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篇“ 肝硬化性心肌病“的相关文章
肝硬化心肌病被引量:6
2009年
肝硬化患者出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被称为肝硬化心肌病肝硬化患者的基础心输出量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但其血管压力反应下降,导致一系列改变,如基础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和动脉压下降,心室的舒张和(或)收缩减弱。通常该类疾是隐匿或表现轻微的,只有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不恰当的体育运动、使用某些药物、出血和手术,才会诱发心功能减退,甚至出现心力衰竭或猝死。常见的心肌电生理变化是心电图上QT间期的变化和变时功能不全。其发机制是多因素的,如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传导系统受损、内源大麻素、一氧化氮等。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鉴于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可以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诸如肝硬化史、肾血管高血压征象、心电图、核素心脏扫描等作出临床诊断。目前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亦可进行原位移植。一般认为肝硬化心肌病的预后与功能障碍的程度相关。
孙福荣王炳元
关键词:肝硬化性心肌病发病机制心脏功能
肝硬化心肌病
肝硬化常引发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动脉血压和外周阻力的下降,以及心输出量的增加等,尽管如此,肝硬化患者也常出现心脏对药物、生理应激及手术应激反应的减弱,以及诸如Q-T间期延长等一系列心电生理改变,一旦对此类患者进行...
甘树媛
文献传递
肝硬化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和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心肌病(CCM)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89例,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舒张早期峰速/晚期峰速(E/A)比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C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89例肝硬化患者中,诊断CCM者21例(23.6%);并发CCM者LAD和IVSD分别为(38.7±4.4)mm和(11.8±1.7)mm,显著大于肝硬化患者【分别为(35.3±3.9)mm和(10.0±1.5)mm,P<0.05】,而E/A比值为(0.8±0.1),显著小于肝硬化患者【(1.3±0.2,P<0.05】;并发CCM患者Q-T间期延长、ST-T改变和低电压发生率分别为76.2%、66.7%和28.6%,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的35.3%、30.9%和5.9%(P<0.05);并发CCM患者年龄、功能Child-Pugh C级、门静脉直径、血清肌酐(sCr)、PT和Hb水平与未并发CCM的肝硬化患者比,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4,95%CI=1.09~2.17)、功能Child-Pugh C级(OR=2.78,95%CI=1.18~6.56)和低水平Hb(OR=2.58,95%CI=1.29~5.14)是诱发肝硬化患者CC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由于高动力循环状态,肝硬化患者容易并发CCM,而年龄大、功能状态差和低Hb血症可能是诱发因素,应特别注意观察和预防。
朱春芬任春霖郭霞
关键词:肝硬化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血清NT-ProBNP和TnI联合心电图检查早期诊断肝硬化心肌病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TnI)联合心电图(EKG)检查诊断肝硬化心肌病(CCM)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3例和健康体检者49例,均接受EKG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TnI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肝硬化患者存在CCM者51例(NYHAⅠ级18例,Ⅱ级20例和Ⅲ级13例);CCM组血清NT-ProBNP和TnI水平分别为(41.5±7.9)pmol/L和(0.6±0.2)μg/m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分别为(28.9±5.2)pmol/L和(0.3±0.1)μg/mL,P<0.05】或健康人【分别为(8.3±1.6)pmol/L和(0.1±0.1)μg/mL,P<0.05】;CCM组心电图异常率为98.0%,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的71.4%或健康人组的2.0%(P<0.05);CCMⅢ级患者血清NT-ProBNP和TnI水平分别为(48.3±8.5)pmol/L和(0.8±0.2)pmol/L,显著高于Ⅱ级患者【分别为(42.1±7.8)pmol/L和(0.6±0.1)pmol/L,P<0.05】或Ⅰ级患者【分别为(35.9±7.9)pmol/L和(0.5±0.1)pmol/L,P<0.05】;分别以血清NT-ProBNP水平=40.4 pmol/L和TnI水平=0.5μg/mL为截断点,联合心电图检查异常诊断CCM的AUC=0.923,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78.6%,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检测血清NT-ProBNP和TnI水平联合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肝硬化患者并发CCM,值得深入研究。
朱春芬任春霖郭霞
关键词:肝硬化性心肌病心电图
心肌机械能效率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诊断肝硬化心肌病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心肌机械能效率(MEE)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诊断肝硬化心肌病(CC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3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80例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期分析明确诊断为CCM的80例例资料(作为观察组)。所有人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计算MEE,同时检测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左心Tei指数)、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右心Tei指数)、MEE和血清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心尖瓣口血流图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之比(E/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左心Tei指数、右心Tei指数、MEE和血清NT-proBN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01),E/A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EE和各超声心动图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CC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742,0.727,0.760,0.805;其中联合诊断的AUC值最高,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检测。各指标取最佳截断值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结论:MEE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诊断CCM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以联合诊断效能最高,MEE可能成为辅助诊断CCM的指标。
