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09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章
胰岛素生长因子被引量:59
2000年
许光武俞茂华
关键词:IGFS生物化学生理作用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庐江县精神病医院七病区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照MATRIS成套神经认知测试(MCCB)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异常组(MCCB<40分,n=60)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CCB≥40分,n=91)。使用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GF-1与MCCB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相关性以及MCCB评分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1等因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异常组血清IGF-1、MCCB评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其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调整混杂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和IGF-1均为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MCCB评分呈正相关(r=0.638,P<0.05),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681,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MCCB评分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566,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GF-1预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截断值为65.11 ng/mL,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52%、62.89%;IGF-1联合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精神分裂症发病情况预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AUC为0.91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37%、90.44%。结论血清IGF-1水平下降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可据此为预测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提供参考。
许圆圆李志民陈龙张许来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精神分裂症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中的新用途,有效证实了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
初波周恒星樊祥闯刘硕刘家兴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8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的关系;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I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00例CSVD患者中确诊为CI 49例(49.00%),纳入CI组,剩余51例(51.00%)患者纳入非CI组。49例CI患者中,轻度CI 15例,中度CI 22例,重度CI 12例。CI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CI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非CI组,而血清IL-8水平高于非CI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IL-8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血清IGF-1、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及CI程度呈密切相关。
段翔升宋方博
关键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8
血清瘦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瘦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PD患者设为PD组,并根据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将其进一步分为合并认知障碍组(n=37)与未合并认知障碍组(n=47);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设为健康组。分别比较PD组和健康组及合并认知障碍组和未合并认知障碍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瘦、IGF-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瘦、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评分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瘦、IGF-1水平与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瘦、IGF-1水平对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PD组血清瘦、IGF-1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认知障碍组血清瘦、IGF-1水平均低于未合并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瘦水平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r=0.586,P<0.05),瘦、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r=0.462、0.529,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瘦水平与IGF-1水平是PD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瘦、IGF-1诊断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742,联合诊断AUC为0.926,敏感度为97.30%,特异度为76.60%。结论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瘦与IGF-1水平较低,二者是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朱兰彭营影连雅君朱明肃杨潮萍
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ESCC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48份癌组织和35份配对癌旁组织(剔除有癌细胞浸润的癌旁组织标本13份)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IGFBP7、TGFβ1的表达,分析IGFBP7、TGFβ1对ESCC临床病理参数的影响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IGFBP7、TGFβ1在ES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6.67%vs 25.71%,χ^(2)=13.580,P<0.01;72.92%vs 40.00%,χ^(2)=9.069,P<0.01);IGFBP7、TGFβ1阴性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均高于阳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示,IGFBP7、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影响ESCC患者术后生存(P<0.05)。结论 IGFBP7、TGFβ1在ESCC组织表达升高,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有关,二者有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任怀静马臻棋王学红陶嘉楠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生长因子2受体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相关心脏毒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2025年
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胰岛素生长因子2受体(IGF-2R)是一种广泛表达的多功能跨膜蛋白,其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IGF-2R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学中表达含量增加。现综述曲妥珠单抗与IGF-2R各自引发心脏毒性的机制,并分析二者间潜在的关联性,为阐明曲妥珠单抗引发心脏毒性的机制提供新思路。
柴雪祯曹中伟
关键词:乳腺癌曲妥珠单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心脏毒性
丙泊酚通过下调胰岛素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研究丙泊酚调控胰岛素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GF2BP2)对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黏附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CAVO-3,取对数期生长细胞加入0、12.5、25、50、100μmol/L丙泊酚,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筛选出干预24 h后与0μmol/L丙泊酚比较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的丙泊酚浓度(25μmol/L)进行后续实验。然后取对数期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丙泊酚组(25μmol/L丙泊酚)、丙泊酚+阴性对照(NC)组(转染NC片段至细胞,后加入25μmol/L丙泊酚)及丙泊酚+IGF2BP2过表达组(转染IGF2BP2过表达片段至细胞,后加入25μmol/L丙泊酚),每组设置3个复孔。干预24 h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WB)、Transwell小室法、细胞黏附实验测定各组细胞IGF2BP2、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钙粘蛋白(N-cadherin)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黏附能力。结果与0μmol/L丙泊酚细胞活力[(100.00±4.79)%]比较,12.5μmol/L丙泊酚细胞活力[(90.99±9.34)%]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2,P>0.05),25、50、100μmol/L丙泊酚细胞活力[(71.03±5.06)%、(50.14±5.75)%及(29.73±3.27)%]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21、10.191及14.362,均P<0.05),为避免细胞死亡过多,选取25μmol/L丙泊酚用于后续指标测定。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细胞中IGF2BP2、Vimentin、N-cadheri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迁移数、侵袭数及黏附数均降低(均P<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丙泊酚+NC组比较,丙泊酚+IGF2BP2过表达组细胞中IGF2BP2、Vimentin、N-cadheri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迁移数、侵袭数及黏附数均升高(均P<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可通过下调IGF2BP2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黏附及EMT进程。
孙凯凯章艳燕谭细凤李怀芳张瑞雪
关键词:卵巢癌丙泊酚上皮间质转化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的表达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的相关性并构建活动度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12例RA患者与5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GFBP4的表达。56例体检者作为健康组(n=56),112例RA患者按DAS28-ESR评分分为稳定组(n=56)和活动组(n=56)。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与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中IGFBP4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风险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验证这些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效用。结果 RA组血清IGFBP4水平高于健康组(P<0.001),RA稳定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清IGFBP4水平升高,且活动组高于稳定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BP4与RA疾病活动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及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等]呈正相关(P均<0.05);单/多因分析筛选出关节压痛计数、IGFBP4、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及CRP可作为RA活动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P均<0.05)。列线图可有效识别RA发生活动度的风险,列线图ROC曲线面积为0.943,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别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及临床净收益。结论 基于IGFBP4联合临床经典指标(ACPA、ESR、CRP及关节压痛计数)可建立有效识别RA活动度的列线图。
朱泽琴梁扬扬姜春蕾薛菁池淑红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列线图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生长因子-1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5)和未复发组(n=67)。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TGF-β1、IGF-1表达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IGF-1水平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病灶体积、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血清IGF-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术后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GF-β1、IGF-1水平以及二者联合预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803和0.940。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优于其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TGF-β1=2.001、Z二者联合-IGF-1=2.318,P=0.045、0.021)。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TGF-β1、IGF-1显著升高,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较高。
毛婷婷蒋琼王燕明霞娄英华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术后复发

相关作者

姚登福
作品数:610被引量:1,325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肝癌组织 肝细胞性肝癌
吴毅平
作品数:140被引量:41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乳腺癌 袖状切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乳腺肿瘤
陈杰
作品数:1,083被引量:4,271H指数:3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半胱胺 大豆黄酮 基因表达 山羊 二花脸猪
申兴斌
作品数:185被引量:435H指数:9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表达及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李堂
作品数:140被引量:494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1型糖尿病 矮身材 胰岛Β细胞 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