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6篇“ 背阔肌肌皮瓣“的相关文章
- 慢Mohs显微描记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治疗躯干部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明确慢Mohs显微描记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治疗上躯干部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慢Mohs显微描记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治疗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经一期慢Mohs手术后均获得阴性病理切缘,术后创面分别为10 cm×13 cm、15 cm×15 cm。均给予二期设计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原发缺损,继发缺损直接闭合修复。患者皮瓣均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结论:慢Mohs显微描记术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线选择,肿瘤切除后躯干部大面积创面可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
- 谢凯王红蕾谢卫星王学庆曹楠张广亮武宜雷
-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背阔肌肌皮瓣
-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联合胫骨骨延长挽救濒临截肢小腿1例
- 2024年
- 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治疗左小腿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并感染的48岁患者1例,在彻底扩创、控制创面感染后,软组织缺损大小32.0 cm×25.0 cm,采用35.0 cm×8.0 cm大小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左小腿后侧大面积创面的同时替代跟腱,胫前大面积创面游离中厚植皮覆盖,二期行左胫骨骨折原位骨延长修复胫骨13.0 cm长的骨缺损。术后23个月随访,皮瓣成活,跟腱恢复3级肌力,左足底负重区感觉恢复S_(4),TPD为15 mm,延长段骨折再生愈合良好,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定为良。
- 王苏龙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 关键词:背阔肌肌皮瓣骨缺损骨延长胫骨
- 乳腺癌术后带蒂降支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带蒂降支背阔肌肌皮瓣用于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行带蒂降支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病人(带蒂降支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使用传统背阔肌肌皮瓣进行即刻乳房重建的28例病人(常规组)进行比较,评估临床效果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带蒂降支组与常规组在住院时间[(5.7±1.0)d vs.(6.5±1.1)d]、术后带管时间[(10.4±4.5)d vs.(14.9±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2)。带蒂降支组2例病人背部术区发生血清肿,经局部注射器抽吸后好转,常规组病人5例背部术区发生血清肿,2例拔管后再次置管致引流时间延长。随访至2024年4月,带蒂降支组1例病人放疗后3个月出现局部肿瘤复发。结论带蒂降支背阔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美容效果好、损伤小,但对于首诊皮肤侵犯或新辅助化疗后效果一般的乳腺癌病人应慎重选择。
- 许文婷欧江华王虎雪来提·派祖拉魏涛李涌涛
- 关键词: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
- 带蒂降支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带蒂降支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带蒂降支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治疗的2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皮瓣存活率、手术效果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手术效果中优14例,良11例,差1例。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6.15%(25/26)。术后出现背部术区感染2例,背部术区和腋窝血肿2例,上肢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5/26)。结论 带蒂降支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疗效较好,患者术后皮瓣存活率高,修复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薛珂张曼陈冰
- 关键词: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效果
- 腔内多点缝合在乳腺癌患者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腔内多点缝合在乳腺癌患者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23年7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2)和常规组(n=30)。研究组实施腔内多点缝合,常规组实施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肿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日均引流量、总引流量少于常规组,拔管时间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腔内多点缝合在乳腺癌患者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引流量,缩短拔管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血清肿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欧阳志全嫒李松莲管慧红
- 关键词:乳腺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治疗的47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皮瓣存活率、手术效果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乳腺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评分。结果4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92.43±11.87)min,术中出血量为(78.85±8.96)mL。随访结果显示47例患皮瓣均存活,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3.62%(44/47);术后3个月时,47例患者QLQ-BR53评分由(147.63±11.25)分下降至(68.67±8.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6/47)。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保障修复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赵娟杨萍买文洁张珊珊
- 关键词:乳腺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
- 背阔肌肌皮瓣与腹直肌皮瓣移植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背阔肌肌皮瓣与腹直肌皮瓣在乳腺癌根治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我院20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移植皮瓣不同分为背阔肌组100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和腹直肌组100例(腹直肌皮瓣修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组织血氧参数[末梢血流灌注量、氧分压(TePO_(2))]、并发症、乳房美观效果(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背阔肌组手术时间(6.72±0.28)h、血管蒂长度(6.62±0.29)cm、住院时间(17.43±2.81)d短于腹直肌组[(7.12±0.37)h、(10.58±0.54)cm、(20.22±3.01)d],皮瓣温度(35.31±0.39)℃、皮瓣一期成活率95.00%高于腹直肌组[(34.92±0.41)℃、86.00%](P<0.05);术后1周,背阔肌组末梢血流灌注量为(139.72±16.29)BPU,高于腹直肌组的(131.28±17.53)BPU,TePO2为(64.71±8.47)mmHg,高于腹直肌组的(60.94±8.25)mmH(P<0.05);背阔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与腹直肌组8.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乳房美学效果、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背阔肌肌皮瓣、腹直肌皮瓣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安全可靠的乳房重建方式,而前者能优化手术流程,改善早期皮瓣微循环,有助于皮瓣成活,加快术后恢复进程。
- 纪登峰张鹏赵玉亭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乳房重建背阔肌肌皮瓣腹直肌皮瓣
-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切除(NSM)联合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切除(NSM)联合背阔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45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2,接受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并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和研究组(n=23,NSM联合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再造乳房外观美容效果、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造乳房外观美容效果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SM联合背阔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美容效果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时间短,减少并发症。
- 黄虹儒蓝文青曾顺斌黄炎
- 关键词: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10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生活质量、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始辅助化疗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功能情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试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0.36±2.14)分、(10.95±2.3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42±3.51)分、(15.64±3.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治疗,会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应激反应,减轻其焦虑抑郁情况。
- 艾小红艾一凡赵鹏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生活质量
- 单纯乳房切除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患者术后感觉、慢性疼痛、上肢功能和BREAST-Q结果的差异分析
- 孙静静
相关作者
- 卓睿

- 作品数:119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 乳头溢液 乳房重建
- 董洁

- 作品数:54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 乳头溢液 乳房重建
- 丘平

- 作品数:45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 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
- 叶祥柏

- 作品数:205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难愈性创面 大面积烧伤 皮瓣
- 石雪枫

- 作品数:43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 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 乳头溢液 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