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92篇“ 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章
名中医周英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学术经验概要
2025年
名中医周英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郑氏骨伤科的代表人物,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骨伤科疾病经验丰富独到,尤其擅长儿童肱骨骨折的诊治。她师从名医,在继承了我院郑氏骨伤科的学术基础,传承创新提出“治伤不离法,辨证施治”,重视中医整体观,要求治疗用药功能锻炼贯穿疾病治疗全过程,对儿童肱骨骨折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就名中医周英的儿童肱骨骨折治疗思想予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以发展传承其学术思想,造福更多患儿。
任波陈伟孙强刘兴坤周英
关键词:名中医学术经验肱骨髁上骨折
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患儿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肱骨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80)与B组(n=80)。B组行常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A组行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和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2周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评分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A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较B组的13.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患儿,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患儿康复,增加肘关节活动度,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高。
卢凤珊李伟强柯荣华马洪郭跃明
关键词:小夹板外固定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互助联合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肱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在肱骨骨折患儿中采取儿童互助联合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80例肱骨骨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采取儿童互助联合扁平化责任制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观察4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儿童焦虑性情绪量表(SCARED)各项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儿童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PedsQL4.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互助联合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可缓解肱骨骨折患儿消极情绪,改善其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刘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肱骨骨折的内外侧和外侧固定比较: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2025年
目的:肱骨骨折是儿童肘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对于移位的肱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选择合适的技术仍存在分歧。因而,此次荟萃分析旨在评估单侧和双侧交叉钉固定对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建库以来至2023-01-06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儿童肱骨骨折内外侧交叉固定和单纯外侧固定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主要观察指标是影像学结果(Baumann角丢失、提携角丢失)、肘关节功能和常见并发症(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针道感染)。结果:①共纳入18项研究;②两组Baumann角丢失(P=0.47)、提携角丢失(P=0.47)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外侧固定组与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优秀的患儿比例分别为70.7%和74.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2);两组在针道感染发生率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0.9),但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风险更高(P=0.02);③然而,当采用小切口联合探查时,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尺神经损伤的频率与外侧固定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④在GartlandⅢ型亚组中,两组在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优秀率(P=0.13)、尺神经损伤(P=0.13)和针道感染(P=0.61)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外侧固定技术相比,内外侧交叉固定方法更容易造成前臂的医源性神经损伤,但同时也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不过,通过小切口方法联合内外侧交叉固定似乎可以降低患者神经损伤的风险。因此,儿童肱骨骨折治疗采用小切口结合内外侧交叉固定可能是一种既保证结构稳定、又安全的固定方法。
陈臻陈曦李晓婷陈达鑫洪伟武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骨科植入物
外侧交叉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外侧交叉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肱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1例患儿采用单纯交叉克氏针固定、石膏外固定(对照组),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5例患儿采用外侧交叉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架固定(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资料,并采用Flynn肘关节分级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儿术后3、6个月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完整随访,无骨不愈合、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儿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侧交叉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骨折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可使患儿获得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的机会,还能降低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朱欢叶王梦瑶郑华江高超曹进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交叉克氏针外固定架
泪滴影与脂肪垫征在儿童隐匿性肱骨骨折中早期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泪滴影与脂肪垫征在儿童隐匿性肱骨骨折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33例肘部损伤患儿根据有无隐匿性肱骨骨折证据分为有骨折组(27例)和无骨折组(6例),在X线侧位片评估泪滴影、脂肪垫征和新生骨形成情况。结果治疗前侧位X线片显示,有骨折组23例(23/26)、无骨折组4例(4/6)前脂肪垫征阳性,有骨折组23例(23/26)、无骨折组4例(4/6)后脂肪垫征阳性,前、后脂肪垫征阳性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骨折组24例(24/27)、无骨折组2例(2/6)泪滴影变形,泪滴影变形发生率有骨折组高于无骨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泪滴影变形与隐匿性肱骨骨折呈正相关关系(P=0.002),而前、后脂肪垫征阳性与隐匿性肱骨骨折无明显相关性(P=0.302)。结论相较于前、后脂肪垫征阳性,泪滴影变形在诊断隐匿性肱骨骨折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预测性,且与隐匿性肱骨骨折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儿童隐匿性肱骨骨折的重要标准,而前、后脂肪垫征阳性与隐匿性肱骨骨折无明显相关性,仅作为肘部外伤时诊断的参考指标。
刘远忠吴剑平黎艺强李敬春徐宏文
关键词:儿童
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儿童肱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儿童肱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肱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康复依从性、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方案接受度、康复训练主动参与度、康复效果改善度、康复训练持续和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中吃饭、穿衣、洗漱、行走、如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活动度中屈伸、旋前、旋后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且Mayo肘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儿,采取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康复依从性,并改善其关节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黄媛徐建兵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障碍中医护理康复训练生活质量
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在小儿肱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先行手法整复至解剖或功能复位,随后对照组应用传统管型石膏外固定,试验组采用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携带角、Baumann角、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儿患肘Baumann角(78.15±1.88)°低于对照组(80.54±2.03)°,携带角(15.16±1.66)°高于对照组(12.51±1.26)°(P<0.05);试验组患儿患伤肢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79.14±8.04)分高于对照组(72.15±7.46)分(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vs 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和稳定性较好,可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刘俊锋赵红董英范小春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
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肱骨骨折患儿关节功能恢复、依从性的影响
2025年
探究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肱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肱骨骨折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各40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16.62±2.98)分、(16.85±2.76)分、(17.39±2.14)分、(17.62±3.03)分、(85.00%,34/40)比,研究组服务态度(21.53±2.64)分、健康指导(22.07±2.31)分、专业处理(22.84±1.86)分、文书书写(20.34±2.73)分满意度评分及患儿依从性(97.50%,39/40)更高,关节活动范围及功能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能提升肱骨骨折患儿护理依从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家长也会产生更高满意度,可推荐开展。
邢乐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关节功能依从性
肱骨骨折患儿应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评分的影响
2025年
探讨肱骨骨折患儿应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到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肱骨骨折患儿病例资料,共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1-6月患儿施展常规护理操作(对照组33例),6-12月患儿施展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操作(观察组33例)。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感受、运动功能、稳定性、以及日常活动度等整体恢复质量相比对照组得到了明显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用药情况、饮食结构、以及康复锻炼不同角度的依从性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也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人文关怀、交流技巧、临床实操、服务态度、以及责任意识的综合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骨折患儿应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效果显著,患儿的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评分均得到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程真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相关作者

周英
作品数:57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GARTLAND
王晓东
作品数:240被引量:534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弹性髓内钉
邓志强
作品数:82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儿童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弹性髓内钉
仲肇平
作品数:107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儿童 儿童 弹性髓内钉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郭跃明
作品数:85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法整复 肱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