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6篇“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的相关文章
基于脂肪干细的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新进展
2024年
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近年来,以脂肪干细(Adipose stem cells,ASCs)为种子细的软骨组织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软骨的修复提供了新方法,但尚不成熟。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就ASCs、相关的细因子以及各种新型的仿生支架等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ASCs具有来源丰富、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尤其向软骨细分化的能力,使其有希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研究发现ASCs分泌的相关细因子,尤其是ASCs分泌的多种细外囊泡、外泌体(其内含有的多种非编码RNA)具有促进ASCs软骨分化、抑制软骨细凋亡等作用。另外,近年来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发也得到很大进展,如3D打印支架、氧化石墨烯的纳米材料支架、多种天然人工合成材料构建的复合仿生支架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ASCs的成软骨诱导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以及开发出更适合体内微环境的3D仿生支架等,这将是软骨组织工程今后研究的重点。
赖凌勇徐房添张亚梁缪圣旺周波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软骨组织工程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白介素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常作为诊断CHD的有效手段,但在基层受多种条件限制导致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率较低,需要研究更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为基层医生诊治CHD提供依据。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Egr3)基因可能是CHD发病异质性的易感因素,目前关于CHD与Egr3基因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鲜有报道。目的探讨Egr3、白介素6(IL-6)与CHD的相关性及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基层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6—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D患者110例,参与者均因CHD症状就诊并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确诊为CHD的患者依据Gensini评分的中位数(52分)分为轻度狭窄组(A组≤52分,n=50)、中重度狭窄组(B组>52分,n=30),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30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ELISA检测法检测患者血清Egr3水平及IL-6水平。结果B组IL-6水平高于A组与C组(P<0.05),A组、B组Egr3水平高于C组(P<0.05);Egr3水平诊断CH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48,灵敏度为35.0%,特异度为93.3%。CHD患者IL-6与Egr3呈正相关(r=0.231,P<0.01);Egr3、IL-6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s=0.390、0.317,P<0.01)。结论Egr3对CHD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度,Egr3水平与IL-6水平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祖姆热提·阿布都克依木马燕玲朱凯瑞刘芳李霞
关键词: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白细胞介素6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狭窄
浓缩生长因子凝胶、Bio-Oss骨粉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在单牙缺失伴颊侧骨质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凝胶、Bio-Oss骨粉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在单牙缺失伴颊侧骨质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1年1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106例单牙缺失伴颊侧骨质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联合引导骨再生术,观察组采用CGF凝胶、Bio-Oss骨粉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比较两组创伤愈合情况及术前、术后6个月颊侧软组织厚度、颊侧软组织剖面、牙槽骨宽度、种植牙的牙龈指数(GI)评分、沟龈探诊深度(PD),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期愈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颊侧软组织厚度、颊侧软组织剖面、牙槽骨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颊侧软组织厚度、颊侧软组织剖面、牙槽骨宽度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两组术前GI、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GI、PD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5.66%)显著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F凝胶、Bio-Oss骨粉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单牙缺失伴颊侧骨质缺损患者的愈合率,可提高颊侧软组织厚度、颊侧软组织剖面与牙槽骨宽度,改善牙龈组织状态,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一敦马志军屈红昕
关键词: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骨再生
TPOAb、HbA1c、PLGF及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脂等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GDM患者1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健康产妇180例为对照组。于妊娠24~27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TPOAb、HbA1c、PLGF及血脂指标,对比两组上述指标水平;记录GDM患者妊娠结局,分析妊娠结局不良患者与妊娠结局正常患者TPOAb、HbA1c、PLGF及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TPOAb、HbA1c、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对照组,PL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O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12.394,P<0.01);观察组发生妊娠结局不良56例(31.11%),妊娠结局正常124例(68.89%);妊娠结局不良患者TPOAb、HbA1c、TG水平高于妊娠结局正常患者,PLGF水平低于妊娠结局正常患者(P<0.05);妊娠结局不良患者TPOAb阳性率高于妊娠结局正常患者(χ^2=5.762,P=0.016)。结论GDM孕妇TPOAb、HbA1c、PLGF及TG与健康孕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尤牧蔡满红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类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血浆Dickkopf-1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转归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Dickkopf-1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转归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 h内入院。END定义为入院后7 d内任意一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增加≥1分。转归不良定义为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ickkopf-1与END转归的独立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浆Dickkopf-1对END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76例患者,男性92例(52.3%),年龄(66.7±9.6)岁。