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12篇“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微环境研究进展
2024年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血液中存在大量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及B细胞、T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细胞。此外,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β等免疫相关调节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类似,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围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周围免疫微环境所涉及的主要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司宸铭何艳艳贺迎坤梁佳卢韬源李晨卿李天晓
关键词:脑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细胞因子
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颅内血管特征鉴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颅内血管特征鉴定方法,属于分子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测血管病理样本;获取基本脂质数据;将基本脂质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识别模型,得到目标鉴定结果;识别模型的构建包括:获取原始样本;...
王嘉希黄立豪何康民徐斌廖煜君王心媚谷雨
3.0T HR-MRI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究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0T HR-MRI)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诊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急性期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4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A组、40例动脉炎急性期患者为B组,均进行3.0T HR-MRI检查,对比两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A组管壁偏心性增厚占比、偏心性强化占比较B组高,而环形增厚占比、环形强化占比较B组低(P<0.05);A组大动脉占比、颈内动脉颅内段占比较B组高(P<0.05)。结论3.0T HR-MRI的诊断价值较高,可通过判断管壁的增厚及强化方式、患病部位等,准确鉴别区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李文娟朱园园许晓亮
关键词: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I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血管成像(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合并IA组(25例)和单纯狭窄组(13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信息、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壁面切应力(WSS)及振荡切应指数(OSI)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价值。结果合并IA组WSS、OSI均明显高于单纯狭窄组(P<0.05)。合并IA组中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的百分比均高于单纯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WSS>0.450 Pa、OSI>0.057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SS、OSI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784,敏感度分别为0.681、0.859,特异度分别为0.751、0.771(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WSS>0.450 Pa、OSI>0.057。WSS、OSI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
年夫顺钟平朱刚张蕾马争飞薛庆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特征CT血管成像
银丹心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024年
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银丹心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卡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接受诊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普罗布考治疗,研究组组内患者采用银丹心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水平、疾病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P<0.05);研究组血脂水平、疾病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银丹心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疾病指标以及血脂水平,降低临床症状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郭婷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脑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性安全性
尼莫地平片联合天麻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效果及相关代谢产物水平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片联合天麻素对动脉粥样硬化(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代谢产物的水平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天津港口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展开研究,应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尼莫地平片联合天麻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组织相关代谢产物,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对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Lac)含量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肌酸(Cr)、胆碱(Chol)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量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片联合天麻素对ACI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组织相关代谢物水平,辅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度,且安全性较高.
王菲菲
关键词:尼莫地平片天麻素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变学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方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方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收治的160例动脉粥样硬化梗死患者,根据不同用药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优于对照组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血脂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良反应少。
袁凯凯缪建华缪怡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斑块稳定性
炎症因子在介导血浆脂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效应中的作用:一项两步、两样本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目的本研究采用基于遗传学原理的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阐明血浆脂质组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这些相互作用,我们还发现了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特定脂质种类和炎症介质。方法本研究使用了来自全基因组...
徐凡杰王仙鹏赵佳龙李群
关键词:脑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
磁共振MRA+DWI+SWI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研究常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血管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头颅磁共振MRA、DWI和SWI序列扫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分析MRA、DWI和SWI对于血管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60例患者660支动脉血管接受MRI与DSA检查,其中MRA+DWI+SWI与DSA有6支结果不一致。以DSA为金标准,MRA+DWI+SWI与DSA检查诊断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13,P<0.001)。MRA+DWI+SWI诊断动脉狭窄一致性好,kappa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74、97.5%、99.6%和99.2%。结论:磁共振MRA、DWI、SWI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均有一定评估价值,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
段淼李春海郭泽春张凯魏清琳陈佳林张力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尿酸水平、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不同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尿酸(UA)水平、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并分析AI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水平、PLR的相关性,为AIS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IS患者300例,患者均接受头部CTA、MRA或DSA检查评定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并依据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27例、轻中度狭窄组137例和重度狭窄组136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尿酸酶法检测UA,采用半导体激光法计数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并计算PL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I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水平、PLR的关系。结果非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UA水平分别为270.00(229.00,306.00)、326.00(256.00,389.00)、353.00(286.25,435.75)μmol/L,组间相比,P均<0.05。非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PLR分别为100.49(79.52,130.40)、114.53(87.71,150.00)、139.94(111.35,180.08),组间相比,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PLR正相关(r分别为0.271、0.309,P均<0.05)。结论AI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PLR均呈正相关关系。
李兆杰刘彦妤刘丽卢斌
关键词:尿酸

相关作者

陆江
作品数:254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世界医药卫生理事会
研究主题:小分子水 小分子团 冠心病 脑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潘旭东
作品数:309被引量:1,020H指数:1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卒中
马爱军
作品数:171被引量:366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大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脑动脉粥样硬化
杨淑娜
作品数:31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大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闭塞性 小动脉 脑动脉粥样硬化
王琨
作品数:74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 多态性