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5篇“ 肝实质“的相关文章
超声引导下经皮实质穿刺活检后脓毒血症1例
2024年
患者女,54岁,因“硬化失代偿期”入院。既往行门部胆管成形术、胆肠吻合术。现为明确硬化病因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实质穿刺活检。穿刺前实验室检查: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6U/L),碱性磷酸酶升高(498U/L),谷氨酰转肽酶升高(192U/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12.0s),降钙素原升高(0.47ng/ml),乙两对半呈阴性。常规超声检查:内胆管扩张,三级支管径最粗约0.8cm,内可见铸状结石;脏形态失常,实质回声粗糙、不均匀;脾大,肋间厚约6.3cm,肋下可及;脏杨氏模量均值为27.9kPa。
杨悦曾柯宇卢强
关键词:肝内胆管扩张穿刺活检脓毒血症肝实质胆肠吻合术乙肝两对半
实质解剖优先法对比蒂优先法在腹腔镜右半切除中的应用
2024年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右半切除术(LRH),是难度较大的微创切除手术,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传统的LRH操作秉承了开放切除“蒂优先,鞘内解剖”的操作习惯,即在切除胆囊后先游离右动脉、右门静脉、右胆管,分别离断后再行实质离断。但它耗时费力,如操作不当,有出血风险。笔者在前期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了优先解剖实质再处理目标蒂的入血流阻断技术,将其命名为“实质解剖优先法”(LPDF)。这一方法未改变手术切除范围,仅调整了操作顺序,初步经验提示其可简化半切除手术流程,有利于LRH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进一步探讨LPDF相对于蒂优先法在LRH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LRH且符合标准的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采用LPDF,对照组则采用蒂优先法。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结果:共纳入1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0例,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24.30 min vs.267.78 min,P=0.045),两组其余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无复发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PDF应用于LRH相较于传统的蒂优先法简化了蒂处理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血风险,建议行进一步大样本量研究与推广。
肖亮谭盛龙果米星宇莫蕾杨瀚睿周乐杜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
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调节人实质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研究
2024年
该文分析脂多糖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去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加,调节人实质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作用。利用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72 h后,分析内皮细胞特征以及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将人实质细胞接种于脂多糖或对照处理的内皮细胞分泌的基质上培养72 h后,分析实质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整合素及DNA甲基化及羟甲基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脂多糖诱导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去分化,以及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组成及结构发生变化;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分泌的基质下调人实质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和整合素α5蛋白及DNA羟甲基化的水平。研究表明,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抑制人实质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的表达。
李卫红马悦佼贺旭王梓祎郭昕悦张海燕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去分化肝实质细胞
原发性癌经实质优先入路与经圆韧带裂入路腹腔镜部分切除术临床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癌经实质优先入路与经圆韧带裂入路腹腔镜部分切除术的优劣。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3-01于上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腔镜部分切除术的原发性癌患者,根据入路方法分为经实质优先入路组(A组)和经圆韧带裂入路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术后第1天、1周时,检测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功能指标。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每组3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时2组患者的ALT、TBIL、AST水平高于术前,术后1周时的ALT、TBIL、AST水平均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各时点的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实质优先入路和经圆韧带裂入路腹腔镜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癌患者,均能获得理想效果,且安全性高,其中经实质入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李二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脏超声检测技术对实质回声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脏超声检测技术对实质回声特征、脏形态及脏血流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在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进行,共选取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接受脏超声检测技术而对照组接受传统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实质回声特征、脏形态和脏血流情况进行了详细评估和比较。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实质回声特征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回声强度和回声均匀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脏形态方面两组在脏大小上有显著差异而脏边界清晰度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在脏血流情况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脏血流速度上有显著差异,脏超声检测技术在提升实质回声特征、精确评估脏形态及改善脏血流情况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可能在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钰
