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6篇“ 肺复张策略“的相关文章
保护性通气序贯策略对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序贯(RMB)策略对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接诊的外源性ARD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的常规治疗,即小潮气量(6mL/kg)+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的通气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RMB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短,且VAP发生率与病死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合指数(Fi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护性通气序贯RMB策略可有效改善氧合功能,减轻对血清动力学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钟雪飞艾青涯沈锦明
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肺复张ARDS氧合功能血流动力学
阶梯式策略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024年
有报道指出,机械通气会大大增加谵妄的发生率,同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脑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形式多为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障碍等。随着中国的老年人口数越来越多,由高龄人群带来的认知功能障碍问题持续增加。尽管麻醉下脑氧耗降低,但仍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脑功能损伤,从而将引起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而在机械通气期间进行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改善老年患者脑氧平衡状态,从而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应采用特定的通气策略,从而尽可能有效地打开萎陷的泡并维持其开放。而阶梯式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患者获益。本文对阶梯式策略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阿地拉·阿不来海提苏涛
关键词: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
超声引导下的策略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的策略对其生命体征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4年3月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静-吸合麻醉。麻醉苏时,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法,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手术结束前(T1)、后(T2)、拔管后30 min(T3)、术后1 d(T4)的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_(2)/FiO_(2)),统计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炎、胸腔积液、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0、T1时,两组间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SpO_(2)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T1、T2时,两组MAP和HR水平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T2、T3时,观察组和对照组间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PaO_(2)/Fi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的策略,其生命体征的稳定性不受影响,同时术后氧合作用得到改善,术后不良反应减少。
吴宁骆岳峰林少锋
关键词:肺复张生命体征
围术期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全身麻醉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导致患者发生,如诱导前给氧去氮会加速气道内气体的吸收导致吸入性;肌松药使膈肌松弛向头部移动造成压迫性;术中一旦患者脱离呼吸机回路,泡因失去外界正压的支持也会迅速塌陷。据报道,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约有9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1]。邻近区域的过度扩区域的机械应力及组织缺氧等因素会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及ROS大量释放、白细胞过度浸润,最终导致损伤[2]。老年、术前贫血状态、手术时间较长等因素也是术后部并发症(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保护性通气(LPV)策略是降低PPC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跨压使萎陷的泡打开[3]。本文就围术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裴帅杰谢克亮
关键词:炎症细胞因子肌松药肺保护性通气肺复张组织缺氧
基于机械能与跨压导向的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机械能(mechanical power,MP)与跨压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过程中最佳呼气末正压(best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Best PEEP)的滴定,分析二者对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ARDS患者,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充分镇静后经鼻腔置入食道测压管,采用PEEP递增法实施(recruitment maneuvers,RM),基于MP和跨压滴定Best PEE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M 30 min、2 h MP与跨压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结局两组RM 30 min及2 h各临床指标的变化趋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2 h MP与跨压对ARDS患者28 d病死率预测价值。结果RM 30 min及2 h存活组MP和跨压均显著下降,死亡组MP和跨压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在RM 30 min及2 h Best PEEP、RR比较,存活组均低于死亡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M 30 min及2 h MP与跨压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0和0.804,均P<0.05)。MP与跨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和0.795;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4~0.920和0.687~0.903(均P<0.05);敏感性分别为86.95%和82.50%;特异性分别为76.67%和59.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51和0.68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3和0.75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5和17.5。表明RM 2 h MP和跨压对ARDS患者28 d病死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在过程中基于MP与跨压监测可有效指导ARDS患者Best PEEP的滴定,并且二者对于ARDS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李晓东李甜邸兴伟胡占升郝春艳付海燕姜华茂
关键词:机械能ARDS肺复张
个体化策略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部超声指导与传统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65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传统组(R组)和部超声指导组(LUS⁃R组),每组40例。记录入手术室时(T1)、全麻拔管后30 min(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的部超声检查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采集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s,CC16)水平;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xygen index,OI);计算插管后10 min(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的动态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_(dyn));记录总次数,总时长,时血压下降幅度超过术前20%的次数,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气管插管拔管的时间),液体出入量,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术后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2、T3时LUS较T1时均升高(P<0.05)。R组中,T4时LUS较T1升高(P<0.05);LUS⁃R组中,T4时LUS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T4时LUS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T2、T3时OI较T1时均降低(P<0.05),T4时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T3、T4时OI均增加(P<0.05)。两组患者t2时较t1时C_(dyn)均降低(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时C_(dyn)增加(P<0.05)。两组患者T2~T4时血清CC16水平较T1时均升高(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T4时CC16水平均低(P<0.05)。LUS⁃R组的总时长及时血压下降幅度超过术前20%的次数较R组少(P<0.05)。两组患者总次数、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液体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两组PPC发生率比较,�
喇宏玲马琳苏涛徐桂萍
关键词:超声监测肺复张肺部并发症
策略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23年
相关研究表明,全麻手术后患者出现围术期的概率可高达90%以上,的发生可对病人产生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导致部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的增加及死亡率的增加。腹腔镜技术因其创伤小、愈合快,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术中体位的改变及气腹的建立,均可引起并加重围术期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作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目的是为临床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如何选用更合适的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曹远远
关键词:肺不张腹腔镜肺复张
超声指导下策略在老年全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超声指导下策略在老年全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0-80岁,ASA分级Ⅰ~Ⅲ级。...
樊菊
关键词:超声指导肺复张策略肺不张
不同策略在老年胸腔镜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手法、反策略在老年胸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57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术中、术毕实施手法,观察组实施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反。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及插管前5 min(T0)、插管后5 min(T1)、气腹建立后30 min(T2)、气腹建立后90 min(T3)、术毕(T4)、拔管后15 min(T5)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顺应性(Cdyn)。分析两组术前、术后3 d、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活量(FVC)、术后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相HR、MA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0至T5时相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明显。Cdyn主体内效应及主体间效应比较,Cdyn有随时间变化趋势。T1、T2时相Cdy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3、T4时相观察组Cdyn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观察组FEV 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低(χ^(2)=5.714,P<0.05)。结论与手法相比,PEEP递增法反可减轻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气腹,改善术中呼吸与术后功能,降低手术导致的心并发症发生率。
赵璐尹文静贾萌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不张肺复张
早期策略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在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研究早期策略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9月,选取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ICU收治的ARDS患者9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采取ASV模式,观察组49例采取策略联合ASV模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平均动脉压(MAP)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72 h和对照组治疗后72 h的MAP和PaO_(2)/FiO_(2)值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72 h的MAP和两组治疗后72 h的PaO_(2)/FiO_(2)值均较本组治疗后24 h高,且观察组治疗后24、72 h的MAP和PaO_(2)/FiO_(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早期策略联合ASV模式能够更好地改善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状态,预防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开展早期康
罗建军张明翰
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

相关作者

陈英
作品数:28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肺复张 ARDS 肺复张策略 乌司他丁 非体外循环
秦宗和
作品数:35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氧代谢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适应性支持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佑国
作品数:20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适应性支持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策略 间歇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王玉
作品数:36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益生菌 儿童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肺保护作用
郭长英
作品数:45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肺复张 ARDS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