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8篇“ 股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章
-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旨在分析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在术后6 h、24 h、48 h时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术后即刻、24 h、72 h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氢(LHP)水平。记录术后72 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24 h、48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和术后72 h,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MDA和LH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结论超声连续股神经阻滞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 方敏孙建良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神经阻滞氧化应激炎症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10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HR、 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 h、 6 h、 12 h、 24h及3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稳定TKA患者的生命体征,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 白霜曹军涛牛洪章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与股神经阻滞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利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以及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和试验组(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时镇痛效果、术后活动状态时镇痛效果、术后患肢肌力状态、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术后静息状态下2 h、6 h、12 h、24 h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活动状态下2 h、6 h、12 h、24 h、48 h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 h、6 h的肌力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以及股神经阻滞对术后疼痛均能起到一定效果,其中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镇痛效果更佳,同时能够促进术后肌力恢复,改善肌力状态,值得应用。
- 段茜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股神经阻滞
- 鸡尾酒疗法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FNB)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107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FNB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鸡尾酒疗法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被动活动视觉模拟评分表(PVAS)、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表(RVAS)]评分、下肢微循环指标[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 h的RVAS、P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量、ABI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疗法联合FNB应用于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可提高下肢微循环指标水平,降低RVAS评分、PVAS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FNB镇痛。
- 张继珂王振雷王丽丽
- 关键词:鸡尾酒疗法连续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血清炎性因子
- 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镇痛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镇痛,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应激激素[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患肢恢复情况[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Lovett肌力分级、膝关节功能(LK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Cor、AngⅡ、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AROM、股四头肌肌力、LK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能显著提高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
- 胡焓罗欢
- 关键词: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髌骨骨折内固定术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实施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常规组采用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R时间、组间、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654,P时间=0.000,F_(组间)=8.975,P组间=0.000,F_(交互)=9.041,P_(交互)=0.000);两组MAP时间、组间、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0.231,P时间=0.000,F_(组间)=8.231,P组间=0.000,F_(交互)=8.635,P_(交互)=0.000);观察组安装假体时(T_(2))及拔除气管导管5 min(T_(3))的HR、MAP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VA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432,P时间=0.000,F_(组间)=9.342,P组间=0.000,F_(交互)=8.321,P_(交互)=0.000);观察组术后3、9、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746)。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显著,降低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李凯刘清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视觉模拟评分法
- 坐骨神经阻滞联合持续股神经阻滞或持续收肌管阻滞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运动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坐骨神经阻滞(sciatic nerve block,SNB)联合持续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或持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20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行TKA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SNB联合持续ACB)和对照组(SNB联合持续FNB),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胫股角、胫骨近端内侧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手术时间、初次下地时间、初次行走距离、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6、12、24、48 h,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评价患者膝关节周围静息疼痛情况,采用徒手肌力法评价股四头肌肌力变化,并测量膝关节屈曲及伸直角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初次行走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初次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48 h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时间点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 h研究组股四头肌肌力及2~6 h膝关节伸直角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屈伸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B联合持续ACB或持续FNB均可有效缓解TKA术后患者疼痛,与联合持续FNB相比,联合持续ACB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更小,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恢复更好。
- 朱光邹丽丽金群华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
- 不同股神经阻滞方式对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及其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髋部骨折手术中行股神经阻滞时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对生命体征稳定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择期拟接受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102例患者,按1∶1随机分组为A组、B组,各51例。A组接受3.75 g·L^(-1)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B组接受3.75 g·L^(-1)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术前(T_(0))、摆放体位时(T_(1))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以T_(0)、术后24 h(T_(2))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应激因子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T_(1)时B组HR、MAP水平及VAS评分低于A组,OAA/S评分高于A组(P<0.05);相比于A组,T_(2)时B组NE、E、Cor水平较低(P<0.05);A组与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股神经阻滞应用于髋部骨折手术中,可增强镇静、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减少应激反应,并能保障安全性。
- 高中武刘巍周争旗陈森
-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髋部骨折罗哌卡因
- 股神经阻滞技术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技术对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TH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阻滞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全身麻醉,阻滞组术前经股神经阻滞技术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循环功能指标、镇痛效果、手术应激指标及麻醉安全性。结果阻滞组术前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差值均低于常规组(P<0.05);阻滞组术前术后血氧饱和度(Sa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差值均低于常规组(P<0.05);阻滞组术后1、3、5 h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阻滞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阻滞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可稳定THA患者围手术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循环功能,在不增加麻醉风险的同时,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并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 王惯珠张超鹏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老年髋部骨折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椎管内麻醉,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术前、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药物用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6、12、24 h,研究组VAS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Ramsay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术后1、2、3 d,两组MMSE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但研究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可有效减少术后24 h PCIA药物用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提高镇静和镇痛效果,减轻术后认知障碍,且安全性高。
- 孔德华方园侯慧洁
- 关键词:老年人髋部骨折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镇痛
相关作者
- 康鹏德

- 作品数:538被引量:2,522H指数:2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 大骨节病 关节成形术
- 郭向阳

- 作品数:430被引量:3,309H指数:2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麻醉管理 恶性高热 围术期 老年患者
- 张兰

- 作品数:179被引量:83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术后镇痛 神经传导阻滞 活血化瘀
- 李民

- 作品数:153被引量:1,81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老年患者 超声引导 麻醉学 椎管内麻醉
- 蔡靓羽

- 作品数:71被引量:2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股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 老年患者 连续股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