关键词:肝脏形态
右侧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右侧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右侧实质优先入路的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的21例病人临床相关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胆漏等)、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无术中输血,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中脏血管瘤11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例、脏腺瘤4例。手术时间为(310±1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87)mL,术后住院时间为(7±3)d。结论经右侧实质优先入路的腹腔镜下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是安全而有效的,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吴柯赵志平李靖王峥王梁尤楠郑璐
关键词:腹腔镜
腹腔镜切除术实质离断过程中技术要点解析
2024年
脏外科手术是腹部外科的难点和技术高峰之一,随着微创手术器械、成像设备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切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仍然难度大、风险高,存在诸多技术要点,其核心环节之一是实质离断过程中技术的掌控,主要体现在入路的选择、断平面的确认与校正、器械选择与使用技巧、出血的控制等方面。规范掌握实质离断技术,可提高手术完成度,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风险,保障腹腔镜切除术的精准实施。目前腹腔镜下实质离断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器械的革新,实质离断技术也一定会蓬勃发展,日趋完善。
尤楠郑璐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止血技术
熊果酸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碳代谢对实质细胞脂滴积聚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分析熊果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病的干预作用,在影响脂滴形成的视角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形成脂肪小鼠模型,同时连续12周灌胃熊果酸进行干预。采用NAS评分标准对组织进行病理学改变的观察,检测血清中酶活力水平、血脂水平和组织中脂质水平的生化学指标。采用游离脂肪酸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滴积聚模型,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积聚水平。使用ATP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水平,DCFH-DA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JC-10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通过mRNA-seq分析熊果酸对脂滴积聚模型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证明,熊果酸降低了小鼠脏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水平。体外实验证明,熊果酸可降低AML12细胞内脂质含量,减小脂滴的平均粒径,增加细胞内脂滴数量,提高细胞ATP水平,降低细胞活性氧和膜电位水平。mRNAseq结果表明,低水平的脂滴积聚会诱导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同时影响糖酵解途径,综合导致脂肪酸合成和氧化的激活,而熊果酸会抑制这一整个过程。结论在细胞脂质沉积早期,熊果酸可能通过抑制中心碳代谢和未折叠蛋白反应,从而抑制脂肪酸氧化加剧。
陈星米赵志强刘颖王凯杨扬李风华
关键词:熊果酸脂滴内质网应激碳代谢
自组装多肽凝胶的构建及其在实质创伤性出血中的止血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制备FLIVIGSII多肽(FI肽),探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体外凝血和体内止血效应。方法将FI肽与水混合,制备样品,直接观察FI肽水凝胶的状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其微观纤维结构,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分析其纤维尺寸。将FI肽与3.8%柠檬酸钠抗凝处理后的健康人血液混合,直接观察FI肽的凝血效应,并通过SEM观察其血凝块的微观结构。溶血实验和CCK-8细胞毒性实验用于验证其生物相容性。最后,构建大鼠实质穿孔出血模型,将15只体质量为150 g的6~8周龄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FI肽组和纤维蛋白胶组,通过各组治疗后观察分析FI肽对实质创伤性出血的止血效应及其预后,并探讨其止血机理。结果成功制备FI肽。FI肽与血液接触后快速成胶,使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SEM结果显示FI肽与水混合后自组装形成纤维网状水凝胶。TEM结果验证FI肽在水中成胶后形成直径为(13.70±2.31)nm的纳米纤维,DLS结果验证其在水中形成多分散多尺寸(148.2~208.0 nm或575.0~807.0 nm)的纳米纤维。FI肽与血液混合后形成的纤维网状水凝胶包裹住红细胞,从而形成物理性止血屏障以在数秒内实现凝血。同时,FI肽水凝胶对正常细胞(L-O2)无细胞毒性,且不会造成红细胞溶血。在SD大鼠体内脏止血实验中,FI肽与血液接触时,迅速形成纳米纤维水凝胶,从而形成物理性止血屏障以在数秒内实现体内止血(止血时间<5 s)。结论FI肽具有快速、高效的止血效应,在实质创伤性出血的止血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应望罗杰郑传浩但瑞珏谭莎丽罗强
关键词:自组装
一种虚拟手术场景下实质内血管及血液的运动交互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手术场景下实质内血管及血液的运动交互方法,主要包括:可视化脏体模型和内血管体模型的生成;实质体模型的生成:将内血管体模型借助gmsh软件生成稠密网格,生成由血流粒子的集合构成了血管内血液...
邢元张浩王树新陈焱李进华关博郑鸿志

相关作者

洪德飞
作品数:289被引量:1,607H指数:2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范小明
作品数:154被引量:393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肝实质 门静脉栓塞 超声 肝切除术
张远标
作品数:52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肝实质 肝切除术 门静脉栓塞 微波消融
罗祖炎
作品数:64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实质 门静脉栓塞 肝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肝体积
成剑
作品数:124被引量:455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生物敷料 肝尾状叶 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