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篇“ 胃管置入长度“的相关文章
- 危重症患儿身长与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影响危重症患儿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对儿童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内置入鼻胃管的患儿连续性纳入进行观察,遵照护理操作规范置入鼻胃管后,通过X线观察测量胃管末段在胃内的位置、长度及形态。以鼻胃管插入长度为因变量(Y),以患儿身长为自变量(X)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56例危重症患儿,其中男性101例、女性55例。身长与鼻胃管置入长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1.38+0.2371×身长(cm),R2=0.932。结论临床实践中应用此线性回归公式,可较为准确预测危重症患儿鼻胃管置入长度。
- 张洁钱素云王晓辉冯国双王晶晶
- 关键词:危重症儿童鼻胃管身长
- 肠梗阻胃肠减压治疗中不同胃管置入长度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治疗中不同胃管置入长度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在本院接受肠梗阻胃肠减压治疗的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的胃管置入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体表长度,试验组患者的胃管置入长度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了发际。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引流量、留置胃管时间以及腹胀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治疗中耳垂-鼻尖+发际-剑突体表为理想长度。
- 王丽丽
-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减压胃管置入长度引流量
- 成年住院患者鼻胃管置入长度预测工具的研制与验证
- 研究目的: 研制适合我国成年住院患者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NGT)置入长度的预测工具,为提高NGT置入长度的准确性提供依据,从而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 潘亚艳
- 关键词:住院患者鼻胃管置入长度
- 一种用于测算鼻胃管置入长度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算鼻胃管置入长度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输入单元,配置为输入患者的特征数据;运算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特征数据,执行计算步骤以确定鼻胃管置入长度;所述特征数据包括鼻尖‑耳垂‑脐中的...
- 韩琳燕芳红潘亚艳张国莉彭国恬孙瑞仪
- 新生儿胃管置入长度体表测量方法的改良及对胃肠减压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置入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在新生儿经口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接受持续胃肠减压术的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即测量鼻尖→耳垂→剑突的距离;试验组采用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即测量鼻尖→耳垂→剑突与脐中点的距离。比较2组患儿胃管前端到位率、胃管置入长度、引流量、胃肠减压时间以及呕吐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胃管前端到位率为87.8%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试验组胃管置入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减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呕吐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0.4%(P<0.05)。术后1 d、2 d、3 d,试验组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新生儿胃管置入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可提高胃管到位率,改善胃肠减压效果,降低呕吐发生率。
- 王霏霏陆嫔嫔翁晓文戴亚萍孙俏丽
- 关键词:新生儿胃肠减压胃管
- 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营养改善情况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营养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103例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根据胃管置入长度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1例)和加长组(52例)。常规组胃管置入长度为45~55 cm,加长组胃管置入长度55~65 cm,具体置入长度根据患者个人体态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鼻饲前后营养状态指标。结果加长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2.31%高于常规组的66.67%,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常规组的3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饲前,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饲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本组鼻饲前升高,且加长组患者白蛋白(48.76±10.91)g/L、总蛋白(74.16±6.41)g/L、血红蛋白(128.06±9.97)g/L高于常规组的(42.96±12.98)、(70.86±9.73)、(122.18±9.6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置入长度在常规置入长度45~55 cm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人体态增加约10 cm会提高患者鼻饲治疗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鼻饲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在得到更明显的营养改善,建议临床首选。
- 许宾
- 关键词:胃管置入长度神经内科脑梗死鼻饲饮食
- 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肠梗阻胃肠减压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肠梗阻胃肠减压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某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对比。患者入院后均留置胃管开展胃肠减压治疗,给予不同的长度确定方式,对照组患者胃管置入长度为45~55cm,研究组患者胃管置入长度为60~70cm。同时给予患者抗炎、补液以及低压灌肠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以及术后腹胀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和引流量分别为(4.23±1.41)d和(504.36±80.79)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6±1.54)d和(261.63±84.08)mL(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无腹胀和轻度腹胀患者数量分别为4例(9.30%)和15例(34.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25.58%)和23例(53.49%),P<0.05。结论:应用留置胃管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时,在常规胃管置入长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长度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 杨丽颖
- 关键词:引流量
- 对比观察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肠梗阻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对胃管置入长度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肠梗阻胃肠减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72例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胃管置入长度为45~55cm;观察组36例,胃管置入长度为50~60cm。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腹胀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轻度、中度腹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治疗中将胃管置入长度适当延长5~10cm可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减轻腹胀程度。
- 张英刘彩娜盛华包小岩
-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减压胃管
- 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检测措施对新生儿鼻饲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检测措施对新生儿鼻饲作用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方式,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Google Scholar数据库。纳入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检测措施应用于新生儿鼻饲的相关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法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以及相关资料提取,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首次筛检共获取文献2384篇,去重后初步纳入文献共41篇,最终纳入文献8篇。所有纳入文献的总人数为1052例,包括观察组512例,对照组540例。本研究纳入的8篇文献质量均为B级。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胃管置管成功率影响的文献有6篇,观察组胃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的文献有5篇,观察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文献有4篇,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腹胀发生率的文献有3篇,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胃出血的文献仅有2篇,观察组胃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检测措施对新生儿鼻饲作用相较于传统胃管置入长度检测更佳,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罗辉刘雯雯张慧
- 关键词:鼻胃管鼻饲新生儿META分析
- 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的营养改善情况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于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利用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在营养改善等方面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脑梗死长期鼻饲病例资料103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组49例,留置胃管长度为45~55cm;改良组54例,胃管置入长度为55~65cm。分析两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营养改善情况。结果:改良组鼻饲后的血红蛋白(127.63±10.43)g/L、白蛋白(48.76±10.91)g/L、总蛋白(73.59±6.82)g/L水平和传统组(121.46±9.74)g/L、(45.49±13.17)g/L、(72.95±9.77)g/L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鼻饲7d的并发症率(9.26%)、回抽胃内残留量(11.04±1.25)mL明显低于传统组(18.37%)、(37.81±2.67)mL,P<0.05。结论:45~55cm或是55~65cm的置管长度,均可达到良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目的。但将胃管置入长度设定在55~65cm范围内更有利于降低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并发症,提高置管成功率。
- 孙旭
- 关键词:脑梗死营养改善
相关作者
- 扈玉红

- 作品数:18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干预 个性化护理 依从性 胃肠减压
- 于蓓蓓

- 作品数:3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弹力网 弹力绷带 小儿头皮 头皮静脉留置针
- 李惠

- 作品数:17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触发 电源模块 电压信号 提示音
- 包立亚

-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交感神经兴奋性 留置长度 胃管置入长度 胃管置入 胃肠减压患者
- 王宇

- 作品数:1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胃管置入长度 胃管 胃肠减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