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2篇“ 肾主骨理论“的相关文章
基于理论探讨病与质疏松症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中医理论下,病与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筛选病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应用固定效应逆方差加权及多种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病与OP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5种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显示,膜性病(OR=1.0006,95%CI:1.0002~1.0009,P=0.0010)、慢性小球炎(OR=1.0008,95%CI:1.0001~1.0015,P=0.0380)、糖尿病病(OR=1.0010,95%CI:1.0001~1.0020,P=0.0316)、血清肌酐升高(OR=1.0130,95%CI:1.0000~1.0260,P=0.0508)可显著增加OP风险,估计的小球滤过率升高则与OP风险降低相关(OR=0.9970,95%CI:0.9953~0.9986,P=0.0003)。多重敏感性分析证实了结果的稳健性,未发现明显的多效性(MR-Egger截距P>0.05)和异质性(Cohran's Q检验P>0.05)。结论病与OP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佐证理论,为病相关OP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证据。
匡昱林王宇凰欧梁李洪芳熊罗节龚智超孙绍裘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慢性肾病中医理论
论中医理论质疏松症关系被引量:18
2023年
质疏松症之疾病名称在中医文献中虽没有明确记载,但早在《黄帝内经》之中就有“痿”“枯”之类似于此病之独到论述,且其认为虚同痿、枯密切相关。的强弱决定于之精气。充盛之精,源生化之髓,充足之髓,则充养了骼,则有力坚劲的骼形成,强劳作并且耐久立,形成坚固的牙齿且脱落不易。若具有不足之精,则产生空虚之髓,失养之骼,在小儿可见发育生长迟滞不前,无力而软,发病“五迟”“五软”。在成人可因质疏松而痿软,见腰膝酸软,甚则足痿不能行走,即“痿”;髓乏源,骼失养而导致质疏松。老年则因髓减枯,还易发生折。文章通过对中医学“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并结合现代医学质疏松病因病机以认识二者关系,以便于在科研、临床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抗质疏松治疗。
赵军董重阳李昕田广芳王雄耀师建平常虹高小明莫日根王振华刘岩
关键词:骨痿骨质疏松症肾主骨理论中医
理论探讨VD-FGF23-Klotho轴与DKD及其中医证候相关性
目的1比较T2DM、DKDⅢ-Ⅴ期患者血清25(OH)D3、FGF23、Klotho的水平差异,并分析25(OH)D3、FGF23、Klotho与DKD功能、代谢、炎症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探究三者对DKD病程进展的评...
康意
关键词:25(OH)D3KLOTHO肾主骨糖尿病肾脏病
基于理论探讨杜仲通过调控OPG/RANKL/RANK通路对去势质疏松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5
2023年
目的基于理论探讨杜仲对去势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法化醇组(0.05μg/kg)、杜仲组(2.76 g/kg),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建立去势质疏松性折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密度、血清生成指标、尿液代谢指标,以及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密度、股质量和压碎力、血清ALP活性、钙素水平以及组织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尿液钙和磷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法化醇组和杜仲组大鼠密度、股质量和压碎力、血清ALP活性、钙素水平以及组织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尿液钙和磷水平降低(P<0.05);与阿法化醇组比较,杜仲组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尿液钙和磷水平降低(P<0.05)。结论杜仲可通过减少钙磷流失,激活OPG/RANK/RANKL通路,进而缓解大鼠质疏松症状,起到补作用。
秧荣昆关智宇
关键词:骨质疏松肾主骨
基于理论探讨质疏松性折三期补论治思路被引量:5
2022年
质疏松性折在临床是中老年常见的折,在临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单纯针对折进行固定或者局部治疗是不够全面的。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临床应重视整体质疏松的改善。中医对质疏松性折已有大量研究,中医理论在临床应用广泛,根据联系,可尝试将补作为贯穿三期辩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文章根据理论,从补论治质疏松性折进行探讨。
陈有应张洋
关键词:肾主骨骨质疏松性骨折
理论防治退行性病基础与应用研究
理论防治退行性病基础与应用研究》一书,从“理论的文献挖掘、现代研究、临床应用、补中药介绍四部分,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理论在防治退行性病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并结合作者的研究提出了部分原创性...
张荣华编
基于理论探讨中医药调节miRNA干预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作为中医脏腑辨证的一大理念,贯穿于整个系疾病辨证当中,生髓为先天之本,维系人体骼系统发育的始终,随着人体年事的增长以及各类邪气侵袭,中精血亏虚,在骼中则体现在机能下降、质丢失甚至一系列运动障碍等,质疏松症运动系统问题发生。而微小核糖核酸(miRNA)作为调控免疫通路的转录因子之一,在调节成细胞介导的重塑和破细胞介导的吸收平衡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质疏松症作为我国老年患者一大疾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文章就理论为前提,结合miRNA在骼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就其在干预质疏松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更好指导临床。
王钢马鹏程田杰祥李平顺李燕
关键词:肾主骨理论中医药微小核糖核酸骨质疏松症
理论与雌激素介导的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增龄性变化之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理论和"雌激素介导的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增龄性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人的松质,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各年龄段人群的组织中的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和水平,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雌二醇(E2)、睾酮(T)含量。结果:男性与女性组组织中TERT、ERα的mRNA表达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5)。各组TERT蛋白表达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减少(P<0.05)。男性与女性血清中的E2、T、BGP水平均随着年龄增大逐渐降低(P<0.05)。TRACP5b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升高(P<0.05)。其中女性绝经前后E2、BGP、TRACP5b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同时,组织内TERT转录水平降低,端粒酶活性下降,使组织中形成功能衰退,形成低于吸收,从而导致质疏松,符合中医""理论
林煜张怡元吴银生肖莉莉冯尔宥林燕萍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增龄肾主骨
基于理论观察小球系膜细胞对成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小球系膜细胞对成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将成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和系膜细胞组。检测培养24h、48h7、2h、120h后的成细胞增殖情况,并在72h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及桥蛋白(OPN)浓度。结果:系膜细胞组上清液的成细胞增殖要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在72h后系膜细胞组上清液的AKP及OPN浓度要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结论:系膜细胞能直接作用于成细胞,促进成细胞的增殖及功能,为中医""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实证。
吴锋林日阳何立群
关键词:肾主骨系膜细胞成骨细胞
的内分泌作用与中医理论再探被引量:11
2011年
作为一个新揭示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至少两种激素,对矿盐代谢和能量代谢产生重要调节作用,与质疏松、异位钙化、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存在复杂关联。这些现代医学的新发现,与中医藏精的传统理论不谋而合,折射出中医理论的科学超前性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结合的内分泌作用研究,对中医藏精理论进行了再思考,并展望某些作用于中药有可能通过调节内分泌而发挥全身作用,进而干预相关疾病。
周鹏张艳军贾媛
关键词:内分泌肾主骨

相关作者

王拥军
作品数:815被引量:6,592H指数:3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病 益气化瘀方 椎间盘 椎间盘退变 软骨细胞
唐德志
作品数:150被引量:1,23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 骨折愈合 骨质疏松 去卵巢
施杞
作品数:817被引量:5,444H指数:3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颈椎病 椎间盘 益气化瘀方 椎间盘退变 脊髓型颈椎病
朱溪麟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肾主骨理论 肾主骨 《内经》 肾虚
舒冰
作品数:123被引量:1,18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益气化瘀方 骨质疏松性骨折 破骨细胞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