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篇“ 背斜带“的相关文章
XH凹陷中南部背斜油气分布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2024年
为了厘清XH凹陷中南部背斜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解剖了中南部T气田、H气田、R气田等3个典型油气田。研究表明:中南部背斜油气成因、来源和成藏期次一致,但油气分布却存在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富集程度、纵向分布层位和平面赋存位置3个方面。分析认为,造成油气分布差异性的主控因素为断裂系统、烃源岩分布、源-储构造叠合关系和断-砂耦合关系。断裂系统的差异性决定纵向上油气分布层位以及构造内部的差异化富集程度;平湖组煤系烃源岩成熟度和厚度分布的差异性决定区域油气富集程度;花港组源外成藏背景下,成藏期平湖组烃源层顶面构造与花港组储集层构造叠合关系决定局部构造汇烃强度;中南部花港组强水道化背景下,断层与砂体耦合关系决定单层油气成藏规模。
李宣玥
关键词:成藏主控因素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中南部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2024年
西湖凹陷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明确西湖凹陷中央背斜中南部区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对西湖凹陷中央背斜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西湖凹陷中央背斜中南部不同区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油气富集的分布规律以及差异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央背斜中南部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早期通源断裂与砂体耦合及晚期保存条件,并根据储盖组合及油气分布规律划分为平湖组、花港组、龙井组3个成藏组合,其中花港组是主要的成藏层系,花港组具备发育岩性体的沉积环境,具有岩性、地层圈闭形成条件;烃源岩持续生烃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源,深层—超深层砂岩储集性能依然保持较好,在3900~3700 m低渗储层广泛发育,有利沉积相叠合次生溶蚀控制优质储层分布,油气充注与圈闭的形成时间配置关系好。研究结果对于西湖凹陷的持续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宣玥
关键词: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西湖凹陷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中北部花港组下段粗碎屑沉积体系成因探讨
2024年
针对目前西湖凹陷中央背斜中北部花港组下段的粗碎屑沉积成因不明的问题,该文在花港组下段钻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相结合动态地解释了花港组下段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及相迁移特征。在目前三级层序格架下,井震结合,将花港组下段进一步细化到体系域级别。在精细的地层格架下,通过物源分析,并依据测录井特征及岩心特征,识别出花港组的沉积体系及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花港组时期,西北物源供给强烈,研究区主要发育北东向长轴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粗碎屑主要来自于低位体系域的辫状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沉积。该研究深化了中央背斜北部粗碎屑体的认识,为中央背斜成藏条件研究奠定基础。
严涛万丽芬李昆陈琳琳
关键词:西湖凹陷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N气田花港组河道型构造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
2024年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目标逐渐由构造油气藏转变为岩性油气藏。西湖凹陷中央背斜花港组河流相储层横向变化快,具备形成岩性圈闭的条件,存在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地震沉积学、储层构型分析落实储层平面展布及砂体连通性;采用井震结合的变速成图落实砂体顶面构造;结合构造和储层刻画成果,落实构造岩性圈闭。在此基础上,结合关键成藏时期的古构造和油源断裂分布开展成藏分析,明确了岩性油气藏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区发育两期河道,河道1较河道2气水界面低37.2 m。油源断裂位于西部,与河道砂体耦合关系较好,形成河道型构造岩性圈闭,具有“古隆汇聚-近断富集-一砂一藏”的特征。河道2西南侧翼部河道更靠近油源断裂,成藏潜力大,是下一步勘探评价的重要目标之一。岩性圈闭的刻画是基础,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是关键。相关方法可为其他相似地区圈闭刻画提供参考。
廖恒杰娄敏何贤科段冬平李炳颖李元生陈晨
关键词:西湖凹陷河流相储层储层连通性成藏分析
海上稀疏井区高精度地层格架约束下的地震沉积学刻画——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例
2024年
