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2篇“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相关文章
HES5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HES5(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5)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分析和筛选GSE66494数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小鼠的输尿管梗阻模型(unilateral uretera obstruction,UUO),检测肾组织中HES5的表达水平。TGF-β1(10 ng/mL)处理HK-2细胞24 h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化模型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S5的表达水平。用过表达HES5的质粒染HK-2细胞,24 h后检测其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及凋亡相关标志物(Bax、Bcl2)等蛋白表达;然后,将HK-2细胞分为4组:Control组、siHES5组、TGF-β1组、siHES5+TGF-β1组,检测各组的纤维化及凋亡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运用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KT、p-AKT、PI3K、p-PI3K的蛋白表达。通过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过表达HES5的HK-2细胞后,检测Vimentin的表达。结果HES5的表达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小鼠纤维化肾组织中均显著上调;过表达HES5可以促进HK-2细胞中FN、CollagenⅠ、Vimentin、Bax的合成,抑制Bcl2的表达(P<0.05);敲低HES5不仅下调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还抑制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此外,HES5基因敲低使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降低(P<0.05);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减弱了HES5对Vimentin的诱导作用。结论敲低HES5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这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有关。
张羽寒衡雪朱琳谢攀许桂莲彭侃夫
关键词: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TGF-Β1
白介素-34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索白介素-34(IL-34)对高糖(HG)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HG组(30 mmol/L HG作用48 h)、siRNA IL-34染组与HG+siRNA IL-34染组。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细胞IL-34蛋白表达;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表型改变;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钙黏素(E-ca)、NF-κB、磷酸化的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 HG处理后,NRK-52E细胞的IL-34、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ca蛋白表达降低;而siRNA IL-34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的高表达,提高E-ca蛋白的表达;同时,HG组p-NF-κB蛋白表达上调,而siRNA IL-34可下调p-NF-κB蛋白表达。结论 HG环境下IL-34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而实现。
蔡晓仪吴越女董季秋池胤懋齐秋萍张秀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NF-ΚB信号转导通路
柴胡皂苷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RIF)组(5μg/L TGF-β1)、阳性对照组(5μg/L TGF-β1+10μmol/L贝那普利)、SSD组(5μg/L TGF-β1+10.00μmol/L SSD)、SSD+DKK-1组(5μg/L TGF-β1+10.00μmol/L SSD+100μg/L DKK-1)。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细胞有序、紧密排列,RIF组细胞呈现出长梭形且细胞排列分散;阳性对照组、SSD组和SSD+DKK-1组中长梭形细胞较RIF组减少且细胞分散程度降低。RIF组E-cadherin荧光斑低于对照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Ⅰ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SSD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RIF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RIF组(P<0.05)。SSD+DKK-1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SSD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SSD组(P<0.05)。结论SSD可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途径活化有关。
王珍胡浩强刘国辉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柴胡皂苷D
中药单体及复方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不可逆的疾病进展过程,最终会发展为肾衰竭,进入终末期肾病。目前,CKD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全球CKD患者达8%~16%,故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肾间质纤维化(rent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关键的病理基础,肾间质纤维化(rent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关键的病理基础,而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cal cells,RTECs)间充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发生RIF的核心环节也。因此,合理干预EMT可有效降低RIF发生。
崔童(综述)楼晓慧陈亚萍南丽红
关键词:中医药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损伤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6 mg/kg)、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7、14、21 g/kg)。给药8 w后,取其肾脏行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实验,测定肾组织E-钙黏蛋白(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当归芍药散中、高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正常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α-SM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可见,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芍药散中剂量组α-SMA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
刘岳轩陈文钰陈言马梦舸王鹏禹刘湘花高小玲金艳刘晨吴效通王晓李晓冰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
维生素D3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adenosylated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target of rapamycin,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活性维生素D3(Vitamin D3,VitD3)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取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复制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VitD3低剂量组和VitD3高剂量组,剩余的2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VitD3低剂量组、VitD3高剂量组自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分别灌胃给予10 IU/g、20 IU/g的VitD3(溶于花生油),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花生油灌胃处理,共给药8周,然后统计每组剩余大鼠个数:对照组15只,模型组12只,VitD3低剂量组14只,VitD3高剂量组15只。模型构建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尿蛋白量和血肌酐;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改变;TUNEL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和自噬相关蛋白Ⅱ(autophagy associated proteinⅡ,LC-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和LKW/BWT均明显增加,炎症浸润明显增加,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 protein,E-cadherin)显著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显著增加,p-mTOR含量显著降低,p-AMPK和LC-Ⅱ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VitD3低、高剂量组大鼠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和LKW/BWT均明显减少,炎症浸润明显减少,E-cadherin显著增加,α-SMA显著减少,p-mTOR含量显著增加,p-AMPK和LC-Ⅱ蛋白显著降低(P<0.05),VitD3高剂量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VitD3可能通过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自噬作用,减轻EMT,延缓大鼠DN的进展。
杨耀堂孙绪敏于德娟
关键词:维生素D3糖尿病肾病上皮细胞转分化WISTAR大鼠
SIGIRR通过调控IL-1R/TLR-NF-κB-TGF-β通路抑制IL-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目的  研究证实在过早死亡的原因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位于第三,仅次于艾滋病和糖尿病,并且由于糖尿病、高血压、老龄化和环境毒素等因素,CKD的发病率仍持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日益...
