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篇“ 胃黏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章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22年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GMUE)常在内镜检查时被发现,内镜检出率为0.1%~18%。病变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多数无临床表现,或仅有轻微状。状及其相关状与黏膜酸分泌有关,此观点已被病理组织学及24 h双通道pH监测证实。本文主要在HGMUE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组织病理学、酸分泌研究、最新诊断手段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钟伟志杨军强
关键词:内镜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年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是发生于十二指肠的一种先天性病变,属于胃黏膜异位症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该病起病隐匿,但临床上并不少见,易被误诊和忽视。临床状可表现为消化不良、溃疡、腹胀、反酸、消化道出血等,也可不出现任何状。治疗上通常可采取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尚未形成系统认识,且对其分型、发病机制、病因和治疗尚存争议。本文主要就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完善该病的诊疗路径。
白娜颜桂林郭耀荣郭思远陶杨
关键词:胃黏膜异位消化内镜内镜治疗
麻醉镜检诊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研究患者麻醉状态下使用国产澳华AQ-100型内镜对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GMUE)进行检诊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内镜中心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澳华AQ-100型镜(AQ-100型医用内镜图像处理器和AQL-100型氙灯冷光源),对照组使用Olympus镜(GIF-Q260J型),各组受检2000例。遵循自愿原则,另将受检查对象分为无痛组及普通组进行检查,均于进镜至距门齿约15cm处便开始适度注气观察,退镜时于距门齿约25cm处开始充分充气、缓慢退镜(自距门齿约25cm处退镜至距门齿约15cm处,时间大于30s)仔细观察。观察到橘红色、边界清晰的病变区,考虑为异位胃黏膜后,记录其位置、大小、形态、数量,后于可疑病变区中央活检1~2块黏膜组织送病理检验,结合病理结果予以诊断。结果试验组HGMUE阳性检出率为1.80%(36/2000),其中普通组阳性检出率为1.35%(14/1030)、无痛组阳性检出率为2.29%(22/970);对照组HGMUE阳性检出率为2.00%(40/2000),其中普通组阳性检出率为1.67%(13/780)、无痛组阳性检出率为2.21%(27/122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GMUE总检出率比较,试验组的无痛组、普通组分别与对照组的无痛组、普通组的HGMUE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澳华AQ-100型医用镜应用价格适中、图像清晰、性能较好,有助于推进我国全面普及内镜检查,尤其是无痛镜检查,可提高HGMUE检诊率。
王兰兰佟牧虹
关键词:麻醉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内镜及组织学特点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的临床、内镜和组织学特点。方法2017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镜中心行常规镜检查,镜下发现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的177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食管反流状评分量表(GERD‑Q)评分结果分成2组,即HGMUE组(GERD‑Q<8分,n=101)和HGMUE合并食管反流病组(HGMUE^(+)GERD组,GERD‑Q≥8分,n=76),对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177例HGMUE患者中,男111例(62.71%)、女66例(37.29%),合并GERD 76例(42.94%)、未合并GERD 101例(57.06%),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54.24%(96/177)],其次为咽部异物感[48.59%(86/177)]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酸反流[48.59%(86/177)]。HGMUE组中,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42.57%(43/101)],其次为咽部异物感[33.66%(34/101)]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酸反流[27.72%(28/101)];HGMUE^(+)GERD组中,烧心、胸痛、消化不良、酸反流的发生率最高[76.32%(58/76)],其次为持续清嗓[69.74%(53/76)]和咽部异物感[68.42%(52/76)]。共检出177处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镜下通常表现为橘红色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岛状病灶,大多数较平坦、少数稍凸出周边平面,单发132例(74.58%)、2处病灶38例(21.47%)、3处及3处以上病灶7例(3.95%),小病灶(最大直径<0.5 cm)37处(20.90%)、中等大小病灶(最大直径在0.5~1.0 cm)74处(41.81%)、较大病灶(最大直径>1.0 cm)66处(37.29%)。有30例[16.95%(30/177)]接受了活检组织学检查,底腺为主型15例[50.00%(15/30)]、幽门腺为主型8例[26.67%(8/30)]、混合型6例[20.00%(6/30)]、剩余1例[3.33%(1/30)]为鳞状上皮,20例[66.67%(2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阳性、10例[33.33%(1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阴性。结论HGMUE多见于男性患者,可合并亦可不合并GERD,其中合并GERD者更易发生咽喉反流。内镜下胃黏膜异位斑多表现为
汪家琪向李智潘晓莉张长沙余晓云侯晓华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咽喉反流酸分泌