中位Dickkopf-1为4.30μg/L,52例(29.5%)发生END,81例(46.0%)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ickkopf-1较高是END[优势比(odds ratio,OR)1.696,95%置信区(confidence interval,CI)1.223~2.351;P=0.002]转归不良(OR 1.566,95%CI 1.156~2.121;P=0.004)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ickkopf-1对END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 0.634~0.801);最佳截断值为4.40μg/L,对应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2%60.5%。Dickkopf-1对转归不良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 0.624~0.778);最佳截断值为4.25μg/L,对应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5.4%61.1%。结论血浆Dickkopf-1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ND转归不良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尹克金栾丽芹化晓莉王学军孙坚吴成放王文斌
关键词:卒中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疾病恶化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具有独特的诱导成骨活性,在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细学研究表明,rhBMP-2具有良好的促进骨源性细及干细的成骨功能,即使将rhBMP-2负载于复合材料内依然有较好的促细成骨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将rhBMP-2负载于各复合支架材料上然后植入动物骨缺损模型的骨缺损处均能较好地促进新骨形成。多项临床研究表明,rhBMP-2的临床效果在国内外的临床研究中也均达到预期,因此,将rhBMP-2用于临床骨缺损的修复是可行的。但rhBMP-2临床应用研究最长观察时只有24个月,其远期效果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该文对rhBMP-2促骨缺损修复的实验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杨艳兰(综述)徐普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成骨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复合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薄型子宫内膜可导致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降低,目前尚无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最佳方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灌注治疗作为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确切作用较为复杂。PRP所含有的血小板浓度高于全血中通常所含的血小板浓度,而使用高浓度血小板的基本原理治疗潜力是基于它们可以提供超生理剂量的必需生长因子,以提供再生刺激,促进具有低愈合潜力的组织修复。现基于目前国内外PRP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探讨PRP内生长因子促细增殖、迁移及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子宫内膜细增殖凋亡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RP治疗的分子基础及确切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郑秀丹尹兰兰王艳波马天仲(审校)
关键词:薄型子宫内膜富血小板血浆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NF-ΚB
体外激活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及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导致女性卵巢激素缺乏不孕的重要原因,约1%的育龄女性受到POI的困扰,目前尚无改善POI患者卵巢功能的最佳方案。最近有学者将体外激活(IVA)用于POI患者的不育治疗。部分POI患者卵巢皮质中仍残留着一定数量处于休眠状态的始基卵泡,IVA是通过卵巢皮质的碎裂破坏Hippo信号通路,并用蛋白激酶B(AKT)激活剂培养卵巢皮质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激活休眠的始基卵泡,使其生长发育为可用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卵母细。IVA可有效促进卵泡生长,目前已有成功妊娠并分娩的报道。现简述PI3K-AKTHippo信号通路对始基卵泡激活的调控作用,并综述IVA治疗POI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尹兰兰汪晨曦马天仲(审校)
关键词:卵泡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蛋白激酶类体外激活
不同孕期胎盘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发生风险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评估不同孕期孕妇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纳入妊娠8周内行产前检查的326例孕妇,分别于孕早期(妊娠≤13周)、孕中期(妊娠14~27周)孕晚期(妊娠≥28周)在孕妇空腹且静息状态下采集外周血,冻存统一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PlGFVEGF的水平。根据《妇产科学》第8版教材中的诊断标准进行FGR的诊断,并将孕妇分为FGR组(n=32)正常妊娠组(n=294)。结果326例孕妇中,孕中、晚期血清PlGFVEGF的表达水平低于孕早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PlGF与VEGF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均呈正相关(P<0.001)。孕早期FGR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lGFVEGF无显著差别(P>0.05),但孕中期孕晚期FGR组的PlGFVEGF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孕中期孕晚期PlGF均对FGR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孕晚期PlGF的预测作用最好,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95%CI:0.845~0.955);孕中期孕晚期VEGF对FGR的发生风险同样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孕晚期VEGF的预测作用最好,其AUC为0.861(95%CI:0.801~0.920)。结论孕妇血清孕中期孕晚期的PlGFVEGF表达水平均可以预测FGR的发生风险,其中孕晚期血清PlGFVEGF的表达水平对FGR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最强。
刘兆敏蒲元林吴慧捷李丽
关键词: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胎盘妊娠初期妊娠末期
充质干细旁分泌因子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前景展望
2020年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干细不仅可以分化为多潜能干细,参与人体各个系统的修复,其旁分泌因子还可直接参与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充质干细旁分泌因子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前景展开综述。
繆佳予任竹潇王健兰夏鑫严隆丽杨淑梅许芳张晓玲杨杰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干细胞因子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相关作者

杨玉红
作品数:49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患者血浆 内皮素 患者血清
傅君芬
作品数:294被引量:1,549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儿童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胰岛素抵抗
谭丽艳
作品数:71被引量:308H指数:10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患者血清 肾上腺髓质素 糖尿病
柴国禄
作品数:62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第五临床医院
研究主题:肾上腺髓质素 内脂 患者血清 内皮素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梁黎
作品数:331被引量:1,260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儿童 肥胖 胰岛素抵抗 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