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0篇“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相关文章
- 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2024年
- 为建立一种有效检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EPEC的eaeA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引物和探针的最佳浓度分别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兔粪样品进行了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推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EPEC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阳性质粒的最低检测限为2.97拷贝/μL,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低于3%,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数量高于国标推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敏感性高、重复性理想,能够准确检出兔粪球样本中的EPEC核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左海莉张莹辉张晓茜程君生于建新彭小薇董浩
- 关键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荧光定量PCR
- 鸭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特征及全基因组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鸭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的耐药情况及全基因组特征,探究鸭源EPEC的致病潜力,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PCR鉴定出EPEC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EPEC的血清型、ST型、质粒不相容群类型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结果共鉴定出10株EPEC,血清型包括O71∶H40和O3∶H21两种;所有EPEC菌株均表现出多重耐药,对环丙沙星、链霉素、四环素、多粘菌素B最为耐药,耐药率高达100%,对头孢西丁最为敏感,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较敏感;所有菌株均携带有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包括bla OXA-10、bla TEM-1A、bla TEM-1B;分离株检测到多种毒力基因,与分泌系统相关的毒力基因最多,未检测到bfp基因及perABC基因。结论鸭源EPEC分离株都为非典型EPEC(aEPEC),具有多重耐药性,检测到多种质粒不相容群,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对人具有潜在致病性,需要加强对鸭源EPEC的监测以有效控制鸭源EPEC的传播,防止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 李俊霖胡家萌汪骆李佳芮刘淏天夏静崔敏邹立扣韩新锋
- 关键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全基因组测序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 一种用于同时检测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RPA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时检测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RPA引物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所述RPA引物组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其中针对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基因pmfA的上游...
- 刘英玉程雅玲郑百利付强马雪连彭斌王金泉马兰蔡雨萱李勇超
- 柔嫩艾美耳球虫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应用
- 2024年
-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双重PCR检测方法,为临床E.tenella继发EPEC病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E.tenella和EPEC(escV)分别设计2条特异性引物,并通过退火温度、模板浓度和引物浓度等优化多重PCR的反应条件,建立2种病原体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检测贵州地区490份肉鸡、蛋鸡粪便样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方法所需模板DNA的最低浓度组合为3.5ng/μL,最佳退火温度为62℃,最佳引物浓度组合为0.1 nmol/μL。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贵州毕节样本中E.tenella和EPEC的阳性率均为36.36%,混合感染阳性率9.09%;贵州黎平仅有EPEC感染,阳性率为23%;贵州习水样本中未检测出阳性,锦屏样本中E.tenella阳性率为11.11%,EPEC阳性率为22.22%,无混合感染。总样本中E.tenella、EPEC及2种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0.20%、18.37%和2.04%。【结论】建立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
- 罗小勇杜鹏向万江杨佳佳陈影王碧
- 关键词:柔嫩艾美耳球虫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双重PCR流行病学
-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效应因子E2348C-1040泛素连接酶活性及泛素链连接方式的鉴定
- 2023年
- 目的鉴定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效应因子E2348C-1040泛素连接酶活性,检测其催化形成的泛素链的连接方式。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表达纯化E2348C-1040蛋白质。通过体外泛素化实验鉴定其泛素连接酶活性,利用泛素赖氨酸位点突变蛋白结合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该分子催化形成的泛素链的连接位点。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获得纯度大于85%、浓度约为0.5 mg/ml的E2348C-1040蛋白质。分子水平的酶活实验结果表明E2348C-1040分子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能催化形成不依赖于赖氨酸的泛素链。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发现E2348C-1040分子可在宿主细胞中催化形成甲硫氨酸(methionine 1,M1)连接的线性泛素链。结论EPEC效应因子E2348C-1040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能催化泛素形成M1连接的线性泛素链。这一发现将为揭示效应因子E2348C-1040在宿主细胞内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线索。
- 黄炎玉李崭陈芳红李涛王慧
- 关键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泛素化泛素连接酶
-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紧密黏附素的作用机制及基因分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引起的腹泻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EPEC黏附肠道细胞的过程中,紧密黏附素与易位受体Tir相互作用触发了肌动蛋白的组装,在细菌与宿主细胞连接部位形成了紧密附着的基座。紧密黏附素不仅是EPEC产生特征性黏附/消除病变的关键因子,还对宿主具有不同的组织向性。编码紧密黏附素的eae基因是鉴定EPEC菌株的靶点,其序列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是EPEC分型的重要遗传学基础。同时,携带不同eae亚型的LEE致病岛可能在不同血清型、不同类型的致泻性大肠杆菌菌株之间发生水平转移。因此,在预测EPEC腹泻性流行病的严重程度时,可对EPEC菌株的eae基因变异做鉴定和分型,为监测方向提供参考。
- 杨蕾李俊霖申玉玺罗钰雯夏静黄勇黄勇邹立扣颜其贵
- 关键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分型
- 新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噬菌体Esc-CHP-2及其用于抑制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增殖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从自然界分离的并可以特异性地杀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肌尾噬菌体科噬菌体Esc‑CHP‑2,其具有由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基因组(登记号:KCTC 12661BP),以及使用包含所述噬菌体作为活性...
- 尹成俊姜尚铉全秀娟白亨琭孙志洙金炳局申喜净
- 文献传递
- 一种检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包括通过S‑Au键连接于金电极表面的捕获探针,以及与捕获探针杂交形成双链的信号探针;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酸适...
- 王海霞赵堉文李正贾广成
- 文献传递
-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改变肠道上皮细胞极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上皮细胞构成了宿主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的生理屏障。细胞间连接,主要是紧密连接,将上皮细胞特殊的顶端和基底外侧膜位点分开,形成极化的上皮细胞,用于维持顶端-基底极性。肠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破坏感染位点多种因素导致顶端-基底极性消失,包括上皮细胞屏障结构、黏附和极性蛋白的分布,以及极性复合物。本文主要阐述了紧密连接在维持上皮细胞极性中的作用、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紧密连接的破坏作用、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上皮细胞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和防御措施提供参考。
- 王玉波徐倩倩郭时金郭时金张颖王艳萍沈志强
- 关键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上皮细胞
- 广州地区腹泻患儿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腹泻患儿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感染的情况,分析EPEC菌株的血清型及耐药性,为更有效地防治EPEC感染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 013名提供大便培养的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EPEC感染的流行特征,并分析EPEC阳性菌株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在3 013份急性腹泻患儿提供的大便培养标本中分离到96株无重复的EPEC,分离率为3.19%。以1~2岁和大于5岁年龄组检出率相对较高,年龄组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冬、夏季检出率较高,季节间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为12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O86K61、O125K70、O44K74、O126K71为优势血清型。EPEC对抗生素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86.46%),其次为复方新诺明(76.04%)和头孢噻肟(57.29%)。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其他抗生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率为61.46%。结论 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O86K61为最常见血清型,该菌多重耐药严重,应加强监测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 梁秉绍黄艳梅麦嘉良钟华敏谢永强邓秋连黄莲芬周珍文
- 关键词:腹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
相关作者
- 柴同杰

- 作品数:326被引量:1,08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产气荚膜梭菌 微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 魏氏梭菌 养殖环境
- 熊衍文

- 作品数:98被引量:47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分离株 O157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 毒力基因
- 杨少华

- 作品数:210被引量:6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新城疫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牛轮状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 李晓霞

- 作品数:51被引量:218H指数:8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骨骼畸形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气溶胶 小鼠
- 许彦梅

- 作品数:32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分离株 多位点序列分型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子分型 艾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