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3篇“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相关文章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上皮性囊肿1例报告
2024年
患者,女,24岁。因体检发现右肾肿1天入院。门诊行上腹部增强+3D示右肾前中份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16 mm×10 mm, 增强扫描内见分隔,不均匀强化,考虑肿性病变,性质待定。查体:双肾区未触及肿块,无压痛、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未见特殊。B超检查:右肾中下段可见一个混合性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3 mm×12 mm, 以囊性为主,局部外凸,壁稍厚,内透声差,内可见分隔光带,考虑右肾中下段复杂囊肿。
王名法
关键词:肾脏脂肪瘤囊肿肾肿瘤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上皮性囊肿2例临床病理观察
2024年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上皮性囊肿(angiomyolipoma with epithelial cysts,AMLEC),最早是由Davis等[1]和Fine等[2]于2006年分别在两个独立的研究中报道。2012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温哥华肾肿分类[3]正式将AMLEC归类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新的组织学亚型,扩展AML组织学谱系。
尹霞付劲锋杨洪燕施登超
关键词:肾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上皮囊肿
预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出血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建立并评价预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自发性破裂出血的风险模型,帮助临床更好地评估患者疫情与应对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22年12月诊断为RAML的436例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有21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是否破裂出血分为非破裂出血组(181例)和破裂出血组(3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RAML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根据R语言建立列线图模型,使用Calibration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线下面积(AUC)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发现临床表现、肿直径、肿外凸率、肿血供、是否合并结节性硬化症(TSC)与破裂出血显著相关(P<0.05),建立的列线图Calibration曲线拟合度较好,AUC线下面积为0.956(95%CI:0.856~0.943),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力。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以帮助临床较好地预测RAML自发性破裂出血的风险。
侯亚坤周星宇高钰宋鸿文刘强王玉杰王文光
关键词:自发性破裂出血列线图肾功能损伤
MSCT特征影像对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2022年
回顾性分析MSCT特征影像表现对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22例(RAML组)及肾细胞癌40例(RCC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RAML组含有脂肪成分、“刀切征”以及“皮质掀起征”的发生率高于肾癌组(P<0.05),RAML组囊变以及钙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RCC组(P<0.05)。结论肾脏占位内含脂肪成分,具有“刀切征”,“皮质掀起征”,少见伴有囊变、钙化,如合并破裂出血,高度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龙仲云
关键词:MSCT
最大径≤4 cm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征象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的最大径≤4 cm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MRI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最大径≤4 cm的112例AML患者,其中5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根据MRI上能否观察到脂肪成分,分为含脂肪AML和乏脂肪AML。评估MRI征象,包括肿最大径、肿位置、生长方式、形状、鸟嘴征、劈裂征、假包膜、出血、囊变、坏死、血管流空影、T_(2)WI及DWI信号强度及均匀性、强化峰值所在期相。含脂肪和乏脂肪AML病灶最大径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MRI征象的差异。结果112例患者共123个病灶,其中96个为含脂肪AML,27个为乏脂肪AML。82个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112个为外生性生长,71个强化峰值位于皮髓质期,出现劈裂征、鸟嘴征、囊变、假包膜、出血的病灶数分别为30、49、1、1、1个,未见坏死征象。乏脂肪AML均为单发,含脂肪AML与乏脂肪AML病灶最大径分别为2.5(1.7,3.5)、1.8(1.4,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P=0.005)。含脂肪与乏脂肪AML中,分别有65、12个T_(2)WI呈不均匀信号,鸟嘴征、劈裂征的个数分别为44、5和26、4个,DWI上分别有57、10个信号不均匀,在生长方式上完全内生、部分外生、完全外生的个数分别为5、44、47和6、8、13个。2组间鸟嘴征、T_(2)WI和DWI均匀性、生长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EAML患者共8个病灶,其中1例多发为4个含脂肪病灶。另外4例均为单发,其中2个为含脂肪病灶,2个为乏脂肪病灶。1个乏脂肪病灶中可见出血。结论手术切除的≤4 cm的AML常表现为外生性生长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强化峰值多位于皮髓质期,可出现劈裂征及鸟嘴征,少见囊变、假包膜、出血征象,无坏死征象。相对于含脂肪AML,乏脂肪A
崔梦秋王海屹许伟郝雨薇丁效蕙王松康欢欢叶慧义
关键词:肾脏肿瘤血管肌脂瘤
Birt‑Hogg‑Dubé综合征合并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Birt‑Hogg‑Dubé综合征(BHDS)是一种由卵泡素(FLCN)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肺、肾、皮肤等。典型表现为弥漫性肺部囊性病变或伴复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或毛盘,肾癌的发生率可高达30%,但BHDS患者合并肾脏良性肿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BHDS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等,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BHDS并发肾脏良性肿的认识。
张国凤曹洁韦炜肖峻李田彭燕孟凡青胡晓文
