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9 篇“ 胫骨多段骨折 “的相关文章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20例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 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 陈艳 张文远关键词: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胫骨多段骨折 髌上入路和髌旁内侧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与髌旁内侧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3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A组),20例采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旁内侧入路(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 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折 愈合时间,统计两组术后4、8、12周膝关节VAS评分及ROM,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手术切口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1.1个月。术后随时间延长,两组膝关节VAS评分均逐渐降低,ROM逐渐增加,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周B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膝关节VAS评分及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 均愈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 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B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与髌旁内侧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均可获得满意疗效,髌旁内侧入路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症状更轻,远期膝关节功能更优。 徐学鹏 赵亮 范玮 张喜海关键词:胫骨多段骨折 髓内钉 锁定钢板外置临时固定辅助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外置临时固定辅助经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1诊治的15例胫骨 多段 骨折 ,闭合性骨折 患者急诊手术治疗,即先行骨折 闭合复位后锁定钢板外置临时固定,经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开放性骨折 患者清创后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Gustilo Ⅰ型骨折 彻底清创后一期行髓内钉内固定,Gustilo Ⅱ型骨折 于清创缝合后行跟骨结节骨牵引,二期进行髓内钉内固定。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6.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 均愈合,骨折 愈合时间平均5.4(3~8)个月。11例于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各骨折 端处均有明显连续性骨痂通过,而4例中下骨折 端愈合缓慢,门诊定期冲击波治疗1~2个月后骨折 愈合良好。术后1年随访时Johner-Wruhs胫骨 干骨折 疗效评定结果: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锁定钢板外置辅助固定可以弥补常规仰卧位经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不足,既能充分发挥髓内固定的微创优势,又能降低骨折 复位难度,为基层骨科医师面对胫骨 多段 骨折 时提供了一种治疗思路。 李铭雄 陈俊杰 余福钦 魏志勇 孔祥标 陈王关键词:胫骨多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在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开展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开展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67±5.21)min、(13.01±1.21)cm、(51.62±7.08)mL,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4.16±0.21)周、(13.31±2.05)周,均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膝伸屈活动度、踝背伸活动度、踝跖屈活动度分别为(122.12±4.42)度、(44.21±2.07)度、(44.11±2.11)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 多段 骨折 治疗过程中,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均有显著效果,但与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术后恢复时间更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达华奎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胫骨多段骨折 临床疗效 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25例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 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8(16.23±1.05)个月。手术时间40~130(60.21±8.45)min,术中出血量60~230(80.32±10.15)ml。术后2周切口均正常愈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骨折 愈合时间3~9(4.40±1.4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24/25。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是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需术前全面检查,把握好手术指针。 钟海波 郭祥 刘亦恒关键词:胫骨多段骨折 胫骨髓内钉 带锁髓内钉联合钢板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交通系统的飞速进展,胫骨 多段 骨折 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该类型骨折 主要是由重物砸伤、高处坠落、车祸撞击等高能量损伤所致[1]。手术是当前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常用方法。基于此,本文探讨带锁髓内钉联合钢板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24例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 汪雷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胫骨多段骨折 高能量损伤 临床疗效 钢板治疗 交通系统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比较应用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 多段 骨折 共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21例)和钢板组(18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骨折 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胫骨 干骨折 疗效评估标准对患者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肢体血管神经损伤。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1~22个月,平均(13.67±4.76)个月。钢板组有2例术后因感染或骨不连行翻修术,而髓内钉组无翻修病例。髓内钉组开始负重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均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末次随访时髓内钉组的膝伸屈、踝背伸和踝跖屈ROM均显著大于钢板组(P<0.05);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标准评定临床效果,髓内钉组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23%;钢板组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 多段 骨折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髓内钉可以更早负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覃文杰 朱成明 吴昊 胡居正 石展英关键词:髓内钉 钢板 急诊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疗效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急诊带锁髓内钉结合单皮质钢板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接受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的49例闭合性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术后1、2、3、6、12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 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6.6±16.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0.0±22.5)mL,平均骨折 愈合时间为(5.3±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2.5)个月,术后均未发生软组织并发症(如伤口感染);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10°-0°-120°,Johner-Wruhs评分为(95.4±1.2)分。结论急诊带锁髓内钉结合单皮质钢板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缩短了住院时间,增加了骨折 端的稳定性,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高伟强 罗俊 罗毅 任永安 姜河 王光林关键词:急诊处理 髓内 带锁髓内钉 钢板 多段骨折 髓内钉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髓内钉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术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与骨不连的关系。方法将80例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髓内钉治疗,对比2组疗效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TGF-β1、FGF-2水平变化对骨不连的影响。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 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踝关节评分量表(Kofo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骨不连患者的TGF-β1、FGF-2水平低于无骨不连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骨不连、无骨不连患者的TGF-β1、FGF-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髓内钉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可缩短患者骨折 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而根据TGF-β1、FGF-2指标水平可有效判定患者是否存在骨不连,对于临床早期制定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 孙琦 吕仁发 潘小峰 邹澍 舒荣兵 吴刚关键词: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多段骨折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骨不连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1、FGF-2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的疗效。方法:95例胫骨 多段 骨折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踝关节功能、骨再生因子水平、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骨折 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Kofoed评分、FGF-2、TGF-β1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低于对照组31.9%(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 多段 骨折 疗效好、踝关节功能恢复快。 刘冰 周志斌 徐海峰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多段骨折 踝关节功能
相关作者
孔丽萍 作品数:27 被引量:117 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骨折固定术 跟骨 手术后并发症 股骨远端 衣英豪 作品数:64 被引量:142 H指数:6 供职机构:武警山东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骨折 跟骨骨折 杨顺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73 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股骨远端 骨折固定术 胫骨多段骨折 跟骨 张俊杰 作品数:43 被引量:131 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骨折固定术 跟骨 可吸收线 创伤性浮膝 高伟强 作品数:23 被引量:116 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带锁髓内钉 髓内 钢板治疗 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多段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