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1篇“ 肾根治性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局限癌患者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后慢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局限癌患者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后慢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78例局限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后12个月内是否出现CPSP分为非CPSP组(124例)和CPSP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局限癌患者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慢疼痛史、肿瘤位置、TN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复合外周神经阻滞、手方式、手时间、中失血量、后疼痛补救、前焦虑评分、前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PSP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后急中重度疼痛占比、前抑郁评分、后1 d WBC均高于非CPS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后急中重度疼痛、前抑郁评分高、后1 d WBC高均是影响局限癌患者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后急中重度疼痛、前抑郁评分高、后1dWBC高均是影响局限癌患者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的围手期管理方案,以降低CPSP的发生风险。
魏波钟开清谭贤明
关键词:局限性肾癌术后慢性疼痛
基于CT的可视化三维成像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CT的可视化三维成像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基于CT的可视化三维模型重建的前评估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通过三维模型行前评估,对照组通过强化CT、CT动脉血管造影(CTA)行前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手时间、转开放手例数、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后肿瘤复发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患侧比例、动静脉变异、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手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放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后均未发生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前进行基于CT的可视化三维重建,可明显减少中副损伤发生,避免中转开放,缩短手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
邢力永刘志飞蔡启亮朱研峰邓刚
关键词:肾肿瘤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循证护理在癌患者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癌患者在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期间提供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从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研究病例为上述时间段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从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
杨旭瑾
关键词:肾癌循证护理满意度
以循证为基础的ERAS模式对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以循证为基础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模式对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00例,应用计算机分层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ERAS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循证为基础的ERAS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后24、48 h疼痛程度,后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损伤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情况。结果:后24、48 h,两组疼痛程度均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循证为基础的ERAS模式可减轻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快速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何雨晴王琼阎淑芹王玲付冉冉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椎旁阻滞与局部浸润麻醉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后炎细胞因子水平和恢复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麻醉用于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切除对患者后炎细胞因子水平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选取2022年1~8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行择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后均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后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系统免疫炎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后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后1、2天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更低(P<0.05);后1、3天时SII、IL-6更低(P<0.05);后1、2、5天时的QoR-15评分更高(P<0.05);中瑞芬太尼用量更少(P<0.01);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更少(P<0.05);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较局部浸润麻醉可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切除提供更好的中及后镇痛效果,降低后早期炎反应,加速患者早期康复。
李月殷国江阮剑辉宋晓阳甘国胜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标本取出方法的探索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一次切口保护套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标本取出效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接受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的37例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后标本取出体外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使用一次切口保护套,对照组则使用传统自制标本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取出时间和置入次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225.94±47.04)、(508.84±45.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7例患者标本一次顺利取出,1例因肿瘤较大,取出困难,经延长切口后顺利取出,所有标本完整均未破裂;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标本一次顺利取出,另外2例患者经适当延长切口后取出,所有标本完整均未破裂。两组置入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随访1年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癌细胞经手切口种植转移的情况。结论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中运用一次切口保护套来辅助取标本,其手时间短、操作简单,易上手,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侃张融
关键词:肾肿瘤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标本
阶梯式手培训模式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介绍我中心阶梯式手培训模式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教学中的初步探索经验。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进修或者攻读研究生学位并接受腹腔镜培训的泌尿外科医师30名,随机分为阶梯式培训组和传统教学组。比较两组学员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学历、职称以及既往腹腔镜手经验。达到研究终点后,比较两组的首例手资料、手培训时间和例数、学员评分。结果:两组学员在年龄、学历、职称和腹腔镜手经验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系统培训,两组共30名成员均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首例患者年龄、别、肿瘤侧别、肿瘤最大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传统教学组相比,阶梯培训组手培训时间更短(5.7月vs.6.8月,P=0.007),培训例数更少(5.3例vs.6.5例,P=0.002),首例手时间更短(88.1 min vs.101.3min,P=0.010),学员评分更高(8.2 vs.7.0,P=0.014)。两组在首例出血量和并发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阶梯式手培训模式安全可行,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适合在其他培训中心推广应用。
顾良友王保军马鑫李宏召张旭
关键词:泌尿外科肾根治性切除术教学
循证护理在癌患者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癌属于恶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针对癌优选手治疗,而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成为治疗的优选式。为提高患者的手效果及安全,需优化手护理工作。本文探讨循证护理在癌患者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胡晓丹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护理肾根治性切除术肾癌
单一者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单一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分析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2月—2021年3月由同一手医师连续完成的10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A、B、C、D、E组(A组即第1阶段组为第1~20例,B组即第2阶段组为第21~40例,C组即第3阶段组为第41~60例,D组即第4阶段组为第61~80例,E组即第5阶段组为第81~100例),对比各组患者手时间、中出血量、中中转率、引流管留置时间、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各组患者年龄、别、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手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中出血量、中转率和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手时间和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和E组患者手时间、中出血量、中中转率、引流管留置时间、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具有良好的安全和可行,随着手经验的积累,患者手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中出血量、中转率和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学习曲线约为40例。
孟旭辉魏勇沈露明曲雪骞王世衍王心怡胡海斌苏健朱清毅
关键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分析
后腹腔镜下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治疗T1b期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治疗T1b期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后腹腔镜手治疗的102例T1b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方式分为部分切除术组(49例)和根治性切除术组(53例)。比较两组的手时间、住院时间、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出血量及围手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后定期随访,比较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情况。结果部分切除术组的手时间长于根治性切除术组,中出血量少于根治性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后引流管拔出时间、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前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1 d,两组患者的BUN和Scr水平均较前升高(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Scr和BUN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6、12个月,部分切除术组的Scr、BUN水平均低于根治性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vs.4.1%、1.9%vs.2.0%,均P>0.05);两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例(94.3%)vs.47例(95.9%),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治疗T1b期癌的短期疗效、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相似,但后腹腔镜下部分切除术后对患者的功能影响更小。
陶美满马克钧郭涛周留正潘鹏
关键词:肾肿瘤肾切除术

相关作者

李学松
作品数:367被引量:1,517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预后 肾肿瘤 肾癌
张旭
作品数:1,282被引量:6,422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肾肿瘤 后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膀胱肿瘤
何志嵩
作品数:233被引量:1,191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肾癌 腹腔镜 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肾肿瘤
周利群
作品数:511被引量:2,450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腹腔镜 前列腺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肾癌
张崔建
作品数:65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肾癌 肾肿瘤 肾切除术 预后 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