关键词:肾脏良性肿瘤复发性气胸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LPR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影像科做检查的LPRAML患者及CCRC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其纳入LPRAML组(48例)、CCRCC组(32例)。2组均行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比较2组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延迟期的病灶CT值及各期病灶CT值与对侧/同侧肾皮质CT值的比值;同时分析2组影像征象。结果LPRAML组平扫时病灶CT值高于CCRCC组(P<0.05),而2组皮质期、髓质期、延迟期的病灶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RAML组皮质期病灶CT值与对侧正常肾皮质CT值的比值低于CCRCC组(P<0.05),其余各期病灶CT值与对侧/同侧肾皮质CT值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RAML组病灶大小低于CCRCC组(P<0.05);LPRAML组单发、有囊变、有假包膜者占比分别为71%、8%、0,低于CCRCC组的100%、72%、9%(P<0.05);而2组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LPRAML,CCRCC单发、囊变征象更为明显,皮质期相对强化程度较高,在两者的临床鉴别中,可联合肾脏病灶的CT表现及平扫、增强扫描皮质期的强化特点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对LPRAML、ccRCC进行鉴别诊断。
韩亚峰刘红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透明细胞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上皮性囊肿四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上皮性囊肿(angiomyolipoma with epithelial cysts,AML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间诊断的4例肾脏AMLEC,观察其临床特征、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均为女性,年龄19~52岁(平均34.5岁)。3例为体检偶然发现,病史1~6年。术前影像学Bosniak分级:3例为Ⅲ级,1例为Ⅳ级。肿最大径2.5~9.0 cm(平均5.0 cm)。镜下观察4例AMLEC均表现为3种组织学构成:(1)被覆单层立方/柱状、偶尔为鞋钉样上皮的单纯性囊肿;(2)紧邻囊肿上皮下为薄层的"生发层样"间质,由致密的富于细胞的苗勒样短梭形细胞组成,其内可见散在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3)最外层是厚的长束状的平滑肌样间质,常见围绕畸形的厚壁血管生长。束之间常见丰富的裂隙状淋巴管分割。4例肿均无脂肪成分,细胞形态温和,未见不典型性和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囊肿被覆上皮强表达PAX8和CK7;上皮下"生发层样"间质强表达黑色素分化标志物(HMB45、Melan A、Cathspin K、MiTF)以及苗勒分化标志物(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D10),不表达平滑肌分化标志物(平滑肌动蛋白、结蛋白、calponin);外层平滑肌样间质强表达平滑肌分化标志物,仅偶尔或散在表达黑色素分化标志物和苗勒分化标志物。3例术后获得随访信息,分别随访3、5及66个月均未见肿复发或转移证据。结论肾脏AMLEC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学亚型,生物学行为良性,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病理医师应熟悉AMLEC的临床病理表现谱,应将其包括在上皮和间叶双相特征肾肿的鉴别诊断之中。
张欣何向蕾赵明
关键词:肾肿瘤囊肿
最大径≤3 cm的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MRI鉴别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在最大径≤3 cm的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mf)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最大径≤3 cm的18例20枚AMLmf与30例30枚CCRCC的MRI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小径/最大径比值对AMLmf与CCRCC诊断的最佳阈值,采用χ~2检验分析T2WI信号、劈裂征、脂肪信号、假包膜、囊变或坏死、最小径/最大径的比值、DWI及强化方式在AMLmf与CCRCC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ROC曲线显示病灶最小径/最大径比值鉴别AMLmf与CCRCC的面积为0. 851,当最小径/最大径比值为0. 870时,鉴别AMLmf与CCRCC的敏感性为86. 7%,特异性为70. 0%。AMLmf与CCRCC在T2WI低信号、劈裂征、假包膜、囊变或坏死、DWI低信号及延迟性强化方面分别为15/20(75. 0%)和5/30(16. 7%)(χ~2=17. 014,P=0. 000)、14/20 (70. 0%)和6/30 (20. 0%)(χ~2=6. 400,P=0. 011)、4/20(20. 0%)和25/30(83. 3%)(χ~2=19. 759,P=0. 000)、0/20 (0. 0%)和17/30 (56. 7%)(χ~2=17. 172,P=0. 000)、10/20(50. 0%)和5/30 (16. 7%)(χ~2=6. 349,P=0. 012)、16/20 (80. 0%)和12/30 (40. 0%)(χ~2=7. 792,P=0.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脂肪信号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2WI低信号、劈裂征、DWI低信号、最小径/最大径比值<0. 870、延迟性强化有助于AMLmf的诊断,假包膜、囊变或坏死、最小径/最大径比值> 0. 870有助于CCRCC的诊断,准确识别这些征象对两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张丽青韩志江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肾肿瘤
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提高对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医院经免疫组化证实的117例肾脏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典型肾脏AML 97例,肾脏EAML 20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肿组织内的表达,比较二者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79/98)、82.3%(79/96),共同表达率为76.6%(72/94)。E-cadherin在经典型肾脏AML组织中仅细胞质表达率为61.9%(39/63),同时伴有细胞膜表达率为38.1%(24/63);而肾脏EAML组织中仅细胞质表达率为25.0%(4/16),同时伴细胞膜表达率为75.0%(12/1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2)。β-catenin在两亚型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4/80)和93.8%(15/1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3)。结论 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差异表达可能辅助鉴别肾脏AML的不同亚型,用以指导临床和病理诊断。
白红松刘晓琪王冰凝张海峰郑闪寿建忠
关键词:血管肌瘤脂肪瘤E-CADHERINΒ-CATENIN

相关作者

张旭
作品数:1,220被引量:6,281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后腹腔镜 肾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膀胱肿瘤
王旭荣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自发性破裂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表现 肺肿瘤 MSCT
王海屹
作品数:131被引量:81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肾肿瘤 MRI 肾癌 前列腺肿瘤
朱正
作品数:14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CT表现 影像学表现 卵巢肿瘤 螺旋计算机 肾肿瘤
郭刚
作品数:119被引量:57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后腹腔镜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膀胱肿瘤 肾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