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93篇“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相关文章
- 一种肺表面活性物质全自动给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表面活性物质全自动给药装置,包括用于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安装于给药器内,所述给药器用于匀速推动注射器以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述给药器包括:外壳、底盖、密封板、隔板、弹性夹持件、推药...
- 杨青耿丽丽闫爱静
-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以30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应用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血气分析指标[pH、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9.33%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FVC分别为(5.19±0.52)L/s、(2.04±0.18)L、(76.12±5.88)%、(2.68±0.23)L,均高于对照组的(4.57±0.43)L/s、(1.55±0.12)L、(68.28±4.93)%、(2.27±0.18)L(P<0.05)。治疗前,两组pH、OI、PaCO_(2)、PaO_(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7.36±0.16)、OI(352.19±72.26)mm Hg(1 mm Hg=0.133 kPa)、PaO_(2)(85.29±7.2)mm Hg高于对照组的(7.21±0.13)、(308.39±73.11)mm Hg、(80.39±6.98)mm Hg,PaCO_(2)(38.39±3.21)mm Hg低于对照组的(45.29±4.11)mm Hg(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患儿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陈淑珍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布地奈德联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大鼠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大鼠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S组、M组、B组、P组及BP组,各8只。M组、B组、P组及BP组大鼠均于气管内滴入胎粪混悬液制作MAS大鼠模型,其中S组:气管内滴入0.9%氯化钠溶液;M组:气管内滴入胎粪混悬液;B组:气管内滴入胎粪混悬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P组:气管内滴入猪肺磷脂注射液;BP组:气管内滴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猪肺磷脂注射液。比较5组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肺湿重/干重。结果S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正常,肺泡腔存在,有少许实变,肺泡出血轻,可观察到少量炎性细胞,肺泡间隔轻度增宽,肺泡腔内清晰,其内未见渗出物质。M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明显紊乱,大片实变,肺泡出血重,肺泡萎陷,未观察到正常肺泡腔,炎性细胞增多,肺泡间隔增宽,偶可观察到透明膜形成。B组:肺组织结构大部分有损伤,可观察到少许肺泡腔结构,肺泡壁出现断裂,有肺气肿形成,间隔可见增厚,伴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肺泡大量出血。P组:肺组织结构大致正常,肺泡壁增厚轻,观察到少部分肺泡壁有断裂,实变较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肺泡出血相对轻。BP组:肺组织肺泡结构大致正常,肺泡壁增厚不明显,未见大片实变,肺泡轻度出血,炎性细胞少。5组大鼠干预后肺湿重/干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6,P>0.05)。结论气管内滴入布地奈德、PS治疗MAS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组织炎症损伤,联合使用布地奈德及PS对减轻肺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较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 吴不非赵梦华徐俊黄芙蓉王娟梅Duane Wang王蝶张爱民
-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肺损伤实验大鼠布地奈德肺表面活性物质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和观察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NRDS的疗效较好,可调节和改善血气分析水平及肺功能情况,提升治肺疗效。
- 班瑜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血气分析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式对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同给药方式[气管插管(INSURE)技术、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对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收治的72例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36例,均给予PS治疗,A组采用LISA技术给药,B组采用INSURE技术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异常指标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d后全身氧代谢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A组二次PS、心动过缓、SpO_(2)降低、72h内机械通气发生率与B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pH、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d后两组PaO_(2)、PaCO_(2)、氧合指数均显著改善,且A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1d后两组pH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给药相比,通过LISA技术PS给药可提高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改善通气,提高氧合指数,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 李海燕
- 关键词:气管插管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 观察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 将36例ARDS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和研究组(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各1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氧动力学指标、一般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症状减轻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aO_(2)/FiO_(2)无明显差异,治疗前、治疗后6、24 h,两组pH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24 h研究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改善ARDS新生儿氧动力学指标,加速患者恢复。
- 梁达理
- 关键词:高频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采用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价值。方法:于2022年6月-2024年6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R)、内源性呼气末正压(iPEEP)、静态肺顺应性(Cst)]、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值]、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iPEEP、PaCO_(2)、MDA、SF、CRP低于对照组,Cst、PaO_(2)、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RDS治疗中应用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可促进患儿呼吸力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改善,也能改善免疫及炎症指标水平。
- 俞玲玲吴萍吴晓晖赵映敏
- 关键词: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化应激
- 无创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RDS患儿分为对照组(采用NIPPV治疗,28例)和观察组(采用NIPPV联合PS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起始无创通气(NIV)失败率、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氧疗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酸碱度(pH)]及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起始NIV失败率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呼吸困难缓解时间(17.24±5.42)h、氧疗时间(2.61±1.14)d、住院时间(39.14±7.28)d均短于对照组的(29.71±10.64)h、(3.52±1.39)d、(45.74±11.36)d(P<0.05)。治疗1 h后,观察组PaCO_(2)(41.71±3.15)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4.01±3.27)mm Hg,pH(7.30±0.08)、PaO_(2)(80.10±6.13)mm Hg高于对照组的(7.26±0.07)、(73.32±5.25)mm Hg(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采用NIPPV与PS联合治疗NRDS患儿能提高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氧合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 师娜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广州市从化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RDS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20例,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并发症、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支持时间、呼吸暂停次数)。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aO_(2)/吸入氧浓度分数(FiO_(2))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均低于治疗前,PaO_(2)、PaO_(2)/FiO_(2)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PaO_(2)/FiO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支持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RDS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支持时间,减少呼吸暂停次数,值得推广。
- 郑志凌黄爱玲李育文张静雯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振荡筛网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振荡筛网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患儿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为气管插管下NRDS患儿PS的最佳使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的NRDS患儿43例,按照PS给药方法分为实验组1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滴入PS给药,实验组采用振荡筛网雾化PS给药。观察并比较两组PS使用前后1 h内脑氧饱和度、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以及PS的使用次数、插管次数、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空氧时间及总用氧时间,纠正胎龄36周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重度BPD、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Ⅱ期及以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3级及以上、肺出血、肺部漏气发生情况。计算并比较两组BPD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无创辅助通气及空氧混合吸入天数的构成比。结果两组脑氧饱和度下降比例、心率下降比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比例、PS使用次数、插管次数、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总用氧时间以及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有创机械通气天数构成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荡筛网雾化PS可减少进展为BPD的NRDS患儿对有创通气的需求,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 谢月娥蒋美兰周丽芳刘远威曹慧春唐迎元李芬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相关作者
- 封志纯

- 作品数:833被引量:4,556H指数:2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儿童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宋国维

- 作品数:210被引量:1,466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肺表面活性物质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 孙波

- 作品数:178被引量:1,15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研究主题:肺表面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 谢尔凡

- 作品数:91被引量:33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烧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 烟雾吸入伤 肺损伤 吸入性
- 梅花

- 作品数:167被引量:5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