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胃管灌注“的相关文章
- 胃管灌注中药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瘘1例
- 2018年
- 目的 食管癌穿孔,预后极差.本研究运用胃管灌注中药治疗1例食管癌食管-气管瘘患者,服中药仅14剂,瘘口不仅愈合,而且肿瘤较前缩小.对于食管癌穿孔的患者,运用胃管灌注中药治疗,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
- 葛同军曹炳龙
- 关键词:食管癌穿孔食管-气管瘘噎膈胃管灌注中药
- 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灌注结合临床常规内科方法治疗肠梗阻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灌注联合临床常规内科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于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42例,按照人院时的单双号分成常规组和中药组,各21例。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内科方法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灌注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的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后第3天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药物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76.2%(16/21)比52.4%(11/21)]、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在12个月随访期间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242±21)ml比(386±23)ml、(3.2±1.0)d比(4.2±1.0)d、(7.0±1.1)d比(8.1±1.0)d、4.8%(1/21)比23.8%(5/21)](均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28.6%(6/21)比81.0%(17/21)],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使用复方大承气汤和临床常规内科方法治疗肠梗阻,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
- 王宁德
- 关键词:肠梗阻胃管灌注复方大承气汤
- 早期胃管灌注硫酸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胃管灌注硫酸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淀粉酶及急诊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09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3例急性胆原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67)与B组(n=66)2组。B组采用常规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胃管灌注硫酸镁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淀粉酶、体温等各项指标降低率、自主排便率及急诊手术率对比情况;记录其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1A组治疗后WBC、淀粉酶等指标降低率、急诊手术发生率及自主排便率均高于B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治疗后,A组患者VAS评分为(2.3±1.1)分,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5.2±1.8)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胃管灌注硫酸镁疗法,可有效缓解其部分早期症状,减少治疗后24 h内急诊手术发生率,利于患者自主排便,能加速胆管结石排除,缓解括约肌痉挛情况,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痛等具有积极意义。
- 高文杰冯建中
-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 通肠排气汤内服结合胃管灌注治疗肠梗阻68例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研究通肠排气汤内服结合胃管灌注来诊治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诊治的136例患者,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8例只使用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常规西医方式来进行诊治。而治疗组中的68例患者则在对照组诊治基础上服用通肠排气汤结合胃管灌注等方式来治疗。结果:治疗组,共治愈患者60例,出现好转情况的为4例,总治愈率达94.12%,而对照组为68例,治愈患者35例,好转18例,总治愈率为77.94%,治疗组诊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在24 h肠梗阻缓解时间上明显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通肠排气汤内服并且结合肠管灌注的方式来治疗肠梗阻效果好,并具有无创伤与痛苦小等基本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段晓霞陶永胜
- 关键词:胃管灌注肠梗阻
- 中药方剂内服结合胃管灌注治疗肠梗阻68例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内服结合胃管灌注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温泉医院收治的136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只采用抗感染、胃肠减压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中药方剂、胃管灌注等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68例,治愈60例,好转4例,治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68例,治愈35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77.9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24h肠梗阻缓解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剂内服结合胃管灌注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国东
- 关键词:肠梗阻中药方剂胃管灌注
- 不同时机胃管灌注白陶土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给予白陶土胃管灌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立即给予洗胃、白陶土胃管灌注、导泻、大剂量激素、护肝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入选病例的中毒剂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白陶土胃管灌注时间分为3组,其中灌注时间t≤6 h的A组16例、6 h12h的C组11例。观察3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时间、例数和1周内的病死率。结果:A组出现MODS 12例,发生MODS时间为(3.21±0.54)d,1周病死6例;B组出现MODS10例,发生MODS时间为(2.53±0.37)d,1周病死5例;C组出现MODS10例,发生MODS时间为(2.61±0.52)d,1周病死5例。A组与B、C两组间MODS发生时间、MODS受损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周病死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大剂量白陶土胃管灌注能有效减轻或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 曾润生高渝峰史晶黄澎
- 关键词:中毒百草枯白陶土
- 胃管灌注泛影葡胺和医用石蜡油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比较泛影葡胺、医用石蜡油及单纯输液等非手术方法对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3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分成3组:单纯输液组(对照组)44例,行单纯液体保守治疗;医用石蜡油组34例,除对照组治疗外并经胃管注入10%医用石蜡油溶液100 mL;泛影葡胺组45例,除对照组治疗外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溶液100 mL。观察各组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泛影葡胺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石蜡油组与单纯输液组均明显缩短(P〈0.05~0.01)。结论胃管灌注泛影葡胺治疗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与常规非手术疗法有同样的效果,且具有明显缩短小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的优点。
- 吕志诚苏芝兰王湘辉
- 关键词:小肠梗阻粘连性泛影葡胺
- 胃管灌注泛影葡胺、液状石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管灌注泛影葡胺、液状石蜡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治疗价值。方法30例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胃管灌注76%泛影葡胺60~80ml,液状石蜡100~200ml,并夹闭胃管2—3h,6—12h后经腹部透视观察疗效,24h内造影剂到达结肠且病情缓解者,继续非手术治疗,否则根据情况及时剖腹探查。结果30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28例,手术治疗2例。住院时间3~7d,平均4d。结论胃管灌注泛影葡胺、液状石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廖林娜
- 关键词:泛影葡胺液状石蜡粘连性肠梗阻胃管灌注
- 立止血联合洛赛克治疗消化道出血60例疗效观察
- 2009年
- 将60例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原发病治疗、禁食及支持疗法;观察组另加用立止血和洛赛克胃管内灌注保留,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77%)。
- 王海燕
- 关键词:立止血洛赛克胃管灌注消化道出血
- 生大黄浸液胃管灌注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生大黄浸液胃管灌注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在常规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维持水电解质、抗生素等治疗基础上,将54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组:生大黄治疗组30例(A组);未用生大黄对照组24例(B组)。观察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首批排便时间及氧分压的变化。结果A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A组氧分压恢复较B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大黄浸液胃管灌注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有效,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 万莹杨敏孙刚李玉明
- 关键词:生大黄急性胰腺炎
相关作者
- 杨敏

-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二甲双胍治疗 二甲双胍 格列齐特 格列美脲 老年人2型糖尿病
- 高祀龙

- 作品数:50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ICU护士 ICU 护理 机器人 吸氧装置
- 姚欣敏

- 作品数:57被引量:205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胰腺炎 CT引导 血滤治疗 重症胰腺炎
- 廖林娜

-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心理状况 老年 围手术期 上消化道穿孔
- 钟丽娜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沭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 研究主题:服药依从性 个体化 高血压 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