蒋克国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纤康抑制TGF-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观察中药复方肾纤康对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肾纤康给大鼠灌胃,腹主动脉采血,分离含药血清。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含药血清组(低、中、高剂量)5组。除外正常组均用10ng/ml的TGF-β1 诱导刺激,经药物干预细胞72h后,观察药物对NRK-52E细胞形态的影响,并采用CCK8法检测肾纤康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结果 TGF-β1 能显著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样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肾纤康能抑制TGF-β1的作用,且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肾纤康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且这种变化在肾纤康各剂量组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范惠张琼陈定国梁颖兰杜小梅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糖尿病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镰形棘豆总黄酮对糖尿病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KKay小鼠模型,分别以低、中、高剂量(0.1、0.2、0.4 g/kg)的镰形棘豆总黄酮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每天给药前观察动物一般状况;造模的第0、2、4周分别检测记录一般状况、体质量和空腹血糖;第5周时,取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采集的血清中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含量变化用于评价肾功能以及检测肾间质中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镰形棘豆总黄酮可以剂量相关性地减轻糖尿病KKay小鼠的体质量、血糖显著下降(P<0.05);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显著下降,血清中Cr、BUN以及UA均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肾组织中肾小球数量明显增多,肾小球细胞数目以及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明显减少;抗体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有所提高,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肾间质中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下降(P<0.05)。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能够提升体质量,降低血糖,显著降低Cr、BUN以及UA,抑制肾组织中肾小球凋亡,降低肾小球细胞数目以及ECM,一定程度上提高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抑制α-SMA的表达,提示镰形棘豆总黄酮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高博魏瑞贤杨丽霞刘铜华薛建军陈世海
关键词: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栀子苷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TGF-β/Smad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栀子苷(GE)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化生长因子-β和Smad相关蛋白(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组、GE 1、10、50、100μmol/L组。对照组HK2细胞在5.5 mmol/L低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于25 mmol/L高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GE 1、10、50、100μmol/L组同时添加GE,使GE终浓度分别为1、10、50、100μmol/L,干预48 h。显微镜下观察HK2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纤连蛋白(FN)、E-钙黏素(E-cad)、Ⅳ型胶原(COLⅣ)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磷酸化Smad3(p-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细胞呈多边形或卵圆形,分布均匀;高糖组细胞部分呈现长梭形、胞核呈梭形变;随着GE剂量的升高,细胞形态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FN、COLⅣmRNA水平,TGF-β1、p-Smad3/Smad3、α-SMA蛋白水平,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细胞中E-cad mRNA水平降低(P<0.05);与高糖组相比,GE 1μmol/L组细胞中FN mRNA水平,TGF-β1、p-Smad3/Smad3、α-SMA蛋白水平,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GE 10、50、100μmol/L组细胞中FN、COLⅣmRNA水平,TGF-β1、p-Smad3/Smad3、α-SMA蛋白水平,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细胞中E-cad 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 GE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TGF-β/Smad通路。
梁栋杨洪涛
关键词:栀子苷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关作者

郑法雷
作品数:358被引量:1,714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肾间质纤维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樊均明
作品数:433被引量:2,291H指数:21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糖尿病肾病 肾脏病 肾脏疾病
刘华锋
作品数:297被引量:1,140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小管上皮细胞 尿蛋白 白细胞介素18 IL-18 肾组织
刘伏友
作品数:610被引量:2,00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腹膜间皮细胞 腹膜纤维化 人腹膜间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余学清
作品数:756被引量:4,378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狼疮肾炎 血液透析 腹膜间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