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篇“ 肝动-静脉瘘“的相关文章
- 肝动门静脉瘘合并腹水一例
- 2023年
- 患者女,70岁,因"腹胀伴纳差2月余"于2022年9月20日入院。患者2022年7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尿少、纳差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予利尿、护胃等对症处理,患者症状稍好转。后患者症状加重,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行全腹增强CT(图1):门静脉以及肝右叶近膈顶处低密度灶于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提示存在肝动门脉瘘、肝右叶低密度灶考虑为扩张的门静脉;脾大、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腹盆腔积液,考虑存在门静脉高压;右侧胸腔积液;异位胆囊。入院查体: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其余查体无异常。患者否认肝病史、否认腹部外伤史,否认肝脏手术史,否认腹部有创检查史。初步诊断:肝动门脉瘘,门静脉高压,腹盆腔积液,胸腔积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03×109/L,血红蛋白111 g/L,血小板94×109/L,甲胎蛋白2.76μg/L,白蛋白39.6 g/L,总胆红素14.2μmol/L。乙肝两对半、肾功能、尿粪常规等无异常。诊断性腹腔穿刺可见黄色澄清腹水,腹水脱落细胞学未见异型细胞。体液生化:腹水/血清蛋白:0.126,腹水/血清乳酸脱氢酶:0.208,葡萄糖8.12 mmol/L。
- 林加文印于杨俊朱晓黎王万胜
- 关键词:肝脏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处理策略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瘘口部位、大小及肿瘤染色情况,采用明胶海绵和(或)无水酒精和(或)聚乙烯醇(PVA)封堵瘘口并行碘油化疗栓塞,观察其疗效。[结果]28例完成碘油化疗栓塞(TACE),其中23例一次封堵成功,5例因有多发瘘口,反复栓塞,仍有少量瘘口不能完全封堵。4例因瘘口大,同时有门静脉主干瘘,仅行化疗灌注(TAI)。在后续介入治疗中发现,瘘口封堵成功者,9例瘘口重新开通或有新的瘘口出现,3例再次封堵瘘口后成功。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75%、78.13%、37.50%。[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术中有效的封堵瘘口能为肿瘤的碘化油栓塞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可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黄洪华李拥军徐爱兵张卫华
- 关键词:肝肿瘤动静脉瘘介入疗法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动一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中肝动脉-门静脉瘘79例,其中9例伴有肝动脉-肝静脉瘘,单纯肝动脉-肝静脉瘘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和肝动脉内化疗灌注(TAI)治疗。78例根据动-静脉瘘特点,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封堵瘘口并行碘油栓塞。7例因瘘口大,同时有门静脉主干瘘,未能封堵,仅行化疗灌注。结果59例一次封堵成功,19例肝内有大小不等的多发瘘口,反复栓塞,仍有少量瘘口不能完全封堵。在后续介入治疗中发现,瘘口封堵成功者,26例瘘口重新开通或有新的瘘口出现,再次封堵瘘口后成功。一月后CT复查,56例肿瘤明显缩小,乙碘油沉积良好,占全部病例的66%。13例肿瘤缩小不明显,乙碘油沉积较少,占15%。16例肿瘤增大,占19%,总有效率81%。65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患者中59例术后AFP值下降。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使介入治疗的难度增加,术中有效的封堵瘘口可为肝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 尚建强李继军陈颉张垒孙增涛唐军刘作勤
- 关键词:肝癌动静脉瘘放射学介入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DSA表现及其与门脉高压间的关系
- 目的研究肝癌中肝动—静脉瘘的发病率、分型、发生部位以及与肝癌类型、肿瘤血供和门脉高压之间的关系。方法110例选自我科1989~1999年间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资料证实的583例肝癌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DSA...
- 张洪新王执民郭卫平曹伟李文献倪代会陈岚王桁
-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静脉瘘门脉高压
- 文献传递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DSA表现及其与门脉高压间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肝癌中肝动-静脉瘘的发病率、分型、发生部位以及与肝癌类型、肿瘤血供和门脉高压之间的关系。方法:110例选自我科1989-1999年间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资料证实的583例肝癌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DSA检查证实为肝动-静脉瘘。其中男102例,女8例,年龄27-70岁,平均48.5岁。原发性肝癌103例,转移性肝癌7例(其中原发结肠癌3例,壶腹癌2例,胰腺癌1例,贲门癌1例);合并腹水58例,上消化道出血31例。行纤维胃镜检查33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30例。结果:肝癌中肝动-静脉瘘平均发生率为18.9%。肝动-静脉瘘多发生于多血供、巨块型、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80.9%、62.7%、93.6%)。肝动-静脉瘘中103例为单纯型,占93.6%,表现为:肝动脉-门静脉瘘97例(88.2%),肝动脉-肝静脉瘘4例,肝动脉-下腔静脉瘘2例。7例复杂型表现为:同时存在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下腔静脉瘘3例,肝动脉-下腔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1例,先肝动脉-门静脉瘘,后肝动脉-下腔静脉瘘1例,先肝动脉-下腔静脉瘘、后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3处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按肝动-静脉瘘发生部位分型:周围型95例(86.4%),中央型15例(13.6%)。上消化道钡餐和纤维胃镜对合并腹水和上消道出血病例的检查结果显示:纤维胃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论:肝动-静脉瘘在肝癌中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原发性肝癌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肝动-静脉瘘多发于巨块型、多血供肝癌,常提示病变的严重程度;肝动-门静脉瘘可能是中晚期肝癌顽固性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肝动-静脉瘘引起的门脉高压中,临床表现腹水为主,出血次之。纤维胃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DSA应做为合并门脉高压肝癌患者的常规检查。肝动脉栓塞可阻断肝动-静脉瘘,缓解门脉高压所致腹水�
- 陈毓秀李广琪张洪新康军
-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静脉瘘门脉高压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与血管造影对照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比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VF)的多排CT和肝动脉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加深其对CT作用与限度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癌病例的CT及肝动脉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肝动脉造影证实合并有AVF,CT扫描为16排螺旋CT增强三期动态扫描。结果42例肝癌患者的CT表现:17例有肝动脉-门脉瘘(HAPVF)(40.5%)(其中中央型动-门静脉瘘10例(23.8%),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早期显影,肝实质强化;周围型动-门静脉瘘7例(16.7%),动脉期出现门静脉二级以上分支显影,有时可与动脉伴行呈"双轨征",肝实质楔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强化);肝动-肝静脉瘘(HAHVF)5例(11.6%)(动脉期肝静脉主支显影);混合型肝动脉-门脉瘘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3例(7.1%)(上述征象同时出现);17例CT未见AVF(40.5%)(在肝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动静脉瘘,CT检查中未见上述特征出现)。结论动脉期门静脉及肝静脉提前显示及相应肝实质异常强化是肝癌合并AVF的特征表现,也是诊断肝癌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提高多排螺旋CT对肝癌患者的动脉期扫描时间分辨率,可降低其合并AVF显示的假阴性率。
- 冉慕光刘林陈圣欢雷苑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动静脉瘘螺旋CT血管造影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与血管造影对照观察
- 原发性肝癌常伴有肝动-静脉瘘(AVF),诊断原发性肝癌伴发动-静脉瘘的主要意义在于:发现肿瘤,肿瘤定性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将42例动-静脉瘘患者多排螺旋CT表现和血管造影进行了对照观察分析。
- 冉慕光刘林陈圣欢雷苑麟
- 关键词:肝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肿瘤定性
- 文献传递
- 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察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HAVF)的图像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超声在HAVF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观察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周以及肿瘤周围和内部血管走行及血流状态,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随访观察10例HAVF患者栓塞术后疗效.结果:①超声检出HAVF 25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3.33%,90.74%,88.46%,9.26%,16.67%;②与无HAVF的肝癌患者相比,伴有HAVF的患者肝动脉内径增宽[(0.42±0.09)cmvs(0.36±0.09)cm,P<0.01],血流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减低(P<0.01),发生瘘的静脉内可见五彩镶嵌样血流束,呈“高速低阻”样反向脉动样血流频谱,最大血流速度(96.8±30.1)cm/s;③复查10例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患者,7例栓塞完全,3例仍可于门脉内检测到异常脉动样血流.结论:HAVF患者肝动脉及发生瘘的静脉多普勒指标呈特征性改变,可作为超声检测原发性肝癌HAVF的标准.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后随访观察.
- 李莹莹罗二平段云友刘禧张洪新袁丽君刘宇峰曹铁生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
- 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 本实验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静脉瘘(HAVF)的超声图像特征,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评价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HAVF的应用价值,拟建立超声诊断HAVF参考诊断标准,并对部分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
- 李莹莹
- 关键词:原发性肝肿瘤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动静脉瘘超声图像特征
- 文献传递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AV S)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经CT、B超、M R等证实的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先经肝动脉造影,再行肝动脉内灌注栓塞治疗。结果出现18例(32.72%)合并AV S,并根据不同情况先用明胶海绵栓塞闭塞瘘口,再行化疗和碘油栓塞,16例合并AV S患者经明胶海绵栓塞后瘘口全部闭塞,11例碘油沉积良好,5例部分沉积,2例没用碘油栓塞。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DSA影像可直接显示AV S的类型、部位及程度,对肝癌化疗栓塞时对瘘口相应处理,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
- 袁海张岩刘莉
-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化疗栓塞
相关作者
- 张洪新

- 作品数:180被引量:1,245H指数:2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肝癌 肝肿瘤 阿霉素 兔肝 热化疗
- 李莹莹

-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肝动-静脉瘘 原发性肝癌 多普勒超声 肝动静脉瘘 彩色多普勒超声
- 郭卫平

- 作品数:106被引量:895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肝癌 阿霉素 肝肿瘤 热化疗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段云友

- 作品数:681被引量:2,623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波诊断
- 袁丽君

- 作品数:262被引量:930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 上腔静脉 超声检查 超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