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篇“ 肝脏实质“的相关文章
老年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研究
2022年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重症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82例老年患者肝脏最重要的病理部位,对82例患者进行了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常规超声和彩超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检出恶性疾病28例(34.15%),恶性疾病54例(65.8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恶性疾病36例(43.90%);阳性46例(56.09%);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DPI和RR均高于良性疾病(P<0.05);恶性肿瘤的PCI和TLBF水平低于良性疾病(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分析肝实质内病原微生物相关出血的体征和参数,指导临床发展,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各种肝实质疾病的检测准确性。
李继华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CEUS检查对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2例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病情,均行CEUS、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EUS、CDUS检查的检查结果、诊断效能,比较CEUS、CDUS检查对不同大小病变的检出率.结果102例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58例阳性,均为原发性肝癌,44例阴性,其中26例肝血管瘤,6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2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CEUS检查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CDUS,漏诊率、误诊率低于CDUS(P<0.05);CEUS检查对直径>30mm肿块检出率与CDUS检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直径<10mm、直径10~30mm肿块检出率高于CDUS检查(P<0.05).结论CEUS检查应用于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检查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且可提高微小病灶检出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李素军谷博
关键词: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1例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常规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并对比良性与恶性病变患者的多普勒超声诊断参数[血流灌注指数(DPI)、门静脉充血指数(PCI)、阻力比(RR)以及肝总血流量(TLBF)]。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6例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25例为原发性肝癌,11例为转移性肝癌;另外45例为良性病变,其中14例为肝血管瘤,10例为炎性假瘤,13例为肝硬化结节,8例为局灶性结节增生。常规超声检查显示:37例患者为恶性病变,44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中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34例患者为恶性病变,47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中75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患者RR、DPI、TLBF、PCI值分别为(1.32±0.21)、(0.40±0.11)、(1273.54±259.64)ml/min、(8.17±1.58),良性病变患者RR、DPI、TLBF、PCI值分别为(1.05±0.17)、(0.19±0.05)、(1458.63±211.62)ml/min、(12.31±2.06);恶性病变患者RR、DPI高于良性病变患者,TLBF、PCI低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有明显血流异常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病灶性质的准确性优于常规超声,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郑华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超声
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疑似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测肝脏实质回声强度,然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ZSI值。检测当天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病理学活检。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回声强度和ZSI值的特点。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肝实质回声和ZS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中S0、S1、S2、S3、S4分别为34例、50例、25例、21例和20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回声强度评分和ZSI分别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S0和S1、S1和S2以及S3和S4的回声强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分期的回声强度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ZS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SI对肝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20.451、22.282、23.540与26.021 m/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4、0.9515、0.9637和0.9506。ZSI对各个分期的肝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回声强度。结论相比于肝实质回声强度,ZSI对各个分期的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效果、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
宋征蓉陈小维李家琼黄昊飞
关键词:肝纤维化
不同肝脏实质背景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病变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肝脏实质背景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超声造影诊断的肝内局灶性病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肝脏实质背景不同分为3组,正常肝实质背景组(A组)40例、肝硬化背景组(B组)44例、脂肪肝背景组(C组)26例,其中肝硬化背景组分为肝硬化代偿组(B1)17例和肝硬化失代偿组(B2)27例两个亚组。记录并对比各组患者肝实质背景下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并观察对不同肝实质背景下各病变类型的动脉相、门静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等超声造影表现。结果:A组的病灶超声造影始增时间显著短于B1组、B2组和C组;A组的病灶超声造影持续增强时间、消退时间显著长于B2组、短于C组;B2组的病灶超声造影始增时间显著长于B1组,持续增强时间、消退时间显著短于B1组;C组的病灶超声造影始增时间显著短于B2组、持续增强时间显著长于B2组;同时,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脏血管瘤等各病变类型在不同肝实质背景下病灶的动脉相、门静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等超声造影表现存在差异。结论:采用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局灶性病变时,不同肝脏实质背景下各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形态差异显较大,临床上应充分考虑肝脏实质背景对诊断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对各病灶的诊断效率。
郭红梅杨春凤叱强军朱刘欣张笑韩宝珠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内局灶性病变
肝脏实质细胞蛋白激酶Tp12在暴发性肝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肝脏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T淋巴细胞等,其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
许静
关键词:暴发性肝炎IL-25
文献传递
CT联合图像Kinetics纹理分析对肝脏实质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CT联合图像Kinetics纹理分析对肝脏实质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共收治92例肝脏实质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进行CT增强扫描,对图像进行纹理分析,记录灰度的平均值、自相关、峰度。分析不同参数诊断肝脏实质局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92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43例、肝细胞肝癌(HCC)49例。FNH患者的CT动脉期灰度平均值为(97.35±23.86),显著高于HCC患者[(72.14±14.74),P<0.001];门脉期灰度平均值为(115.65±27.99),显著高于HCC患者[(83.23±19.01),P<0.001];延迟期灰度平均值为(102.13±23.78),显著高于HCC患者[(75.24±18.77),P<0.001]。FNH患者的CT动脉期自相关为(3.89±1.33)×10^-4,显著高于HCC患者[(2.55±0.84),P<0.001];门脉期自相关为(3.03±1.09)×10^-4,显著高于HCC患者[(2.13±0.70),P<0.001];延迟期自相关为(3.80±1.29)×10^-4,显著高于HCC患者[(2.10±1.01),P<0.001];门脉期峰度为(4.13±1.33),显著高于HCC患者[(3.59±1.10),P<0.001]。灰度平均值对FNH与HCC的诊断价值最高,三期敏感度均在90%左右,特异度64.32%~82.21%;灰度自相关对FNH与HCC的诊断价值也相对较高,三期敏感度在80%左右,特异度64.59%~80.37%。结论在肝脏实质局灶性病变的诊断过程中,CT联合图像Kinetics纹理分析可为FNH与HCC的鉴别提供较多有用信息,可作为辅助手段。
林伟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图像纹理分析
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病理学检测对所研究的肝纤维化进行分期,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超声检测,评估或计算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数值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S1、S2、S3和S4的患者数分别为36例、22例、12例和20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的S1与S2、S3与S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肝脏实质回声评分和ZSI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 P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ZSI对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肝脏实质回声,且ZSI对肝纤维化分期为S3时具有最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临界值为28.36 m/s。结论超声ZSI指标对于乙肝肝纤维化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井艳飞杜合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超声检测
一种重编程获得功能性人肝脏实质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编程获得人工体外来源的,具有肝脏代谢功能的人肝脏实质细胞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哺乳动物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转录调控因子HNF1A、HNF6、HNF4A、ATF5、PR...
邓宏魁杜媛媛时艳贾均王金琳向晨罡宋南徐君尹明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进行诊断及治疗的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两种方法进行诊断,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诊断的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原发性肝癌(80.00%)、转移性肝癌(83.33%)、肝血管瘤(88.89%)、局灶性结节增生(83.33%)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的40.00%、16.67%、44.44%、1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肝硬化结节、炎性假瘤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中的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其可以精准判断出患者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具体组织。
梁振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超声

相关作者

曾令容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研究主题:触诊 超声 肝脏实质 肝硬化 弥漫性病变
黄备建
作品数:222被引量:1,629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超声
王文平
作品数:519被引量:3,275H指数:2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肝肿瘤 造影剂 超声
丁红
作品数:222被引量:1,633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肝肿瘤 造影剂 肝纤维化
邢国凤
作品数:32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浸润 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