透明帽辅助无痛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透明帽辅助无痛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的HGMUE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无痛镜下APC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明帽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同尺寸病灶切除情况、术野清晰度、术后并发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性切除率100.00%(46/46)高于对照组86.96%(40/46),病灶直径≤2 cm完全切除率100.00%(52/52)高于对照组88.89%(48/54),直径>2 cm完全切除率100%(30/30)高于对照组81.82%(27/33)(P<0.05);研究组术野优良率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82.6%(38/46)(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发生率8.70%(4/46)与对照组13.04%(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2.17%(1/46)与对照组8.70%(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GMUE患者实施透明帽辅助无痛镜下APC治疗能增强术野清晰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灶切除效果,且不影响术后安全性。
张秀丽张西亮
关键词:透明帽无痛胃镜氩离子凝固术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研究
食管胃黏膜异位,是指异位胃黏膜出现在食管,多指出现在近端食管,即食管上括约肌附近,因多处于食管颈部,故也称为“入口斑”或“颈段食管入口斑”。由于其处于内镜检查时通过较快极易忽略的位置,目前关于其的研究和临床数据均较少,...
汪家琪
关键词:食管胃黏膜异位反流酸分泌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及内镜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2013年4月-2019年4月收治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患者106例,进行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分析。结果: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多见于球部前壁,白光内镜下主要分为4种类型:①息肉样改变;②局部隆起样改变;③散在颗粒样改变;④弥漫小结节样改变,病变呈息肉样改变者最常见。临床状有上腹痛、反酸、消化不良等。结论: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内镜表现多种多样,确诊需依赖病理学。
贺云妹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内镜病理学
透明帽辅助无痛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透明帽辅助无痛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疗效、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镜检查和病理证实为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80例患者进行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透明帽辅助镜下治疗,对照组不附加透明帽。记录每个病灶的位置、大小、操作时间、完整治疗率及并发发生率等,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成治疗,对照组7例有残留,残留率17.50%,两组间治疗完整率和残留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95处病灶无残留,直径<2 cm的病灶中对照组残留率7.84%(4/51),残留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直径≥2 cm的病灶中对照组残留率22.22%(8/36),残留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结论透明帽辅助无痛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许捷鸿
关键词:透明帽氩离子凝固术内镜治疗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状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胃黏膜异位症与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咳嗽、哮喘这些状是否具有相关性。了解状与内镜下病灶的特点有无关联性。研究该病的检出率,探索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统计2016年11月至2...
谢杰
关键词:症状胃镜检查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诊治及内镜发展现状
2018年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GMUE)是指食管上段出现异位胃黏膜,且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状。多数患者多无明显状,少数可有胸骨后烧灼感、疼痛,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等状。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病理诊断。本文就HGMUE的诊治及内镜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曹乐陈言东
关键词:病因

相关作者

李兆申
作品数:2,264被引量:18,425H指数:5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
曹鸿飞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赤峰市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胃黏膜异位症 十二指肠 诊疗进展 BARRETT食管
陶杨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重症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CT 肺炎疗效观察
赵逵
作品数:196被引量:553H指数:11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泌素 结肠癌 内镜 幽门螺杆菌 大肠癌
吴杰
作品数:142被引量:62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幽门螺杆菌 超声内镜 慢性胰腺炎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