张磊梁阔鹏张艳龙隋庆涛王薇薇
关键词:肝硬化性心肌病肝硬化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评价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研究
2022年
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价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62例肝硬化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应用MRI技术,观察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两种评价方式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径(49.98±5.06)、右心房径(37.29±3.08)、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135.45±25.12)、二尖瓣E(79.89±18.55)、二尖瓣A(90.11±20.4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DV(109.22±21.59)、ESV(46.25±11.93)指标,低于对照组,SV(64.29±14.39)、EF(59.56±6.52)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MRI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评价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更准确,为肝硬化心肌病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梁阔鹏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肝硬化性心肌病左心功能
二维斑点跟踪成像评估肝硬化心肌病的患率、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
研究目的:  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继发于肝硬化的心脏并发症,可增加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提高移植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然而,大部分针对这一特殊人群...
徐华伟
关键词:肝硬化性心肌病患病率
乙型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硬化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硬化并发肝硬化心肌病(CCM)的影响因素,及早预防CCM。方法采用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2月—2018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胆医院收住院的乙型肝硬化并发CCM的患者45例组成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硬化未并发CCM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个因素在乙型肝硬化患者并发CCM中的作用。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乙型肝硬化并发CCM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Child-Pugh分级(OR=3.794,95%CI:1.320~10.901)、MELD评分(OR=1.218,95%CI:1.107~1.341)、年龄(OR=1.079,95%CI:1.034~1.125)及Hb(OR=0.978,95%CI:0.962~0.994)。结论 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Hb及年龄是乙型肝硬化并发CCM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文杰江丽萍王洪燕陈阮琴陈明胜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
探索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在乙型肝硬化并发肝硬化心肌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索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在乙型肝硬化并发肝硬化心肌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2月-2018年7月在笔者医院收住院的乙型...
吴文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
肝硬化心肌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息状态下该较隐匿,无明显临床表现,应激状态下才能发展为显心力衰竭,因而对其重视程度尚不够。应激状态下迟钝的心脏收缩反应、舒张功能不全、电生理异常(尤其是QTc间期延长)是该疾的特征表现。该机制不明,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措施。与非CCM导致的心力衰竭相比,药物治疗效果局限。原位移植作为终末期的最终治疗选择,被证实可逆转CCM患者心脏功能异常,但应注重移植前心功能的评估。目前需要研究更加准确的诊断工具和制定有效的CCM治疗策略。因此,本文就CCM的理生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的进展作一综述。
简佑容陈世耀
关键词:肝硬化心肌病病理生理

相关作者

谭华炳
作品数:333被引量:1,174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绞股蓝 肝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硫化氢
范震
作品数:63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治疗 超声内镜 胰腺疾病 肝硬化 胆总管结石
尚华
作品数:38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唐山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失代偿期 胸腺肽Α1 并发 肝硬化
张国顺
作品数:74被引量:395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核苷类药物
尹立雪
作品数:457被引量:1,453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超声 左心室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