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40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相关文章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重组单链可变片段的纯化优化
- 2020年
- 目的:将DoE应用于IGF-IR重组scFv的纯化优化,建立最优纯化条件,得到纯度高、收率高的最终产物。方法:本研究采用DoE方法对大肠杆菌中表达的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进行重组单链可变片段(scFv)的优化纯化。结果:最终得到纯度为98%的scFv。最后通过20倍放大实验对优化条件进行了验证。结论:我们提出,这里描述的DoE方法也适用于生产其他重组抗体结构。
- 孙雪文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2(IGF2R)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0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IGF2R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GF2R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GF2R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IGF2R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GF2R低表达、临床分期、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膀胱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F2R低表达、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为膀胱癌患者总存活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IGF2R低表达患者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 IGF2R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检测IGF2R的表达对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刘世博谢庆鹏李刚胡滨
- 关键词:膀胱癌预后
- 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56例EC组织中IGF1R和EGFR的表达。收集156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GF1R和EGFR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IGF1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EC组织中IGF1R及EGFR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GF1R与EGFR呈正相关(r=0.618,P<0.01)。EC患者中IGF1R高表达与EC的分化、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分型、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有关(P<0.05),与年龄、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P>0.05)。EGFR高表达与EC的分化、FIGO分期、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肌层浸润、脉管浸润、ER表达和PR表达无关(P>0.05)。双指标高表达(IGF1R和EGFR均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指标高表达(IGF1R或EGFR高表达)组和双指标低表达(IGF1R和EGFR均低表达)组(P<0.05)。结论IGF1R和EGFR与EC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或能用于判断EC淋巴结转移。
- 马丽娜孙笑王丽华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基因突变与儿童矮小症发病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ISS患儿179例(ISS组),同时选取35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IGF-1R基因的rs1976667、rs268478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测定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 ISS组和对照组rs197666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和对照组rs268478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SS组A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A频率分别为11.73%和31.28%,明显高于对照组;ISS组rs197666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儿IG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rs2684788位点基因型AA患儿IGF-1为(143.16±38.11)ng/mL,明显低于GG型和G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R基因rs2684788位点与ISS发生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冼雄辉张龙江杨俏文尹晓蕾麦丽文
-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
- 周期性机械应力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对大鼠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 目的:研究周期性机械应力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1R)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育大鼠软骨细胞,随...
- 葛雨庆
- 关键词:软骨细胞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rs2229765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IIR) rs629849多态性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与骨量正常女性中的分布规律,探讨两种多态性位点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王玉
-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基因多态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 糖尿病脑病大鼠脑PET/CT显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脑病大鼠脑PET/CT显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表达。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筛选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排除脑病),糖尿病脑病组各随机选取8只,进行脑部PET/CT显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IGF-1R及GLUT4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脑病组大鼠标准摄取值(SUV)显著降低(P<0.01);IGF-1R表达显著增高而GLUT4显著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脑病大鼠脑组织IGF-1R异常高表达,扰乱了脑部糖代谢的相关通路。
- 张铎孟姮
- 关键词:糖尿病脑病PET/CT葡萄糖转运蛋白4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与cezanne-1在肺腺癌中的预后作用分析
- 研究背景及目的: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居各类癌症之首。据新的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全球肺癌新增病例数占癌症新发病例的13%。积极探索其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潜在治疗靶...
- 崔丽萱
-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预后作用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Ⅰ序列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Ⅰ的3'UTR长度大于7 kb,结构复杂,有多种mi RNAs的结合位点,参与信号通路中MAPK及PI3K/AKT的调节和多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知道其结构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分析表明儿童神经胶质瘤中IGF1R的3'UTR与mi RNAs结合位点突变率最高。分析IGF1R序列3'UTR的结构,mi RNAs结合位点,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建模。IGF1R三级结构与配体IGF1的三级结构模拟分子对接,得到2种蛋白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置及名称。因此,通过对IGF1R 3'UTR突变,降低与mi RNAs的结合,IGF1R表达上调,同时改变与IGF1的氨基酸结合位点,降低2种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IGF1R的作用。
- 麦秀英李萍徐柳
- 关键词:三维建模分子对接
- 一种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人源抗体LMAb1的制备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抗体库技术获得的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的人源功能抗体LMAb1。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获得上述抗体后,将其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后获得抗体。利用包括流式细胞术、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
- 乔春霞吕明冯健男周婷婷耿晶林周王巍李新颖罗龙龙于鸣黎燕沈倍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