮瓣修复腘窝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神经血管外露的患者。患者因车祸致左腘窝开放性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达20 cm×40 cm,行游离背阔肌皮瓣(10 cm×30 cm)移植覆盖腘窝部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再用Ⅱ型拱顶石皮瓣(10 cm×20 cm)修复剩余创面。所有皮瓣均成功存活,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术后15个月随访,患肢外观可以接受,膝关节未发生瘢痕挛缩。
- 艾尔班江·沙力西日艾力·卡迪尔程二林阿不来提·阿不拉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软组织缺损
- 双侧臀上动脉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臀上动脉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15年8月—2023年9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19例, 其中男15例、女4例, 年龄27~79(53.0±1.7)岁, 压疮分期Ⅲ期1例、Ⅳ期18例, 压疮面积10 cm×15 cm~18 cm×25 cm。患者均使用双侧臀上动脉肌皮瓣(双侧臀上穿支蒂组织瓣、旋转推进复合组织瓣)技术对骶尾部巨大压疮进行修复。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皮瓣血运情况(包括皮瓣返红、张力、皮温)、切口有无分泌物渗出及二次窦道形成;末次随访时, 观察压疮局部有无复发, 以及皮瓣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 应用双侧臀上穿支蒂组织瓣6例、双侧旋转推进复合组织瓣13例, 手术均顺利,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 切口无分泌物渗出, 无二次窦道形成。19例患者中, 18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1周因皮瓣脂肪液化及边缘少许坏死, 经在院换药3周后延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3~36(12.3±8.5)个月, 压疮局部均无复发, 皮瓣外形质地及耐磨抗压性好。结论应用双侧臀上动脉肌皮瓣技术治疗巨大压疮, 并发症少, 供区无须再次植皮修复,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徐风瑞杨帆郑梁杨银辉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骶尾部巨大压疮
- 带蒂股薄肌肌皮瓣修复腹股沟区窦道型慢性创面10例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带蒂股薄肌肌皮瓣修复腹股沟区窦道型慢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23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医学中心收治10例腹股沟区窦道型慢性创面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5~72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外阴癌或阴茎癌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创面不愈4例,腹股沟区行放疗后形成慢性放射性溃疡2例,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股动脉造影口不愈2例,腹股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切除术后创面不愈1例,腹股沟区瘙痒反复抓挠后破溃不愈1例。患者腹股沟区创面均系慢性创面,病程均超过30 d,且合并窦道形成,软组织缺损范围2.0 cm×3.0 cm~5.0 cm×7.0 cm,窦道深度2.0~5.0 cm。清创后切取同侧带蒂股薄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3.5 cm×4.0 cm~8.0 cm×9.0 cm,股薄肌肌瓣长度16.0~24.0 cm,肌瓣体积96.0~180.0 cm^(3)。股薄肌肌瓣填充窦道,皮瓣覆盖创面,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避免髋部活动,适当抬高患侧肢体,观察股薄肌肌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并定期通过门诊、微信或互联网医院进行随访。结果本组带蒂股薄肌肌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肌皮瓣术后24 h出现肌瓣断端出血导致皮瓣缝线开裂,经床旁止血及清创缝合后创面愈合。供区创面均I期愈合。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色泽及外观较好,患者对外形满意,肢体供区切口线形瘢痕形成,未见明显功能障碍,供、受区随访期间均未见破溃发生。结论带蒂股薄肌肌皮瓣修复腹股沟区窦道型慢性创面,能充分填充创面窦道同时修复创面软组织缺损,术式简单实用,临床疗效较佳。
- 邓如非张永宏陈嘉欣纪如晨姜臻宇邹立津邓旭辉张友来
- 关键词:股薄肌肌皮瓣创面修复
- 膜诱导技术联合局部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联合局部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转子区窦腔型压力性损伤且伴有不同程度感染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76岁,单侧大转子区压力性损伤者9例、双侧大转子区压力性损伤者3例,3例患者并发脓毒症。清创前压力性损伤创面外口面积为1.5 cm×1.0 cm~3.0 cm×3.0 cm,术中清创时测量的内腔面积为10.0 cm×8.5 cm~20.0 cm×10.0 cm。改善全身一般状况后,Ⅰ期行清创后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填塞,Ⅱ期移植面积为10.0 cm×9.0 cm~22.5 cm×11.5 cm局部肌皮瓣修复创面,将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对比所有患者Ⅰ期术前与Ⅰ期术后7 d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指标水平及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比,记录并发脓毒症患者Ⅰ期术前与Ⅰ期术后3 d精神状况、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观察所有患者Ⅱ期术后局部肌皮瓣成活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所有患者压力性损伤复发情况及肌皮瓣外观和质地。结果12例患者Ⅰ期术后7 d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均较Ⅰ期术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6.67、7.71、2.72、3.52,P<0.05);Ⅰ期术后7 d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比为2/12,较Ⅰ期术前的11/12明显降低(P<0.05)。3例并发脓毒症患者Ⅰ期术后3 d精神状况较Ⅰ期术前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心率<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共15个创面经局部肌皮瓣移植修复,Ⅱ期术后14个局部肌皮瓣存活良好,创面愈合;1个局部肌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床旁清创缝合后14 d愈合。Ⅱ期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压力性损伤均未复发,肌皮瓣不臃肿,肌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组织近似且质地柔软
