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42篇“ 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文章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肢体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7、30d,两组Barthel指数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功能轻、中度障碍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严重障碍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 鲍爱芳
-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探析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强化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康复锻炼依从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肢体功能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偏瘫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提高患者满意度。
- 李梅
-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 2025年
-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老年脑出血后单侧肢体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并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个护理组。其中,对照组遵循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接受了一套精心设计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为了量化评估两种护理策略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实际影响,采用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作为评估工具,分别在护理实施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了细致的评分与对比分析。结果 在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相似(均较低),分别为(42.28±4.29)分和(42.31±4.35)分,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显著提高至(75.84±6.59)分,而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仅提高至(58.13±5.16)分,P<0.05。在首次床上活动、首次离床活动以及康复训练住院总时长三项时间指标中,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首次床上活动时间为(4.63±1.46)d,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为(35±1.29)d,康复训练住院总时长为(64.36±8.24)d;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时间指标分别为(8.27±1.96)d、(14.57±2.42)d和(89.64±10.17)d,P<0.05。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00%和74.00%,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时,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缩短患者首次床上活动、离床活动、康复训练总住院时长,更容易收获患者的认可。
- 刘红娜
-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恢复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共纳入128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名患者。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康复治疗从患者入院后的24小时内开始,持续至出院。观察肢体动作功能、肌力和肌肉萎缩程度等主要指标的恢复情况,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研究组在肢体动作功能评估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力量评估中,研究组(4.30±1.18)闭合掌心的最大力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25±1.20)(P<0.05)。在肌肉萎缩方面,研究组的肌肉体积(MV)从治疗前(70.54±4.18)提高至治疗后的(85.32±5.1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动作功能、肌力和关节灵活性,对加快患者的整体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钟燕萍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恢复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5年
- 有资料报道显示,我国总体人群当中,脑卒中终身患病率已经上升至39.9%,每年新发患者例数为250万人,发病率每年增长8.7%,每年由于脑卒中疾病死亡的患者达到160万左右,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因素,虽然很多患者在及时治疗后幸存,但是会有一系列的后遗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应该加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本文主要针对脑卒中后肢体恢复期间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全部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接收的确诊病患进行调研,共计例数为82例,先通过数字表法形式完成分组,显示对照组主要给予标准护理,观察组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比较各小组Fugl-Meyer评分及NHISS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调研,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全部患者均给予临床护理服务,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组间显示观察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综合分析各小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NHISS评分,护理后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优;对小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量表的分析,经过对比观察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状态恢复正常指标;对组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做统计,显示观察组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此次主要对脑卒中后患者恢复期间的护理方面进行调研,经过临床对比表示及时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促使患者各指标迅速转归,早期回归正常的生活,保证其生活品质。
- 侯莉符艳
-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后肢体功能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5年
- 针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本文探讨给予其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研究对象,即脑梗塞患者,共54例,均分为2组,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对比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研究对象的益处。结果 护理后2组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等评分,以及创伤后成长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本文探究得知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益处显著,值得推广该护理模式。
- 陈晓怡赵霞
-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
- 温针灸配合推拿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脑神经递质指标、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温针灸配合推拿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CI)的效果及对患者脑神经递质指标、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CI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西医+推拿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脑神经递质指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肢体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的79.17%高(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5-HT、DA高于治疗前,NE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5-HT(146.89±20.31)ng/ml、DA(76.89±8.21)ng/L高于对照组的(123.75±16.83)ng/ml、(53.71±6.83)ng/L,NE(5.13±1.36)ng/L低于对照组的(6.21±1.79)ng/L(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FMA评分及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评分及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推拿康复疗法可改善老年CI患者脑神经递质水平,有利于肢体功能提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郑红兰
- 关键词:脑梗死温针灸推拿脑神经递质
- 一种肢体功能恢复装置
- 一种肢体功能恢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自行训练困难或护理人员不容易把控肢体抬起角度或速度,影响肢体协调性恢复效果的问题;包括床板,第一转轴上固定有腿板,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臂板,床板下侧开设有前后方向的空槽,空槽内转动连接有...
- 张丹丹苗静静
- 康复护理在中风病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观察、评价康复护理在中风病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于2022.01—2022.12,通过均衡原则均分66例中风病恢复期偏瘫患者,两组组名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组内各有33例,前组试验内应用常规护理,后组试验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评价差异化护理干预对入组样本肢体功能运用价值。结果 差异化护理后,FMA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HAMD评分、生活质量SF-36指标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3.93%(31/33)、75.75%(25/33),前者更高,二者差距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 在中风病患者恢复期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价值较高,对其神经功能损伤、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心理,可以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刘秀美
- 关键词:康复护理中风肢体功能偏瘫神经功能缺损
-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观察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 2024年
- 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观察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NIHSS 评分和 Barthel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在护理能力、护理态度、康复指导、健康管理评分为89.12±0.32、90.56±0.87、91.22±0.64、90.11±0.54,优于对照组82.65±0.41、84.26±0.54、83.57±0.76、85.37±0.76。结论 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强化患者运动能力,同时还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 赵莎莎
- 关键词:肢体功能恢复
相关作者
- 王翔

- 作品数:245被引量:1,06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偏瘫 偏瘫患者 内镜 康复 胆总管结石
- 谭杰文

- 作品数:67被引量:34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高压氧 高压氧治疗 META分析 高压氧疗法 康复
- 葛向煜

- 作品数:36被引量:56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老年髋部骨折 气管插管 肢体功能恢复 非计划性拔管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 陈杰

- 作品数:40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疗效观察 偏瘫 脑卒中患者
- 张玲

-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鞍山市汤岗子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患者 肌电生物反馈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