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9篇“ 胆总管残留结石“的相关文章
应用经口超细内镜治疗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效果分析
2023年
探讨胆总管残留结石诊疗中经口超细内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ERCP取石术后患者共79例,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用超细内镜直接插入胆总管,发现结石后用专用网篮取石,反复冲洗胆总管。结果 79例病例中76例经乳头成功插入胆总管,观察达肝门部占96.2%,其中直接插入成功者占50.0%、为38例,导丝辅助者占42.1%、为32例,外套管辅助占7.9%、为6例。插入时间为4.5±2.4min,平均4-15min。76例成功插入的病例中残留结石24例、占31.6%,残留结石最大直径都小于5mm,残留1枚者有8例,残留2枚以上者有14例,其余残留2例呈糊状、计数困难。其中有8例残留结石使用网篮取石,剩余均通过反复冲洗及吸引后消除干净。仔细观察无出血、穿孔、源性胰腺炎、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也未发现内窥镜损伤。结论 经口超细内镜(PODC)是对MRCP和ERCP的一种补充方法,可用于管下段小结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取石后是否残留结石或再次复发,而且无放射辐射。
倪珊马燕花陈晓琴张其勇
关键词: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年
分析对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患者(以下简称残留结石患者)57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8例患者实施内镜逆行性胰管造影术及乳头切开术治疗,针对治疗组29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残留结石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康复时间、治疗清石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明显,强化清石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现象的出现,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王立国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成因、预防措施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的46例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及其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患者的治疗及住院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LC术前均行磁共振胰管造影(MRCP),未见肝内管或胆总管结石,红素及淀粉酶检查均无明显异常。LC术后28例因住院期间出现水肿性胰腺炎,复查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16例住院期间出现上腹痛、小便黄染,复查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2例出院后1周出现腹痛、腹胀伴小便黄染再次入院,复查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46例患者均行内镜逆行胰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RCP/EST),其中本院开展26例,术后(7.3±1.2)d出院,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均无明显不适。结论对于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MRCP检查多可确诊。囊多发结石、细小结石、对囊牵引幅度过大为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高危因素,采用ERCP/EST治疗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刘小健何信众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口直接道镜在胆总管残留结石取石中的应用价值(含视频)被引量:1
2017年
ERCP下的EST和(或)球囊扩张术(EPBD)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的首选治疗技术,取石后通常多次球囊清理并造影以证实结石被完全清理。然而,由于造影剂的掩盖,小的结石有遗漏的可能,这些碎石有可能增加将来形成结石的风险,导致胆总管结石复发。以往报道确定残留结石的方法是腔内超声(IDUS)和道镜,但都有许多缺陷限制其应用。目前有使用经口直接道镜(POC)的报道,笔者将其应用于常规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诊治,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刘雄昌杨俊杰张其勇陈晓琴杜疆玲吴琴
关键词:胆总管残留结石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视频胆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分析
2014年
目的具体分析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疾病280例,都给予腹腔镜囊切除术,观察预后情况并进行临床调查。结果所有患者都手术成功,无死亡患者。患者术后的ALT与AST值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结石12例,发生率为4.3%。经过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结石直径、体重为影响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残留结石患者都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都痊愈再次出院。结论腹腔镜囊切除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残留结石的存在与年龄、结石直径、体重明显相关,要合理进行再次手术。
王宝海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残留结石肝功能
道镜联合道造影预防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术中道造影联合应用道镜对预防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结石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术中予以道造影,对照组术中不予以道造影,比较两组的胆总管残留结石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胆总管残留结石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7%;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管损伤率以及胆总管下端狭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术中道造影联合道镜可提高腹腔镜囊、胆总管结石手术的安全性,预防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值得推广应用。
罗诚
关键词:胆道造影胆道镜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囊切除术(LC)后残留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中发现残留总管结石时间最短为术后3d,最长为术后6个月.患者均为多发性结石,结石为2 ~13 mm不等的结石,囊管粗短,直径>5 mm,其中1例术前有绞痛发作,2例中1例采用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ERCP)后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处理,1例再次行剖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全部治愈.结论 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虽不是常见并发症,但应引起重视.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术前正确的评估.结合术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预防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王军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残留结石病例报告
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防治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单纯结石,囊内伴有多发性小结石,均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病史,1例转氨酶升高,3例伴囊颈部结石嵌顿,胆总管增粗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MRCP检查。行腹腔镜囊切除术后因出现不适症状发现胆总管结石,其大小与囊内小结石相当,6例经保守治疗结石自行排出,7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详细复习病史资料,及时补充检查,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预防此并发症的关键,采用保守治疗可使部分结石自行排出,EST治疗为首选手术方式,必要时开腹手术。
洪永智
关键词:腹腔镜残留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腹腔镜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对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治疗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广泛运用于临床[1]。胆总管残留结石是LC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表现为术后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往往需再次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花费及风险。本院2000年1月~2013年5月对6200例结石囊炎患者进行LC,共有14例术后发生胆总管残留结石,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将诊治经验教训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
牛刚丁宪群杨胜波杨媛媛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20例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 000余例LC后20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病例资料。结果:LC后20例胆总管残留结石患者通过MRCP及彩超确诊,后行ERCP、EST成功取石。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检查、规范手术步骤可减少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
陈利民姚明丁一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胆管结石

相关作者

李维邦
作品数:17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非手术治疗 并发症 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胆道损伤
胡晋太
作品数:25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蔡晚霞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病例报告 胆总管探查术 胆管结石
邱永梅
作品数:21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宋甫春
作品数:29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SURVIVIN 胆石症 胆结石 坏死性 重症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