- 佟琳张万福韩飞官浩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创面修复大转子
- 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肌皮瓣修复合并空腔的下肢复合缺损创面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脉(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DCIA)为蒂的髂骨肌皮瓣修复合并空腔的下肢复合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7例下肢复合缺损创面患者临床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4~58岁,中位年龄37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交通事故伤3例。创面污染严重,根据Gustilo-Anderson分型:Ⅲa型1例,Ⅲb型4例,Ⅲc型2例(合并胫前动脉断裂);骨折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42-C3型2例,43-A2型2例,43-B1型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10 h,平均6 h。一期急诊清创后均遗留胫骨骨缺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空腔形成;二期根据创面特征设计DCIA嵌合髂骨肌皮瓣三维立体修复复合缺损,髂骨瓣切取范围为2.0 cm×2.0 cm×2.0 cm~7.0 cm×3.0 cm×2.5 cm,皮瓣切取范围为12.0 cm×8.0 cm~21.0 cm×13.0 cm,腹内斜肌肌瓣切取范围为3.0 cm×2.0 cm×2.0 cm~5.5 cm×4.0 cm×4.0 cm。供区直接一期闭合。结果术后除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二期植皮后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缺损断端愈合良好,愈合时间8~10个月,平均7.3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未出现异常毛发生长、色素沉着等。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未出现腹壁疝等并发症。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情况,优5例、良2例。肢体功能重建满意,术后12~16个月实现完全负重,根据下肢功能评定标准(LEFS)评价,优6例、良1例。结论以DCIA为蒂的髂骨肌皮瓣设计灵活,组织成分高度自由,能立体修复合并深部空腔的下肢复合缺损创面,最大程度修复肢体外形及重建负重功能。
- 唐林周鑫黄宇刘安铭陈孝均
- 关键词:旋髂深动脉复合缺损
- 保留钛网清创后移植皮瓣/肌皮瓣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保留钛网的情况下,清创后行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2月—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2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8岁。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抗感染、换药等处理,待创面改善后,行手术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8.0 cm。根据创面大小、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及周围组织情况,选择采用局部皮瓣、扩张皮瓣或者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5.5 cm×4.0 cm~18.0 cm×15.0 cm。将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头部刃厚皮片修复。记录采用的创面修复方式。观察术后皮瓣或肌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2周创面愈合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钛网植入区域有无再次感染或钛网外露情况发生,观察患者头部外形、手术切口瘢痕形成情况及秃发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总治疗费用。结果11例患者创面采用局部皮瓣修复,5例患者创面采用扩张皮瓣修复,6例患者创面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所有皮瓣或肌皮瓣术后均完全成活,术后2周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48个月,仅1例行局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余再次出现钛网植入区域感染,经治疗无效后取出钛网。除1例去除钛网的患者头部局部凹陷外,其余患者头部外形饱满。除6例患者肌皮瓣移植区域及1例行局部皮瓣移植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无头发生长外,其余患者未见秃发。所有患者手术切口瘢痕隐蔽。末次随访时,对治疗效果满意者19例、基本满意者2例、不满意者1例。患者住院期间总治疗费用为11764~36452(22304±6955)元。结论对于颅
- 何林王瑞朱婵余学元何佑成周林张卓舒茂国
- 关键词:肌皮瓣颅骨成形术
- 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6月—2022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基本外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其年龄为65~70岁,肛周皮肤溃疡大小为5 cm×4 cm~11 cm×9 cm,皆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会阴部继发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 cm×6 cm~14 cm×12 cm(盆底无效腔深度为10~15 cm),均经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肌皮瓣的皮肤面积为9 cm×7 cm~16 cm×12 cm、肌肉体积为18 cm×10 cm×5 cm~20 cm×12 cm×5 cm、血管蒂长18~20 cm。术中保留大部分腹直肌前鞘,将皮瓣通过腹腔转移至受区,将供区残留的两侧腹直肌前鞘反复多次对折缝合,将腹横筋膜的游离缘与腹直肌前鞘缝合,再将供区皮肤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移植肌皮瓣成活情况,记录术后2周内会阴部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会阴部受区及腹部供区恢复情况,记录腹部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术后,5例患者移植的肌皮瓣均成活。