海上工区面积辽阔,单井资料匮乏,花港组内部横向上的沉积微相界定存在争议、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不明。为充分挖掘现有井、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潜力,选取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井-震小波变换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井点沉积相标志定相类型、分频RGB属性刻画沉积相展布以及古地貌恢复辅助沉积相演化规律分析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测井-地震小波变换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将研究区花港组分为花港组上段(花上段)3个(H1—H3)和花下段5个(H4—H8)四级旋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2)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相互印证,确认研究区花港组沉积期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分频振幅属性验证不同厚度砂岩层在15,30和45 Hz单频体的振幅响应明显,采用分频RGB属性融合可在平面凸显不同沉积体的边界。(3)研究区H1和H2旋回整体为三角洲前缘沉积,H3—H6旋回为浅水背景下的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H7和H8旋回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层组沉积相垂向演化受控于物源供给、相对湖平面高低和古地貌形态。在井-震时频分析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优选属性进行RGB融合能够凸显不同厚度砂岩的展布,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升了沉积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可为其他井网稀疏地沉积相刻画提供借鉴。
董鑫旭周兴海李昆蒲仁海王爱国关蕴文张鹏
关键词:地层格架地震沉积学古近系西湖凹陷东海盆地
北天山前陆冲断山麓背斜新发现反冲断层陡坎及活动褶皱陡坎
2022年
构造楔是活动挤压区重要的发震构造。北天山前陆冲断发育复杂的挤压构造楔,并在地表形成3~4排褶皱,前人普遍认为最南部的第一排山麓背斜自第四纪以来已不再活动。野外调查发现,第一排山麓背斜——南安集海背斜北翼单斜区发育2条近平行排列的、向南逆冲的晚第四纪活动反冲断层(喀沙反冲断层,KBT),断错安集海河两岸的晚第四纪地貌面,并形成一系列坡向南的反向断层陡坎。安集海河组灰绿色泥岩沿KBT顺层向南逆冲至沙湾组砖红色砂岩之上,造成地层的重复出露。在安集海河西岸,南侧的KBT断层面顺层呈铲型构成断弯,断层的持续活动使上盘阶地和基座面均发生同步弯曲,形成向斜断弯褶皱陡坎。褶皱陡坎南侧的阶地堆积较薄,向北明显增厚,具有生长地层的特征,表明KBT在阶地堆积过程中有持续活动。喀沙反冲断层陡坎及活动褶皱陡坎的发现表明,南安集海背斜晚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这些地表反冲断层及相关褶皱构造为研究准噶尔南缘构造楔的活动性提供了窗口,为进一步限定活动构造楔的变形机制、速率和生长演化历史提供了可靠便捷的途径。
姚远陈杰陈杰覃金堂李涛张伟恒
关键词:活动褶皱北天山
青山口背斜双复杂低信噪比区地震采集技术
青山口构造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王府断陷,为长期发育继承性构造,深层构造及地表结构复杂。受近地表因素、采集因素和设备限制,以往二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资料品质差异较大,深层火山岩反射特征不清晰,深层构造成像差,基底难...
蔡培蓥雷飞丁震吴昊谢霞
关键词:井震联合地震采集
超深层窄断背斜高产井地震储层预测关键技术
2022年
油气勘探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中西部盆地,普遍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成像差的特征.四川盆地龙门山前超7000米深的双鱼石构造栖霞组气藏具有埋藏超深、断层发育、背斜窄、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为此,开展多学科、地震测井地质一体化联合攻关,建立一套适合于超深层窄断背斜高产井地震储层预测关键技术,支撑该类构造的油气勘探开发和地质综合研究.
韩嵩梁瀚狄贵东王跃祥曲英铭张亚陈伟张晨许翔屠志慧
关键词:栖霞组地震成像地质综合研究高产井背斜
准噶尔南缘南安集海--安集海背斜构造变形特征及运动学机制
李咏絮
中央背斜地层水离子浓度和水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
2021年
中央背斜已投入开发气田有6个,跟踪气田开发动态及水化验分析资料发现,各生产井产出水氯离子浓度及水型存在明显区域分差异,导致生产井生产特征差异明显。笔者尝试分析各气井产出水的化学特征及各离子组成,结合各气井的生产史、埋藏深度、成藏机理和构造运动等,分析水型变化原因,探讨影响水型分布规律和产水特征的因素,对于背斜各油气田稳定开发、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为将来类似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张莉莉李久娣
关键词:地层水离子浓度水型

相关作者

王振奇
作品数:114被引量:440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深水沉积 刚果盆地 白家海凸起 孔隙结构
李涛
作品数:73被引量:79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背斜 晚第四纪 隆升 博格达山 准噶尔盆地
李胜强
作品数:10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宇宙成因核素 背斜带 背斜 焉耆盆地 定年
陈建波
作品数:71被引量:383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M 晚第四纪 发震构造 S7
陈杰
作品数:134被引量:1,75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光释光测年 地震 背斜 光释光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