1例患者术后2 d会阴部受区切口裂开,经间断换药及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 d后愈合;另外4例患者会阴部受区术后2周内均未发生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显示,会阴部受区皮肤色泽、质地与弹性良好,外观不臃肿;会阴部受区及腹部供区均遗留线状瘢痕,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腹部供区未发生切口裂开与感染、肠粘连、肠梗阻、腹壁力量减弱等并发症,腹部外形良好,未见局部隆起或腹壁疝形成;患者均无局部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论采用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方式相对简单,术后供受区外观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黄覛韬屈展梁鹏飞刘蔚东何志友崔旭郭乐陈杰李梦娟黄晓元张丕红
- 关键词: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创面修复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保留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IV期压疮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保留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旋转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骶尾部压疮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1~86岁。入院后I期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4~7 d后行保留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肌皮瓣修复创面。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外形、压疮复发情况。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因长期卧床致骶尾部受压出现IV期压疮,压疮病因:截瘫患者5例,各种原因所致的长期卧床患者7例,其中脑梗死后遗症患者2例,帕金森病患者3例,老年痴呆症患者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1例。病程2周至8年,清创后创面面积为5.0 cm×5.0 cm~10.0 cm×12.0 cm。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无皮瓣坏死、静脉淤血、创缘开裂等发生。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外形较佳、骶尾部软组织饱满、压疮无复发。结论:保留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旋转肌皮瓣血运可靠,设计、操作简单,皮瓣可修复面积大,切取不需要离断臀上动脉浅支,供瓣区一般能直接缝合,修复骶尾部压疮效果较佳。
- 夏卫东屠卓隆赵胜缪爱梅刘政军林才
- 关键词:肌皮瓣IV期压疮负压封闭引流
- 携带股外侧肌的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小腿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复杂性创面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携带股外侧肌的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小腿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复杂性创面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小腿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GustiloⅢb及GustiloⅢc)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复杂性创面共1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均在稳定生命体征前提下,对创面彻底清创止血,钢板或外固定架维持骨折后,探查并修复血管神经肌腱,对于大面积皮肤缺损,予以清创后可以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覆盖创面或者一期应用携带股外侧肌的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覆盖创面,皮肤缺损面积:6 cm×10 cm~10 cm×30 cm,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肌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大腿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1例因受区创面未完全覆盖,经再次清创换药后伤口延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顺利愈合,小腿功能和外观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携带股外侧肌的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灵活调整切取,既可将携带的股外侧肌填塞覆盖骨及肌肉缺损空腔,也可将肌肉组织与皮瓣灵活调整移动度,增加覆盖面积,对于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复杂性创面的修复有较大的优势,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 李忠文郝宝辉徐帅令汤浩吴信举周兴唐怀龙朱自强
- 关键词:股前外侧肌皮瓣小腿开放性骨折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关作者
- 潘朝斌

- 作品数:340被引量:93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舌鳞癌 成釉细胞瘤 舌肿瘤 舌癌 舌鳞状细胞癌
- 王如文

- 作品数:425被引量:1,850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食管癌 外科手术 颈阔肌皮瓣
- 蒋耀光

- 作品数:546被引量:2,965H指数:23
-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食管癌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胸部创伤
- 邢新

- 作品数:548被引量:2,205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瘢痕疙瘩 局部皮瓣 成纤维细胞 皮瓣 缺损修复
- 陈伟良

- 作品数:312被引量:98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舌鳞癌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手术治疗 舌癌 舌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